张兵
摘要:肉牛泰勒焦虫病是由于红细胞和网状内皮细胞内寄生有泰勒焦虫而发生的一种寄生虫病,是一种呈现明显季节性的地方性流行病,通常在每年5~10月发生,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病牛主要症状是贫血、稽留热、可视黏膜黄染。若没有及时进行有效治疗,会导致大量发生死亡,现概述该病的防治。
关键词:肉牛;泰勒焦虫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西药治疗;中药治疗;灭蜱
中图分类号:S858. 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5-0081-01
1 流行病学
病原特性。主要病原是泰勒属的环形泰勒焦虫,虫体在红细胞内寄生,标准外观如同戒指,大小在0. 8~1.7μm,少数呈杆状、椭圆形、十字形、逗点状等,但主要以环形的戒指状为主。虫体经过姬姆萨染色,可见核被染成红色,位于虫体一端,原生质被染成淡蓝色。每个红细胞内能够感染l—12个数量不等的虫体,以2~3个常见。
生活史。环形泰勒焦虫的发育需要2个宿主的参与,即蜱和牛,其中前者为终末宿主,后者为中间宿主。该虫的发育过程比较复杂,选用都经过2个阶段,即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且会形成两种虫体,即有性型和无性型。
发病特点。我国主要是残缘璃眼蜱作为该病的傳播媒介,其一般在4月下旬或者5月初开始出现,在7月数量达到最多,从8月开始明显减少,在9月基本完全消失。因此每年5~7月为发病高峰,之后逐渐减少,最终停止。该病的死亡率一般为16%—60%。本地牛相比于引入牛较少发病,症状较轻,死亡率下降。在老疫区,新引进的牛容易出现发病,症状严重,容易死亡。在流行地区,主要是1~3岁牛容易发生,病牛耐过后依旧带虫,但不会再出现发病。
2 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病牛表现出体温明显升高,可达到40 -41.5℃以上,呈现稽留热,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减少反刍,体表淋巴结发生肿胀,无力走动,往往卧地,呼吸加速,心音存在杂音或者亢进,眼结膜肿胀、充血,流泪增多。发病中期,病牛可视黏膜发生轻度黄染,频繁磨牙、呻吟,减少反刍或者完全停止,鼻镜干燥,阴门、阴道内黏膜存在出血斑点,泌乳量显著降低,排出混杂黏液或者血液的粪便,少数会形成血尿,肌肉颤抖,走动摇晃,血液稀薄,呈淡红色,快速出现血沉。发病后期,体温降低,停止采食,可视黏膜苍白,反应淡漠,卧地不起,心脏衰弱,最急性型会在发病3~6天后死亡。
3 剖检变化
剖检病死牛,可见机体消瘦、贫血,皮下肌肉、肌膜、浆膜、各个实质脏器以及消化道黏膜等处都存在瘀点或者瘀斑。淋巴结发生非常明显的病变,特别是肩前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以及肝、肾、皱胃淋巴结都发生明显肿大,切面散布有暗红色、不同大小的病灶,发生出血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淋巴结四周的组织发生出血和胶样浸润。肝脏也发生肿大,表面和切面都散布有两种颜色(暗红色和灰白色)的病灶。心脏明显扩张,心肌发生变性,心外膜和心内膜都存在瘀点或者瘀斑。脾脏肿大,严重时能够达到正常大小的2~4倍,边缘钝圆;被膜过于紧张,散布有出血斑点;切面呈紫红色,略微隆起,脾髓质含有大量血液且比较柔软,呈现急性炎性脾肿。肺脏表面上散布有暗红色的病灶,呈粟粒大小。肾脏也发生肿大,颜色变浅,且表面和切面都存在结节性病灶,且肾表面发生弥漫性点状出血。皱胃黏膜存在褐色或者暗红色的小溃疡灶。
4 防治措施
西药治疗。病牛使用贝尼尔(血虫净)注射液进行杀虫,按体重使用7—10 mg/kg,添加适量灭菌蒸馏水配制成7%溶液,在臀部或者颈部深部肌肉进行分点注射,每天1次,连续使用3~4次;也可按体重使用5 mg/kg,配制成1%溶液后用于缓慢静脉注射,每天1次,连续使用2天。如果病牛体温升高至41℃以上,可在以上溶液中添加30—50 mL 3%安乃近;如果心跳过快,且伴有弱或者杂音,可肌肉注射10~20 mL樟脑磺酸钠,每天1次;如果体质过弱,且伴有静脉血液稀薄,可每天静脉点滴1次300~500 mL的能量合剂。病牛康复后,建议取适量的小米和几枚红枣,加水熬粥给其饮服,连续使用10—15天,促使其体能尽快恢复。
中药治疗。逍遥散加减法,取60 g茯苓、40 g苦参、80 g柴胡、60 g厚朴、60 g白术、60 g木香、80 g槟榔、60 g当归、60 g枳壳、80 gH芍、20 g甘草,加水煎煮后取药给病牛灌服,每天1剂,连续使用3剂。每剂煎煮2次,分别在上、下午灌服。随着病情恢复,已经杀灭体内虫体,此时可减去苦参、槟榔,添加50 g熟地、60 g黄芪、60 g党参,连续使用3剂。第一方剂适宜在牛感染虫体初期使用,主要是进行去邪,具有杀虫、健脾、舒肝的作用。第二方剂组是减去槟榔、苦参,添加党参、黄芪、熟地,这是由于此时已经杀灭虫体,但机体气血双虚,需要进行血双补,具有补气补血、健脾胃、疏肝理气的作用,加速机体恢复,使病程缩短。
严格灭蜱。牛舍要保持卫生良好,定期消毒,及时灭蜱,可用杀虫药涂抹在舍内墙壁下部1m,以将残留蜱完全杀灭。牛体上的蜱要进行2次消灭,第1次适宜在12—1月进行,此时蜱的若虫在牛体越冬期;第2次适宜在5-7月进行,常喷洒2%敌百虫溶液。一般来说,冬季只需要进行1次喷杀,夏季下雨后要进行补喷,直至发病季节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