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涛涛 王虎强
摘 要:在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结合军民融合的契机,将数据链技术应用于反恐中,实现对恐怖分子的侦查、识别、打击一体化。本文先介绍数据链的基本概念以及特点,其次介绍了数据链技术如何应用于反恐,并且构建了作战模型;最后讲述该作战模型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
关键词:数据链;反恐;无人机;人工智能;数据链技术;安全
近年来,世界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多个国家存在反政府武装的战乱状态;社会恐怖袭击时有发生,而且呈现出愈演愈烈,藏独、台独、IS等极端分子日益威胁着人民的安全。
如何利用技术手段有效打击恐怖分子,降低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成为今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无人机等新技术的发展,在军民融合这一大的战略背景下,本文提出一种利用数据链技术结合其他新技术,来提出一种作战概念模型,实现对恐怖分子进行监控、追踪、识别并打击,来解决城市恐怖袭击等严重威胁人民安全的问题。
一、数据链技术介绍
数据链指互通数据的链路,简单而言,军事上是指各个平台之间的通信,战术互通和态势认知的系统,又称武器装备的生命线。数据链技术主要包括:高效、远距离的通信技术;抗干扰通信的多波束自指零天线技术;数据融合技术;以及自动目标识别技术。比如美国的lin16,link22等,它们实现了美国各舰艇,各型飞机之间的消息分发、态势感知。
数据链技术能够将传感器、武器平台、指挥控制系统紧密结合,将地理空间上相对分散的单元、探测单元、支援力量紧密连接在一起能将信息实时、准确、可靠地传输,实现战场信息共享,便于指挥人员实时掌握战场态势变化,缩短决策时间,提高指挥速度和武器系统的协作能力,能够对目标进行快速、准确、连续打击。
二、数据链技术反恐的作战模型研究
在未来反恐作战中,往往是城市局部区域,稍有不慎就会伤及无辜,给反恐作战人员造成巨大困扰。在城市中存在摄像头盲区,楼宇遮挡等,以及恐怖分子的干扰等,如何对武装分子进行持续实时的监控、追踪、识别、指挥成为一个巨大问题。
数据链技术具有高可靠的,抗干扰的通信链路,具有目标自动识别技术,利用无人机携带光学等传感器对目标进行持续的监视,那么就能够完成反恐任务的监视、跟踪、识别以及打击任务,如下图:
图中:在城市道路上多辆汽车中,有一辆可疑目标车辆,中远程无人机携带高清摄像头,对目标进行持续的监控,并且对监控图像数据利用人工智能方法训练的算法模型进行目标检测、目标识别,识别结果信息利用数据链信道传回地面测控站,地面站指挥利用识别结果进行决策并发送指挥命令,指挥无人机对目标进行打击。即实现对目标的识别、定位、追踪、打击一体化操作。
该作战模型是未来无人作战反恐模型的实例,数据链技术通信是链路传输的安全可靠的保障,目标识别算法是反恐作战的核心,无人机是实现自动侦查和打击的手段。
(1)该模型反应速度快。侦查、识别和打击一体化,速度快,做到发现就立即打击。如果将识别结果联合人进行决策,可以大大降低后台作战人员的决策压力。
(2)隐蔽性高,传输可靠。利用无人机数据链技术传输,可以持续进行追踪,有效避免楼宇内部遮挡等特殊情况。
(3)降低伤亡。利用无人机,进行侦查、追踪、以及精确打击,全程减少了武装人员的参与,可以降低人员伤亡。
三、涉及关键技术
(一)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识别技术
大量搜集反恐特征的历史照片,利用BP神经网络算法进行模型的训练,得到算法目标识别模型,对于拍摄到的数据进行识别。
(二)数据链消息标准技术
针对特定的反恐场景模型,模仿美军数据链消息标准技术以及我军的技术研制出一整套适应该场景的消息标准技术。有效地保障通讯链路的隐蔽性、安全性。
(三)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算法平台微型化技术
由于基于深度学习的算法,计算量大,要求算力比较高,一般情况需要在服务器上完成算法模型设计,研究如何此算法进行工程移植,移植在微型开发板上,再将微型开发板搭载在无人机上,实时将拍摄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识别结果。
四、关于数据链技术民用化的思考
将数据链技术、无人机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于反恐中,提高了对恐怖分子的侦查、识别、打击的一体化,整个过程隐蔽性好,决策快,识别准确率高,降低人员伤亡的可能,改变安全形势。在军民融合的背景下,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深入融合,既促进经济的发展,也能推动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化江,丁红军,孟慧鹏,尚欣.大数据在反恐中的应用研究[J],数据安全与云计算,2016-07-15.
[2]陆刚.“+互联网”模式与反恐大数据建设[J].社会科学文摘 2016-11-30.
[3]黄炜.国内网络反恐研究的现状、问题和展望[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6-11-30.
[4]陈明.反恐情报与决策、行动一体化联动的内在机理及其优化 [J].情报杂志,2017-3.
[5]陈明,凌云翔反恐怖核心区作战情报保障问题研究[J].情報杂志,2016,35(2):37-43.
作者简介:齐涛涛(1991-),男,汉族,陕西洛南人,硕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电子与信息网络实验室,工程师,物联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