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龙
就在“核心素养”成为热词的时候,我想做出一个小小的提示:无论官方文件和名人名言中是否提到“逻辑素养”的重要性,我们都应该把逻辑素养当作一种极其重要的素养去关照。
逻辑,所关注的是思维的规则。当逻辑知识被内化的时候,就成为逻辑素养。逻辑素养,是拥有信息与获取能力之间的分水岭。如果不讲逻辑,即使你拥有海量知识,那些知识也只能是信息。而有了逻辑,就有了知识提取、筛选、甄别、吸纳、发挥、延展和评价的可能,进而知识就可以转化为能力。
课改也是这样,一些热心课改却没能在课改路上走远的人,大多是因为逻辑素养短缺。这里以“问题导向的课改”与“目标导向的课改”为例作出说明。
问题导向的课改,其关键在于归因的正误,这本身就是一个逻辑问题。比如学生不爱阅读,这是现象。进行归因时,可能归结为基础薄弱,归结为缺乏阅读的家庭氛围,归结为相对浮躁的时代背景。这些固然也是原因,然而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归因在于:一些语文老师缺乏自身独立閱读、纸质阅读、整本书阅读、深度阅读的体会,却要头头是道地带领学生学阅读,去分析“文章好在哪里、不这样写行不行”。这其实是一个悖论。再说学生不会写作,这同样是现象。一些语文老师长期缺乏写作体验,却教学生怎样写作文,教那些自己都缺乏直接感受的写作技巧,然而写作的一个基本的常识——“读者意识”却被严重忽略。如此教作文,无论怎么改,都很难把学生教会,这样的课改当然也就走不远。
上述情况,问题表现在学生,根源却在老师。课改中,如果只是“改学生、改方式、改程序”,就是不改老师自己,这样的课改,无论怎样热情,怎样投入,都会由于逻辑素养的短缺,由于归因有误,使得改革走在正确方向的反向延长线上。
目标导向的课改,其核心是对于目标的理解。目标,是我们要到达的地方。以目标为逻辑起点的思考是这样的: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我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去?我怎样确认是否把学生带到了那里?这个简单的逻辑,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表述:目标,策略,评价。它可以作用于德育、教学、管理、教科研等学校工作的诸多领域。综合上述角度,我们构建了“四纵三横”的课改矩阵格局。这就是以目标为逻辑起点的学校内部课改设计。
把课堂教学改革置身于上述“四纵三横”的矩阵格局,其优势在于内在的协同,具体来说有三个层面:一是局部与整体的协同;二是在同一领域内部,其目标、策略与评价三者之间的协同;三是在不同的工作领域,其目标之间的协同、策略之间的协同、评价之间的协同。
近五年来,我们以上述设计为抓手,跟20余所伙伴学校一起协同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这和讲逻辑有很大关系。
在问题导向的逻辑体系,我们把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问题回溯到教师,从学生的成长回望到教师的改变,这样课改逻辑就演变为“通过教师自身的学习来引领学生的学习,通过教师自己的改变来谋求学生的改变”。课改改在“源”上,而不是改在“流”的位置,在目标导向的课改中,我们也遵循了同样的逻辑。
这样的课改,不是想怎么改就怎么改,不是想改哪就改哪,不是看见别人怎么改就怎么改,而是改在最该改的地方。课改,不是见药就吃,不是见佛就拜,而是结合实际作出适时、适度的诊断与调整。这种课改,是由很多个“微疗程”组成的“微循环”。每个微疗程,都是基于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回应假设。
这样的做法,其本身就是遵守逻辑。这一逻辑,是科学实验的逻辑。
参照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就不至于走在错误路线而全然不知,不至于丧失信心,不至于忘记初心,不至于丧失底气,不至于半途而废。
(作者单位:北京合学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