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同课异构”的高中物理微课教研与教学研究

2018-05-14 20:27苏力
考试与评价 2018年6期
关键词:同课异构高中物理微课

苏力

【摘 要】随着新课改步伐的不断推进,学校、学生、社会各界对教师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新要求,提倡生动、创新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同课异构”与“微课”应运而生。本文立足于高中物理教学实例,通过对“同课异构”、“微课”概念进行分析,依据教学特点,制定符合实际教学需求的教学方案,并尝试寻找切实有效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同课异构 微课 高中物理 教学教研

同一门课但不同的老师总能带给学生不一样的体验和学习效果,“同课异构”则是老师针对各班学生的特殊情况与自身特点,结合科学的教育理念,创造具有特色的课堂教育模式。“微课”因其具备便捷、主题鲜明、时长短等特点得到快速发展,且在大趋势下与“同课异构”达成有机结合,便于教师们优化教学设计,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一、“同课异构”与“微课”概述

1.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中的“同”是教师针对同一课本同一课程内容的教学,“构”是指课堂教学的结构模式,它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异”则是求同存异,尽管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但针对同一教学内容制定统一教学目标,达到一致的教学效果。

教师通过在备课过程中对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理解角度进行探讨和交流,不仅改变以往各做各的教学风气,也可利用思维的碰撞产生新的教学方法。教师往往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教学知识、教学模式的创造者,以“同课异构”作为教研的一种方式,展开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研究。

2.微课

“微课”是基于课堂教学之上,利用现代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对一个知识点录制一段5至10分钟的讲解视频,它不仅是单纯的教学内容,更是体现了课程设计的理念、教学总结、学生反馈学习情况等内容。“微课”能够很好地满足学生进行自主化、个性化的学习,通过查漏补缺的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自主探索的能力。

“微课”针对某一知识点或疑难点进行一段短时间的答疑解惑,具备很强的针对性,教学内容较为精炼,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效果明显。由于“微课”教学内容主要依靠互联网进行传播,因此教学资源极其丰富,且查阅教学资料也十分简单快捷。

二、高中物理教学特点

1.以观察实验为基础

高中物理虽在初中物理基础上进行内容加深,但其本质还是自然规律,例如牛顿运动定律、电路问题都是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因此实验法和观察法是物理教学中广泛应用的两种方法。物理教学中应将实验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在学生动手进行实验,观察自然现象后,进行理论教学,能容易建立学生的逻辑思维,并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2.以提高科学素养为核心

物理学作为义务教育中一门较为重要的自然科学,在日常教学中不仅滿足教授知识的基本要求,还应积极推动学生的素质教育,建立学生科学素养和自学能力,将塑造与培养作为教学质量的评判指标之一。通过严密细致的实验教学,科学谨慎的数据处理,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思维模式,自主探讨的好学精神,并能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能力。中学物理教学不以培养科学家为目的,在日常教学中,尽量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科学素养,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也能以清晰的科学思维解决问题。

三、“同课异构”与“微课”案例分析

1.“同课异构”案例分析

加速度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难点,在进行加速度概念教学时,教师通过浅显易懂的教学设计,向学生讲解加速度如何描述速度的变化,区别速度、速度变化量、速度变化率等概念。由于大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事物运动速度变化并不敏感,加速度概念的理解就相对抽象。

在教学中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例如火车、汽车、自行车出发与到达时的加速减速现象,通过课堂提问这三种交通工具在启动和刹车时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引入加速度的概念。汽车启动最快,速度变化率最大,故加速度最大。通过提出对日常现象的思考,引入其中的科学道理。

2.“微课”案例分析

曲线运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也存在着巨大困难,通过设计各类简单明了的实验,通过实验现象讲述实验原理。例如小钢球轨迹实验,给予小钢球一个初速度,并设置五种情景:一是不放置磁铁。二是小钢球正前方放置磁铁。三是小钢球正后方放置磁铁。四是小钢球左侧放置磁铁。五是小钢球右侧放置磁铁。在进行实验前提出问题,给予想象的空间。在实施实验,描述实验现象的同时穿插课本知识,进行小钢球运动情况的运动原理讲解。

四、结语

“同课异构”与“微课”是顺应新课改大潮流的教学产物,是符合教学安排与教学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对于教师生动讲解课堂知识,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与自学能力,且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微课”教学模式已成为主流。但目前“同课异构”与“微课”教学的针对性不足,有时不能结合当地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教学,但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推进,会具备更广阔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马敬中.基于同课异构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

[2]张玲玲.高中语文同课异构教学案例研究 ——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为中心[D]:[硕士学位论文].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同课异构高中物理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高中物理实验
基于多元与开放的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研究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