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耀武 杜嘉男
摘要:采取定向遗忘的实验范式,通过两个行为实验考察情绪性记忆能否定向遗忘,情绪性材料的定向遗忘是否与中性材料的定向遗忘存在差异,并进一步探讨出现这一差异的原因。结果发现:1.趋近、回避、中性三种实验材料均发现了定向遗忘效应,中性情绪诱发的定向遗忘效应强于趋近动机积极情绪诱发的定向遗忘效应,并且与回避动机消极情绪诱发的定向遗忘效应差异不显著。2.定向遗忘效应在不同趋近动机强度的图片之间差异不显著,且与中性图片的差异也不显著。实验结果表明情绪性的记忆能够定向遗忘,但定向遗忘效应不受情绪的动机强度的影响。
关键词:定向遗忘;单字法;情绪的动机维度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378(2018)06004908
DOI:10.3969/j.issn.10056378.2018.06.007
一、引言
(一)定向遗忘的含义及理论研究
记忆与遗忘是人类认知系统中两个十分重要的部分。记住有效信息和遗忘无效信息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实验室中研究遗忘的范式主要是1968年Bjork提出的定向遗忘范式,该范式向被试呈现实验材料,然后给出遗忘或者记住的指示符,要求被试记住或者遗忘实验材料。当要求被试回忆所有项目时,如果被试在记住指示符下的实验材料的回忆量大于遗忘指示符下的实验材料的回忆量,定向遗忘就发生了。根据实验材料呈现方法的不同又将定向遗忘划分为字表法定向遗忘和单字法定向遗忘。字表法与单字法定向遗忘在呈现方式上存在差异:字表法是在学习阶段给被试呈现一列字表,然后在随机呈现记住或者遗忘的指示符;而单字法是在每个项目后立即随机呈现遗忘或者记住的指示符。二者的机制解释也存在差异:字表法的多数研究结果表明引起定向遗忘的原因主要是提取抑制[12]。该理论阐述被试对学习项目的加工不会取决于随后的指令(记忆或遗忘)。指令出现后,遺忘的项目被抑制,记忆项目被提取,最终出现二者在回忆成绩上的差异。目前,对单字法的机制解释还存在很大的争议,有支持提取抑制机制的,但也有支持选择性编码理论的,认为记忆项比遗忘项得到了精细编码,指令呈现之前在工作记忆中对学习项目进行维持性复述,记忆指令出现后,进行深加工,对记忆项进行精细的编码。
(二)情绪性记忆定向遗忘的相关研究
Payne和Corrigan使用图片材料研究情绪性材料对定向遗忘的影响,结果发现中性图片出现了定向遗忘效应,情绪性材料未出现定向遗忘效应,但是该实验中并未区分正性和负性情绪图片[3],这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Buml和Kuhbandner使用情绪图片诱发情绪状态研究积极、消极和中性情绪与定向遗忘的关系,结果发现:消极情绪出现了定向遗忘效应,积极情绪下定向遗忘效应减小了[4]。白学军,王
媛媛和杨海波使用情绪词语研究情绪一致性对定向遗忘的影响,结果发现,正性、负性、中性的词语都出现了定向遗忘效应[5]。通过整理前人的研究,可以发现:已有的关于情绪对定向遗忘的研究大多是从情绪效价的角度入手,并没有考虑到情绪的动机维度,即没有区分趋近动机强度(高、低)的积极情绪和回避动机强度(高、低)的消极情绪与定向遗忘的关系。Gable和HarmonJones认为,情绪除了效价和唤醒度两个维度外,还包括动机这一维度。情绪效价和动机维度具有相对独立性,例如,愤怒属于一种消极情绪,但是却与趋近动机相联系[6]。因此,实验一提出如下假设:情绪性记忆能够定向遗忘,且中性材料诱发的定向遗忘效应强于情绪性材料的定向遗忘效应。
(三)情绪的动机维度的相关研究
Gable和HarmonJones综合了前人的研究,提出情绪动机维度模型。研究者认为,情绪的动机维度作为一个单一的维度而存在,独立于情绪效价和唤醒度,情绪可以通过动机强度调节其与认知加工的关系,高趋近(回避)的情绪窄化认知加工,低趋近(回避)的情绪扩展认知加工[6]。因此,趋近(回避)的动机强度同样也会调节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对认知加工的影响[79]。已有实验证实,情绪的动机维度会对记忆的范围(中心信息和外围信息)产生影响。研究者通过两个行为实验发现积极情绪趋近动机强度较低的个体对周边信息的记忆较好,而积极情绪趋近动机强度较高的个体对中心呈现的信息有较好的记忆[7]。以此为出发点,探讨情绪性材料与中性材料诱发定向遗忘出现差异的原因,实验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区分了积极情绪的动机强度,动机强度与情绪的唤醒度在概念上直接联系,动机强度的高低一般诱发相应高低的唤醒水平,但二者并非完全相同,为了控制因唤醒度引起的额外变量,实验过程中控制了图片唤醒度之间的差异。提出如下假设:情绪的动机强度是情绪性材料与中性材料诱发的定向遗忘效应存在差异的原因,高趋近动机的积极情绪下的定向遗忘效应弱于趋近动机强度低的积极情绪和中性情绪诱发的定向遗忘效应。
近年来,情绪性记忆能否主动遗忘一直是研究者争论的焦点。目前对情绪材料以及情绪状态如何影响人的定向遗忘,结果还不统一,还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纵观前人研究发现,目前的研究大多局限于情绪效价对定向遗忘的影响,较少从情绪的其他维度(动机维度)进行研究。实验一以此为出发点,选择诱发趋近动机积极情绪、回避动机消极情绪和中性情绪的图片作为实验材料,引入情绪动机的方向(趋近动机的积极情绪,回避动机的消极情绪)考察情绪性记忆的定向遗忘效应。情绪与认知加工的关系可以通过动机强度调节,高趋近(回避)的情绪窄化认知加工,低趋近(回避)的情绪扩展认知加工。实验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区分了情绪的动机强度,研究情绪动机维度的强度在定向遗忘中的作用。本研究对于了解何种情绪状态最有利于人们的遗忘,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完善定向遗忘的机制研究,同时还可以将情绪的动机维度的理论研究扩展到定向遗忘等高级认知加工过程中。
二、实验一:不同情绪材料对单字法定向遗忘的影响
实验一采用单字法定向遗忘的研究范式,实验材料为中性图片和可以诱发不同情绪的图片,预期情绪图片和中性图片都会出现定向遗忘,但由于情绪性信息的记忆增强效应,相比于中性图片,情绪图片的定向遗忘效应会减弱。
(一)实验方法
1.被试
从某高校微信平台招募被试21名,男生7人。被试的平均年龄205 ±047。所选取被试的视力或者矫正视力正常,并且都没有参加过定向遗忘范式的实验。实验结束可以得到一些小礼品。为了诱发被试不同的动机强度,避免生理饥饿感对情绪图片动机强度的准确性造成影响,将实验的时间控制在距离被试最近一次进食的2-4小时。
2.实验设计
2(指令类型:记住/遗忘)×3(图片类型:趋近/中性/回避)的组内设计。因变量为被试的回忆成绩。
3.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从互联网图片网和中国情绪图片库 (Chinese Affective Picture System, GAPS)[10]上挑选出48张诱发趋近动机较低的积极情绪图片(如:风景图片,宁静)、48张诱发趋近动机较高的积极情绪图片(如:甜点图片,渴望)、48张诱发回避动机较低的消极情绪图片(如:生病场景的图片,难过),48张诱发回避动机较高的消极情绪图片(如:灾难场景的图片,恐惧),48张诱发中性情绪的中性图片。
在实验准备阶段,首先对实验材料进行评定。选取10名本科生(未参加之后的实验)对选取的每张图片的动机强度、愉悦度、唤醒度进行 Likert9点评分。其中,动机强度“1”和“9”分别代表“非常想回避”和“非常想接近”,“5”代表中性,从“1-4”代表回避程度逐渐降低,从“6-9”代表接近程度逐渐加深。愉悦度“1”和“9”分别代表“非常不愉快”和“非常愉快”,“5”代表中性,从“1-4”代表不愉快程度逐渐降低,从“6-9”代表愉快程度逐渐加深。唤醒度“1”和“9”分别代表“非常平静”和“非常激动”,“5”代表中性,从“1-4”代表平静程度逐渐降低,从“6-9”代表激动程度逐渐加深。根据随机呈现的方式,对240张图片进行评定,分4次评定。每幅图片的评定流程:先呈现一个800 ms的“+”,接着在屏幕中央出现 6s的图片,要求被试认真观看,体验其带来的情绪,图片消失后,立即对图片的动机强度、愉悦度和唤醒度进行评分,评分时间没有限制。根据图片评定的结果按照平均数高低的原则,筛选出符合实验要求的64张图片,五种情绪图片的评定结果如下: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愉悦度的主效应显著F(4,59)=1 003.66,(p<0.001)。高低趋近与中性图片的差异显著(p<0.001),且高低趋近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987),高低回避与中性图片的差异显著(p<0.001)且高低回避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919)。唤醒度的主效应显著F(4,59)=35.75,(p<0.001),高低趋近与中性图片的差异显著(p<0.001),且高低趋近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1.000),高低回避与中性图片的差异显著(p<0.001)且高低回避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854)。动机强度的主效应显著F(4,59)=706.92,(p<0.001),高低趋近与中性图片的差异显著(p<0.001),且高低趋近之间的差异显著(p<0.001),高趋近显著高于低趋近;高低回避与中性图片差异显著(p<0.001),且高低回避之间的差异显著(p=0.003),高回避显著低于低回避。
从评定结果中挑选趋近图片12张,回避图片12张,中性图片16张(其中4张练习图片),图片间的唤醒度差异不显著。
本实验所用仪器是笔记本电脑,型号为DELL inspiron 14R5421,显示屏大小14英寸,分辨率为1 024×768,刷新率为85 Hz。采用 Eprime2.0软件编写实验程序。
4.实验程序
与前人研究定向遗忘的实验范式相同。实验程序分三个阶段完成:学习阶段,干扰阶段,测验阶段。
第一阶段——学习阶段:在实验开始之前先给被试呈现指导语,让被试熟悉实验步骤和相关流程。首先,屏幕中央出现“+”(800ms),“+”消失,紧接着呈现2s的图片,随后是500ms的空屏,最后是2s的指令(有要求被试记住的“√”和遗忘的“×”)。至此,一个试次结束。40 個学习项目包括12 张趋近动机的积极情绪图片(6高、6低)、16 张中性图片(4张练习图片),12张回避动机的消极图片(6高、6低),随机呈现在屏幕中央。随后,被试需要对学习过的项目进行回忆,因此,在实验准备阶段,对图片进行加工,在图片的底部加上图片名,即描述图片内容的词语,以便最后被试的回忆。此种处理方式是参照Payne和Corrigan的实验处理[3]。
第二阶段——干扰阶段:在准备好的验算纸上口算进行3007的连减任务,并将结果写在纸上,持续时间3分钟。
第三阶段——测验阶段:给被试呈现指导语,要求被试忽略学习阶段呈现的指令类型,尽自己最大可能回忆刚才呈现过的所有图片,回忆的方式可以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图片的内容,也可以尝试回忆图片下的词语,并且在答题纸上写下自己回忆出的词语或者图片内容[3],回忆时间5分钟。
(二)实验结果
利用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对被试的自由回忆成绩进行2×3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因素包括指示类型:记住、遗忘和图片类型:趋近、回避、中性。数据结果显示:不同指示的主效应显著F(1,20)=82.17,p<0.001,η2p=0.804,TBR项目的回忆成绩(M=0.52)显著高于TBF项目的回忆成绩(M=0.19);图片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2,40)=3.52,p=0.043,η2p=0.150,回避图片的回忆成绩(M=0.80)大于趋近图片的回忆成绩(M=0.71)大于中性图片的回忆成绩(M=0.60);图片类型和指令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F(2,40)=3.50,p=0.043,η2p=0.149,进一步分析简单效应表明,在中性条件下,定向遗忘效应为:M(记)-M(忘)=0.40±0.07 。在回避动机的消极情绪条件下,定向遗忘效应为:M (记)-M(忘)=0.39 ±0.05。在趋近动机的积极情绪条件下,定向遗忘的效应为:M(记)-M(忘)=0.22 ±0.05 。
为了比较三种情绪维度条件下被试的定向遗忘效应,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与中性材料相比,趋近动机的积极情绪材料诱发了更弱的定向遗忘效应(p=0.034);而回避动机的消极情绪材料未出现差异(p=0.923)。
(三)讨论
實验结果显示,不同情绪条件和中性条件下都出现了定向遗忘效应,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5,13]。这说明情绪性的材料也能够出现定向遗忘效应。但是,实验一进一步发现,积极情绪削弱了定向遗忘效应,这与Buml和Kuhbandner的研究发现趋势相一致,在积极情绪条件下,联想网络被激活,重新激活了要求遗忘的图片,导致定向遗忘效应的减少[4]。而负性情绪与中性情绪诱发的定向遗忘效应差异不显著,这与杨文静等人的研究结果不一致[12],与白学军等的研究结果一致[5]。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实验材料的控制上产生此差异。本研究在实验材料的评定时,控制了图片的唤醒度,而杨文静等[12]的论文中并未对图片的唤醒度进行控制,出现差异可能是图片的唤醒度引起的。纵观前人的研究发现,当控制了唤醒度和熟悉度,这两种材料都出现了定向遗忘效应。对于有关唤醒度没有匹配的实验材料的研究中,情绪性记忆的定向遗忘是否发生还存在争议[13]。情绪的动机维度模型表明,动机强度较高的情绪对于认知加工的窄化起到一定作用,利于个体对中心事件的记忆,窄化注意的范围,动机强度较低的情绪会扩展认知加工,利于个体对外围信息的记忆,扩展注意的广度。因此,可以提出如下猜想:可能是情绪的动机维度对情绪材料的定向遗忘效应产生了影响。为了证明这一猜想,本研究设计了实验二,进一步探讨积极情绪趋近动机的强度对单字法定向遗忘的作用。
三、实验二:不同趋近动机强度积极情绪对单字法定向遗忘的影响
根据情绪的动机维度模型,认知加工受到情绪的动机强度的调节。不同的趋近动机强度(高、低)的积极情绪和中性情绪,记住图片的回忆率显著高于遗忘图片的回忆率。趋近动机水平高的积极情绪的定向遗忘效应较弱,而定向遗忘在趋近动机水平低的积极情绪和中性条件下较强。
(一)实验方法
1.被试
从某高校微信平台招募被试22名,男生5人,平均年龄=22.5±0.53。所有被试都没有参加过定向遗忘范式的实验,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为了诱发不同的动机强度,避免其他因素对情绪图片强度的准确性造成影响,将实验的时间控制在距离被试最近一次进食的2-4小时。实验结束后赠送小礼品。
2.实验设计
2(指令类型:记住/遗忘)×2(图片类型:高趋近动机积极情绪/中性/低趋近动机积极情绪)的被试内设计。因变量为被试的回忆成绩。
3.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实验材料从材料评定的结果中选出40张图片(12 张趋近动机强度高的积极情绪图片、16 张中性图片(包括4张练习图片)、12 张趋近动机强度低的积极情绪图片)。实验仪器和实验一相同。
4.实验程序
实验程序除实验材料发生改变,由原来的趋近、回避、中性图片变成本实验中所需的高趋近、低趋近、中性的实验材料,定向遗忘的研究范式并未发生改变,仍旧沿袭实验一的操作。
(二)实验结果
利用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对被试的自由回忆成绩进行2×3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因素包括(指示类型:记住/遗忘)和(图片类型:高趋近图片、中性图片、低趋近图片),结果表明:指示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1,21)=74.09,p<0.001,η2p=0.779,TBR项目的回忆成绩(M=0.48)显著高于TBF项目的回忆成绩(=0.17);动机强度的主效应不显著F(2,42)=0.82,p=0.435;图片类型和指令类型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2,40)=0.51,p=0.602。
(三)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不同趋近动机强度的积极情绪条件和中性条件下都出现了定向遗忘效应。积极情绪和中性情绪都诱发出被试的定向遗忘效应,这与白学军等的研究结果一致[5]。但是还发现研究结果与实验假设不符,图片类型的主效应不显著,趋近动机高的图片诱发的定向遗忘作用与趋近动机低的图片和中性图片诱发的定向遗忘作用差异不显著。这可能说明,动机强度的差异并不是积极情绪与中性情绪诱发的定向遗忘存在差异的原因。定向遗忘效应的产生并不一定是情绪的单一维度引起,可能是实验材料的唤醒度和动机维度等因素共同作用于个体的定向遗忘。情绪信息的遗忘,会受到情绪材料强度的影响,尤其是唤醒度的影响。相关研究表明,情绪的动机维度模型的适用性还处在不断发展的阶段。在基本的认知加工,如注意范围,记忆范围等领域,已经得到大家普遍的认可和接受。但是在认知加工领域的应用还不太普及,还需要更多更进一步的认知加工活动来支撑这一理论[15]。
四、总讨论
(一)不同的情绪效价对定向遗忘的影响
根据实验一,可知:中性图片和情绪图片都出现了定向遗忘效应。同时发现,带有情绪色彩的图片比中性图片更加难以忘记,对此可以理解为被试对带有情绪色彩的图片产生了情绪记忆增强[1618]。被试对带有情绪色彩图片的定向遗忘,表明情绪性信息也能够定向遗忘。这个发现与之前的研究结果一致,同时也支持了情绪性材料也能定向遗忘。研究是在效价和动机维度差异显著的,唤醒度差异不显著的条件下,采用情绪图片和中性图片做实验材料,发现情绪图片也可以产生定向遗忘效应,同时中性图片的定向遗忘效应大于积极情绪图片的定向遗忘效应。研究者发现,不同情绪图片诱发的不同状态(高兴或悲伤)会引起被试对于同种事物的注意存在差异。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下,会扩展人们的认知范围,会更多的留意环境中的其他信息,但是在消极(悲伤)和中性(平静)的状态下并不会表现为对周围信息的关注[19]。对此,可以理解为在积极的情绪下,联想网络被激活,重新激活了要求遗忘的图片,导致定向遗忘效应的减少。此结果与Buml和Kuhbandner的研究发现相一致[4]。积极情绪的个体已被报告显示出更强的启动效应[20],产生更多不同寻常的联想[21]。总的来说,积极的情绪而不是消极的情绪似乎促进了人类记忆中广泛的联想网络的激活[22]。
研究结果发现,中性图片诱发的定向遗忘作用与负性情绪图片的定向遗忘作用差异不显著。有研究者认为,优先注意负性的威胁性的情绪信息有利于人类的生存,负性的情绪性信息会获得更多的注意,因此被试会表现出对负性信息的优先记忆[5]。从对情绪材料记忆重新激活的顺序来看,安全性是个体考虑的深层次加工的前提[23]。人们会极力逃避对自身造成危险的信息,但遗忘指令出现后,人们会尽力去忘记对自己产生威胁的信息,这符合人们逃避危险的动机需求。有利于人们的生存,对人们应对生活中的危险事件能够起到防范的作用。
研究结果也从一定的程度上支持了认知抑制假说。在积极的情绪下,联想网络被激活,注意的抑制作用减弱,当无关信息进入到工作记忆中,抑制机制不能很快的使非目标路径信息的激活衰减,难以将不相关的信息去除出工作记忆中。诱发趋近动机的积极情绪的图片,对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被试会对TBR项目投入更多的认知资源,为了完成随后的回忆任务,会对TBF项目投入较少的认知资源,因此积极情绪条件下的定向遗忘作用会弱于中性情绪诱发的定向遗忘作用。
(二)情绪性材料动机维度的强度对定向遗忘的影响
实验二的结果表明:高、低趋近动机的积极情绪图片和中性情绪图片都出现了定向遗忘现象。动机强度的主效应不显著,趋近动机高的图片诱发的定向遗忘效应与中性图片和趋近动机强度低的图片诱发的定向遗忘差异不显著。动机强度和指令类型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可以发现,不同趋近动机强度的积极情绪图片和中性情绪图片下,被试都出现了定向遗忘。情绪性信息和中性信息都可以主动遗忘,这一研究结果与白学军等[5]的研究结论一致。
实验结果发现,定向遗忘受积极情绪动机维度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情绪的动机维度在定向遗忘领域的应用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出现这一结果,猜测可能是情绪的唤醒度而非情绪的动机维度对个体的定向遗忘作用产生影响。杨文静等人总结发现,一些实验设置、材料、指导语以及个体差异等物理因素都会对实验产生影响[14]。纵观前人的研究发现:情绪信息的遗忘,会受到情绪材料强度的影响,尤其是唤醒度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提出如下猜想,可能是动机强度和唤醒度共同作用于定向遗忘,但具体如何影响,还不太明确,以后还需要进一步探讨不同的动机强度和唤醒度如何影响定向遗忘效应。相关研究表明,情绪的动机维度模型得到越来越多心理学家的青睐。在基本的认知过程,如注意范围,记忆范围等领域,已经得到大家普遍的认可和接受。但是在认知加工领域的应用还不太普及,还需要更多更进一步的认知加工活动来支撑这一理论[15]。因此,情绪的动机维度在定向遗忘中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的验证。
五、结论
在本实验考察了情绪的动机维度对单字法定向遗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情绪性记忆能够发生定向遗忘,积极情绪诱发的定向遗忘效应弱于中性和消极情绪诱发的定向遗忘效应,积极情绪条件下联想网络的激活可能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2.情绪的动机维度模型并未对定向遗忘产生显著影响。高、低趋近的积极情绪图片和中性图片三者之间诱发的定向遗忘效应差异不显著。动机强度的差异并不是积极情绪与中性情绪诱发的定向遗忘存在差异的原因。
[参考文献]
[1][KG*2]沈德立,宋耀武,白学军.小学学习成绩优生与差生有意遗忘中抑制能力的发展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4):1-5.
[2][KG*2]慕德芳,宋耀武,陈英和.定向遗忘中提取抑制的机制:成功提取引起抑制[J].心理学报,2009(1):26-34.
[3][KG*2]PAYNE B K, CORRIGAN E. Emotional Constraints on Intentional Forgetting[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007(5):780-786.
[4][KG*2]BUML K H, KUHBANDNER C. Positive Moods can Eliminate Intentional Forgetting[J].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2009,16(1):93-98.
[5][KG*2]白学军,王媛媛,杨海波.情绪一致性对有意遗忘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2(1):9-15.
[6][KG*2]GABLE P A, HARMONJONES E. The Motivational Dimensional Model of Affect: Implications for Breadth of Attention, Memory, and Cognitive Categorization[J]. Cognition & Emotion, 2010a,24(2):322-337.
[7][KG*2]GABLE P A, HARMONJONES E. The Effect of Low Versus High Approach-Motivated Positive Affect on Memory for Peripherally Versus Centrally Presented Information[J]. Emotion,2010b,10(4):599-603.
[8][KG*2]GABLE P A, HARMONJONES E. ApproachMotivated Positive Affect Reduces Breadth of Attention[J]. Psychological Science,2008,19(5):476-482.
[9][KG*2]鄒吉林,张小聪,张环,等.超越效价和唤醒——情绪的动机维度模型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1(9):1339-1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