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没有“教师”的体育课

2018-05-14 17:17李海涛李建梅
中国学校体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花样跳绳体育课

李海涛 李建梅

常言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用这句话来形容教师的学校生活恰如其分。教师的职业生涯,如同四季更替、循环往复,学生送走一届又一届,迎来一批又一批,唯有不变的就是在体育课上,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掌握运动技能。然而,有谁何曾想过,一节体育课如果没有“教师”会怎样呢?

一、案例描述

2016年3月,我校接到上级单位的通知,将对我校高二学生进行体质测试,测试项目为篮球、跳远、跳绳、防身术和健美操,每个项目测试30人。于是学校安排我根据给定的音乐创编“花样跳绳”动作并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接到通知,我陷入到了沉思之中:作为一名普通体育教师的我该如何进行创编呢?

带着这个思考,我走进了课堂。“同学们,今天我们的任务是根据音乐创编一套花样跳绳动作。”我话音刚落,学生们就小声地议论起来。我掩饰着内心的忐忑,激励道:“根据你们已经掌握的跳绳动作,能完成这项挑战任务吗?”学生默然不应,场面瞬间陷入了尴尬的氛围中。学生李××首先打破了僵局,她试探着说:“还是老师您教我们吧,我们不会呀!”“挑战当然是有难度的,发挥你们的想象,相信你们能行。”我做了个开始的手势,转身退到了讲台旁。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怎么办。这时,学生赵××建议:“与其站着不动,还不如大家一起商量一下。”我赞许地向他点点头。学生们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自主参与能动性,我走到了离学生更远的地方观察着,但心里依旧既着急又担忧:“他们能做到吗?”

“除了学校的花样跳绳操动作之外,还有谁会其他的动作?”体委郑×大声地询问。只见李×、赵××等学生先后举起了手。“你们来给大家展示一下吧。”没有推诿,没有犹豫,几个学生开始展示。陷入沉默的课堂随着绳子的舞动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随后学生们自主分成了几组,由展示的几个骨干学生带着其他学生练了起来。一段时间后,体育委员又召集班级干部和有音乐特长的学生聚到了一起。

他们在说什么呢?我按捺不住好奇凑近去听。学生赵××说:“我觉得根据音乐创编动作的关键就是节奏,节奏有了,感觉就有。”“对,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动作的多样化,每个人都可以根據自己掌握的动作来跳,适合自己的才会跳得最好。”学生各抒己见,讨论氛围浓厚。音乐响起,学生们有板有眼地跳了起来,就连协调性稍差的学生王××也参与其中!学生们自觉参与,在运动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和参与的快乐。

上级领导及全国资深教育专家如期而至。测试场地上,学生们随着动感的音乐跳了起来,自主设计的花样跳绳表演精彩纷呈,专家们对此次测试结果非常满意。

二、教学反思

1.教学不应该只有灌输

长期以来,一线教师习惯以“讲解—示范—练习”的“被动”教学模式开展体育课,甚至部分教师往往以自认为“成熟”的标准去要求学生,想方设法地让学生朝着标准去靠近,于是体育教学就成了“完成这个动作应该先练习什么”“这个动作应该怎样做”等“指令”,学生动作要领的掌握不是在探索中习得,而是被灌输而来。

课堂上,教师应该把探索和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大胆思考、不断尝试,鼓励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在失败中总结发现知识,从而习得技能。本案例中学生最终创编成功,正是得益于他们通过自身实践,不断摸索、尝试、总结。以往的常规课堂他们缺失这种参与机会,通过这一次的创新,学生智慧的火花点亮了课堂,也点燃了学生的运动激情。

2.学习是一种自我建构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收外在信息,而是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和有选择地建构当前事物。体育教师不仅要积极努力地引导,更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一案例,我深刻感受到:在“没有教”的情况下“学”,效果未必比“有教”的差,有时甚至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本堂课,学生创编花样跳绳,我只是下达了一个目标,学生却能根据目标群策群力,快速地完成学习任务,其效率比常规课堂高出许多。尽管在进行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小小的阻碍,但就其结果而言,学生们整堂课的表现值得肯定与赞赏。如果每一堂课,学生都能跳出被动接受的怪圈,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相信我们的体育课堂将会焕发出更多的活力!

3.课堂呼唤自主、合作学习

自主、合作学习改进了以往教学整齐划一的课堂教学形式,给学生创造协作学习提供切实可行的条件。学生通过共同制订学习计划和方法,协作互补、共同努力、共同创新、共同实践,便能顺利达到尊重个性、尊重合作,展示团体魅力。

本案例中学生还只是初步尝试了自主、合作学习,但过程和结果所呈现的情景却令人记忆深刻。学生一旦获得了自主性,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就会受到触发,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进而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兵源在变,练兵的方式也不能总是墨守成规,好的创意会让兵如流水时常新,如何让“兵”成为一个有思想、会思考、知合作、能创新、善运动的好“兵”,这确实值得一线教师不断去探索。

猜你喜欢
花样跳绳体育课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跳绳的起源
体育课上的“意外”
讨厌的理由
花样人生
NO.10 跳绳
花样美式
花样折纸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
花样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