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室内体育技能课教学探讨

2018-05-14 17:17周遵新张娅露
中国学校体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体育课教学内容动作

周遵新 张娅露

一、室内体育课技能教学的内容选择

(一)教学内容的分类

室内体育课相对于室外体育课,场地空间受限较大,可选择的教材内容也同样受限。教学内容的选择必定是依据教学目标而来,而授课对象、授课环境直接制约着教学目标的设定。小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自我管理能力差等特点决定了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

纵观此次室内体育技能课展示活动,大致可以将教学内容分为球类(篮球、足球、乒乓球、排球)、田径类(蹲踞式跳远、快速跑、接力跑、投掷)、操类(健美操、体操、武术)、游泳类(仰泳、蛙泳、自由泳)以及体育游戏类。就以上教材,执教教师分别选择了各教材单元教学计划中适合在室内上的课时进行教学,如,足球中的头顶球、蹲踞式跳远中的起跳技术、接力跑中的交接棒技术、投掷中的投准技术、快速跑中的摆臂技术、游泳中的手臂技术或腿部技术、体操中的肩肘倒立技术等。在40min的课堂中执教教师既能完成技能教授部分,也能通过课课练的素质練习使课堂达到相应的运动密度和运动强度。除了以上这些精品展示课之外,十四城市的会员城市基于自身城市的课题还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分水平段、分课题的单元室内教学课教案,从而证明,一线教师可以根据天气等不利因素合理选择、安排室内体育技能课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原则

1.趣味性原则: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常情况下,一个人较难主动投入到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中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培养学生对一个问题、一节课的兴趣入手,逐步发展他们对这一学科的兴趣。教学内容的设计中要不断创新,积极引进能刺激学生感官的新事物、心理素材,保持学生对体育课的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科学性原则:室内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要符合学校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在选择内容时既要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又要考虑到内容的系统性与连贯性,在能够保证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同时,还要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的规律。

3.技能性原则:随着“室内体育技能课”的提出,体育课的定义再次被重申: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因此,顾名思义,室内体育技能课在内容选择上也需要注重技术动作要领的传授或者身体素质的练习,要达到一定的运动强度和运动密度。

4.安全性原则:室内体育课由于受空间局限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人多、桌椅多、可利用的空间小等,如果桌椅的摆放、器材的选择不当都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5.全局性原则:室内体育课的授课,应充分考虑到楼上楼下、左右邻近班级的教学。因此,课堂内对学生的纪律要求较高,搬动桌椅要轻拿轻放,跑动声、活动声、课内加油声等都需与室外有不同的要求。

二、室内体育课技能教学的目标设置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与灵魂。它决定着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而室内体育技能课有别于室外体育课,教师在室内只能就个别内容或单一问题进行简单化处理,从而服务于动作技术的学练,如,借助代偿、迁移、表象训练等理论,以及信息化多媒体资源来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在目标的设置上也应该与室外体育课有所不同。就体育课堂的三维目标(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而言:第一维度体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第二维度的过程与方法重在技能和知识的“用”,第三维度主要引导学生的“思”。笔者认为,由于室内体育技能课受到种种因素的限制,应该偏向于动作的认知和表象动作在头脑中的建立,以及技能和知识的传授,而室外体育课更多地应该侧重于过程与方法,也就是“用”的层面。以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为例,室内体育课的教学目标可定为:初步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正确手型;发展学生的灵敏性与协调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室外体育课的教学目标可定为:在游戏和实战中熟练掌握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通过篮球专项素质练习发展学生的协调能力和体能;使学生体验篮球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三、室内体育课技能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一)流程设计

室内体育技能课与室外体育课相比,都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与结束部分,基本部分的教学过程基本为学生自主探究—教师集体讲解并示范—学生集体练习—教师巡视纠错并集体讲解—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视纠错—学生展示—学生点评—教师总结—突破重难点辅助练习—游戏巩固练习或分组创编与展示。

(二)座位与队形的设计

室内体育课的研讨是基于部分地区常年雾霾、下雨,无法在室外进行体育教学的现状下产生的。研讨的意义在于常规性,也就意味着在不影响其他教学班正常教学的情况下来进行课堂教学,不宜大动干戈,应在小范围内调整。纵观本次研讨课中座位的调整,有U字形、品字形、田字形、单行单座、平行式以及常规摆放等,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如,水平四(七年级)《室内健身操之花球啦啦操》一课,执教教师将课桌椅摆成品字形,练习的时候,学生围绕桌椅站立,这样既能看到教师的示范动作,又有利于小组合作,分组练习时还可在“品”字的空隙中进行。另外,展示课中许多教师设计了利用桌椅来进行身体素质练习,如,水平三(五年级)《蹲踞式跳远—腾空技术室内课》一课,指导学生手撑在2张课桌椅之间进行车轮跑、坐在椅子上进行车轮跑、坐在椅子上进行屈膝支撑等,帮助学生锻炼手臂力量与腰腹力量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解决了室内体育技能课运动强度的问题。

室内体育课由于人数较多、空间较小,往往需要教师灵活地调整队形才能保障全体学生能看清教师的示范动作或者多媒体播放的资源,常规的队形有:错位站、斜位站、分组站等。但不管课堂内座位的摆放还是队形的调配都应该为教学内容服务,不能适得其反,让桌椅对动作技能的教授过程和练习过程产生负迁移。如,以下压式交接棒为例,如果座位摆成单行单座,在座位间进行传接的练习,由于小学生的身高不一致,个子矮的学生前后摆臂就容易碰到课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但如果要求手臂高于课桌来进行练习又会造成手部动作变形。此时,教师只需组织学生站在座位之间的空隙中进行练习,便可解决这一问题;或者组织学生将座位调整成U字形,中间空出,学生围绕课桌前面站立,1组进行摆臂练习,中间空地站的1组进行练习交接棒时的启动练习,另外2组可围绕桌子后面站立练习原地交接棒动作。总之,座位的调整一定要基于为课堂服务这一原则。

(三)器材的开发与运用

室内体育课因为受空间的限制,许多常规的体育器材无法在室内使用。因此,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根据教学内容自制器材以达到辅助课堂教学,甚至是替代主器材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如,水平三(五年级)《足球原地前额正面头顶球》一课,教师将自制的足球悬挂杆夹在课桌椅上,以便学生进行顶球的练习;水平一(二年级)《趣味大丰收》一课,利用废旧布料做成大西瓜,里面还塞满了五谷,既有一定的重量可以辅助练习上肢力量,又渗透了德育教育,培养了学生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

(四)技能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

室内体育课技能教学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往往比较难以全部看清教师的示范动作,因为有许多运动技术的结构较为复杂,且均在一瞬间完成。如,投掷项目中的发力顺序,跳跃项目中急行跳远的空中动作,跨越式跳高起跳动作的着地、缓冲和蹬伸三个阶段等。尤其是小学生,即使教师的示范动作准确、适时、完整,但由于动作难度较大,学生还是对动作的完成时机及过程看不清晰、了解不透彻,因而不得要领,难以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课件就能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在室内课教学中,教师将较难示范清楚的技术环节,在动画或影像中采用逐帧、暂停、播放等方式,结合讲解或通过慢动作回放展示出来,就能够帮助学生看清楚每一瞬间动作的技术细节,再结合教师讲解的各分解动作的要领,以及演示动作的全过程,就能够建立立体的动作表象,提升教学效率。此外,利用多媒体的同屏技术,还可以拍下学生的练习动作并及时投影到大屏幕上,让学生看到自己技术动作的不足,从而改进错误动作提高课堂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的运用不能为了用而用,需要为动作要领服务,需要为课堂趣味性服务。

猜你喜欢
体育课教学内容动作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下一个动作
体育课上的“意外”
讨厌的理由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