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卫华
《我是体育教师》——送教民族自治区巴林右旗站,于2018年5月6-12日在内蒙古巴林右旗展开支教活动。5月11日,来自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复华小学校的张博、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王楠和甘肃省兰州大学附属中学的马晓云等3位教师在巴林右旗二中进行了3节展示课,巴林右旗全体中小学体育教师现场观摩。3位支教体育教师与专家的共同备课中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新四段式教学法。
新四段式教学法是指将体育课分为热身阶段、学练阶段、竞赛阶段和放松阶段4个环节(图1)。这与过去的老四段式教学法(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明显有所区别。
为把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教育“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毫无疑问,核心素养会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教学改革的依据。纵观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核心素养,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作为学生重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需要进一步落实到位(图2)。
新四段式教学正是针对这些问题所提出的。强调热身的实效性正是针对健康行为所提出来的;强调竞赛的重要性,体育品德的培养更多地是在竞赛中体现竞争、合作、分享、战胜挫折等意志品质;强调学练的实效性更多地是针对运动能力,如何科学高效地让学生掌握基础的运动技能、提高学生体质(图3)。
下面就以《我是体育教师》16强张博老师(图4)《前滚翻+花式跳绳课》为例阐述新四段式教学法。
热身部分:
热身部分对学生的终身体育习惯和健康体育行为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热身内容如果流于形式,甚至一个学期一套徒手操不变,结果学生自己还是不会有效热身,很多肌肉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活动,未能起到热身的目的。
热身部分应有3个主要环节:
1.肌肉动员:让肌肉动起来,进入运动的准备状态,典型特点是微出汗。比如慢跑,跑相比于走的最大区别就是全身肌肉动员的数量多,几乎所有肌肉参与运动;再比如著名的波比跳(立卧撑)(图5)几乎动员了全身的肌肉。所以这一部分的原则就是让更多的肌肉运动起来。
本課的热身部分先采用情景教学,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模仿各种动物移动,达到肌肉动员的目的,如模仿小兔、小企鹅、小青蛙、小刺猬(图6~9),同时为进入前滚翻教学做好了过渡。
2.神经激活:通过拉伸和微细动作控制提高神经对肌肉的控制能力。如肌肉拉伸、平衡练习等,让肌肉热起来以后加强神经对肌肉的支配能力,可以有效地防止运动伤害,同时有助于运动技能的掌握,如坐式肌肉的拉伸活动(图10)。
3.项目特点:每次热身都应该与将要学习和练习的动作结合起来,突出项目的特点。将要学习的技术动作使用最多的肌肉必须重点活动,如前滚翻重点活动颈部肌肉(用头写自己的名字)(图11)。
学练部分:
学练部分的第1个关键环节是一定要处理好2个关系:教学和练习的关系;学生兴趣和重复练习的关系。技术动作的掌握是依靠肌肉记忆来完成的,而肌肉的记忆需要多次重复才能实现,所以体育教学必须精讲多练。同时,肌肉记忆是靠重复练习来实现的,但是学生是有思想的个体,简单的重复必然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学习效果就会大大降低,为此,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既能保持学生的兴趣,又能达到很好的练习效果。张博老师由简到繁,带领学生做摇篮练习,提高学生兴趣,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图12)。
边示范边讲解,动作结束讲解完毕,直观清晰(图13)。
学练部分的第2个关键环节是必须保证合理的练习密度。练习密度决定了学生的练习次数,而练习次数才是肌肉记忆的关键。所以教师必须设计并保证课的练习密度。如,每人一垫同时进行练习,有效提高练习密度(图14)。
学练部分的第3个关键环节是保证合理的运动负荷。体育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教师必须设计好每节课的运动负荷,根据项目的不同会有所差别,但是不能低于底线。本课前滚翻内容运动负荷较低,特别安排了花式跳绳练习,让学生自主选择跳绳的方法(单摇双腿、单摇蹬车、单腿、后摇、双摇),教师示范引导,学生模仿自主练习。这样既避免学生长时间练习同一内容失去兴趣,又有效提高了运动负荷。
竞赛部分:
没有竞赛就没有体育,竞赛是培养体育精神、体育品格等的重要途径。教师必须认真设计一节体育课的竞赛活动,这也是跟以往教学方式最大的不同。体育课上的竞赛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技战术掌握水平和项目特点安排如游戏竞赛、简化规则比赛、展示等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
张博老师带领学生进行1min跳绳计数比赛(图15)。
之后竞赛难度升级,2人交叉绳自主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分组展示为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激发学习兴趣(图16)。
回到体操场地,先比比谁的姿态更优美(体操示意),为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图17)。
放松部分:
放松的目标是心悦身松。合理有效的放松可以大大缓解学生的疲劳,为后面的室内课教学和今后的体育锻炼做好铺垫。张博老师带领学生拉伸肌肉(图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