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教师要规范更要创新

2018-05-14 12:35马春红
考试与评价 2018年7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马春红

【摘 要】实验在理科科目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也是理科教学的重要工具。初中生物教学大纲中提到:“要想提高同学们的学习能力和讲授生物知识在同等明显地位,这就要求在初中生物教师姚重视和提高对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在造就同学们的实验能力实践中,运用实验教学能够起到完美的效果,下文将对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中的实践展开分析。

【关键词】初中生物 实验教学 规范创新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要求学生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

生物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平时注重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兴趣、提高生物成绩是至关重要的。为了促进学校加强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开足开齐初中生物实验,让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效益,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生物实验操作应科学规范

在进行实验操作时一人一组,每个实验都要求教师独立完成,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结合我校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困惑与他们面对面进行了交流。培训中,教师们听得很认真,边听边记笔记,非常好学。动手实验中,虽然实验现象较明显,但实际操作中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现象。如用滴管滴加碘液时,有部分教师将滴管伸进了试管,水浴加热时,部分教师将温度计碰到烧杯壁或将温度计随便放在烧杯底,等等。教师都受过高等教育,应该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操作,在理论上知道应该怎样操作,但在实际操作时不经意间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操作。究其原因:

一是平时实验做得少,实验操作有些生疏;二是思想上对规范操作重视不够,有随便、应付之嫌。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不规范的操作将会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因此,生物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应科学规范。

二、生物实验需要教师注重创新

教师虽然开展了实验教学,但由于部分实验因为种种原因出现现象不明显甚至实验不成功等结果,教学中倍感困惑。笔者认为,实验教学前一定要对实验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分析在实验中可能存在或发生的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有条不紊地引导学生实验,出现意外现象影响正常实验教学时要冷静对待并同学生一起共同探究。如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适值阴雨天,光线较暗,光线对鼠妇的影响很小,学生普遍感到困惑,笔者提示学生光线偏暗,怎么办呢?当时我们是用装鞋子的纸盒来做实验的,有学生想到把鞋盒举高了对着教室内的日光灯,鼠妇纷纷爬向阴暗的角落,现象非常明显。还有的学生想到可以用手电筒来增加亮度。这充分说明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受到激发产生灵感和创新。

又如在“观察蚂蚁的运动器官和步伐”时,课本指导是将蚂蚁放入纸盒中,在纸盒的一端放置一些糖,然后观察蚂蚁的步伐。实际操作中,蚂蚁的爬行速度较快,足细小,学生难以观察到蚂蚁的步伐。笔者提示学生怎样才能使蚂蚁的步伐慢一些?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让蚂蚁的步伐慢下来,他们很快联想到人在行走时因为路面、坡面、负重、风吹等情况行进速度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改进实验让蚂蚁的步伐慢下来,经过学生的多次探究和师生交流,我们总结了5种方法:(1)先在玻璃板下垫上一张白纸,将30%的蔗糖溶液均匀地涂在玻璃板上,然后撒上薄薄的一层粉笔灰,再将蚂蚁放上去,用放大镜来观察。(2)将宽条的透明胶展平,透明胶有粘性的一面朝上,透明胶下垫上一张白纸,撒上薄薄的一层粉笔灰,再将蚂蚁放上去,用放大镜观察。(3)将湿润的烧杯正放,将蚂蚁放入烧杯底,用放大镜观察在烧杯壁上爬行的蚂蚁的步伐。(4)将一些较大的米粒放入纸盒,纸盒底事先垫上一张白纸,用放大镜观察搬取米粒的蚂蚁的步伐。(5)将蚂蚁放在一张白纸上,边用嘴均匀地吹气,减缓蚂蚁的步伐,边用放大镜来观察。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动手实验,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实验的多变性又常常促生灵感的闪现,教师要敏锐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智慧火花,准确把握“意外”带来的教育契机,将使实验教学出现精彩的生成。实践也证明,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设计、操作过程,获得具体的经验,不仅有利于学生主动完成知识构建,深刻理解和掌握所學内容,而且能促进学生主体性(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三、对实验的形式进行革新

1.对实验措施进行革新

未来充分发挥实验调动思维的作用,教师要从实验的实践中挖掘出知识的思维价值,并将思维的过程进行有效的提炼。如进行“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的实验时,以往那种将粽子浸软后纵向剖开的措施难以找到种子的胚芽、胚轴和胚根。于是,对实验措施进行改进,姜种子浸泡时间延长至三到五天,当我们用镊子剥去覆盖在上面的结构时,学生能清晰地看到胚芽、胚轴和胚根。学生在实验中取得了预期的结构,实验得出了成功,从中,学生不仅体会了对实验方法进行开创,他们的开创意识取得了有效调动,有利于形成很好地生物科学素养。

2.提倡学生实施开放性试验

在造就学生科学思维方法方面,开放性实验有着别致的好处。我们要允许学生白日做梦,允许他们犯错,因为差错也可能是一个难得的教材,哪些循规蹈矩的实验只会让同学们的思维创新和创造力受到压制,形成约束他们思维发展的绊脚石。教师姚指导学生对发生差错的来源进行总结,并不断纠正,对自己的实验进行改善,这样做所收到的效果是模仿教材进行实验所无法匹敌的。

通过上述分析得出:在生物实验教学实践中,教师姚不断变迁自己的教学方法,努力为学生提供很好地实验条件,并结合学生本性的特点,激发他们学习主动性,造就学生科学实验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形成科学的态度与世界观,促进同学们相当完整的发展,实现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对生物教学的统一要求。

参考文献

[1]赵进,陈士元.对待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教师要规范更要创新[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8) :94-95.

[2] 向菊. 应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要规范更要创新[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2) :242.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