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自主化管理中的班级文化建设

2018-05-14 10:26杨勇
考试与评价 2018年7期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重要性策略

杨勇

【摘 要】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班级的全面发展,也关系着教学质量水平的高低。班级自主管理是班级管理实现民主化和科学化的体现。一个班级的管理不能只靠班主任老师的管理,需要学生和老师共同努力,推动班集体文化建设。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 重要性 策略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提倡班级自主化管理,创建一个学风学纪都十分良好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能够体现一个班级的思想价值观念。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实现班级自主化,构建和谐的班级文化是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必然要求。在班级里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健康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加强自主化管理,促进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首先,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享受文化的环境。好的班级文化,学生的学习会有积极性,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参与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去。其次,班级文化形成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会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优秀的班级文化能够让学生做到自我约束,会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去符合班级制定的行为准则。再次,班级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有无处不在,他能够影响班级成员的一举一动,激发他们心中对班集体的认同感,让他们产生对班级荣誉的使命感,这样,在他们的日常活动中,会形成班级凝聚力,共同维持班级荣誉,日积月累,形成更好的班级文化,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加强自主化管理,促进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

第一,创建良好的班风班纪。首先,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小学生年纪小,自制力薄弱,在一些习惯的培养上很难持续。他们在学校的时间比较长,因此班级文化对他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良好的班风,要从培养良好的习惯开始,也就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在校期间,让学生养成干净卫生的习惯,创建干净卫生的学习环境,不乱丢拉进,保持地面、桌面清洁。上课的时候,要挺直腰身,端正坐姿,坐有坐相。做作业的时候要保持作业本干净整洁,字迹工整清晰。在平常的日常小事上就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自身还是改变,这是创建良好班风的开始。

第二,培养学生的的班级荣誉感,提高班级凝聚力。学生可以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比如说班级运动化、校运动会、黑板报评比等。在每次活动中,学生会全心全意的为班级的荣誉而奋斗,这些活动能让他们懂得团结协作,懂得集体力量的强大。还可以设置班级流动红旗,适当的班级竞争可以提高他们的士气,为了保住自己流动红旗,学生之间会相互监督,合作完成班级任务。不仅如此,通过活动,还能让学生心情愉悦,充满正能量,每位学生为了班级荣誉都会力争上游,这样就增加了班级凝聚力。

第三,要注意养成良好的品德。“近朱者赤、尽墨者黑”,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良好的环境有助于学生养成健康的思想品德。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是学校和班级应该优先考虑的问题。班级内部开展德育教育,是响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班级文化上也可以体现这一点。班级的墙面就是宣传德育的好阵地。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墙面张贴一些英雄画像,让学生们知道他们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另一方面也可以粘貼一些名言警句,让他们潜移默化中受到好的品德的影响。比如说三月是雷锋月,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向雷锋叔叔学习,让他们学习雷锋叔叔的奉献精神。我带我的学生到敬老院,让他们帮助老人们收拾房间,给老人们表演节目,让他们感受到助人为乐的乐趣。组织他们乐捐,向穷苦地方的学生伸出援助之手,让他们感受到他人的不易,以及珍惜自己的幸福。

第四,建设良好的学风。学习是关键,学生的学习不能丢。要打造一个优秀的班级,学习不能落下。一个班级里,有学习优秀的,也有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一个班级的进步,任何人都不能少。为了提高我班的整体成绩,作为班主任,我首先要激励学生继续加油,给他们鼓劲。在课堂教学中,我会把知识讲解透彻,让他们当堂就理解接受,尽量不留下问题,让他们养成上课认真听讲,及时解决问题的习惯。另一方面,我们班级采取互助模式。我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组里的成员学习成绩有优有差,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帮助学习吃力的学生,遇到问题可以小组团结起来,合作完成。每个小组之间可以比赛,每次的成绩进行小组比拼。进行了两个月,学生们的学习气氛很是浓厚,学生的成绩进步一大截,而且由于互助的方式,学生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游戏,打破了学生之前有小集体的现象,整个班集体融成一块,这有利于班级整体化的成长。

三、建设班级制度,形成学生自主化管理新模式

真正的教育时自我教育,管理班级并不仅仅是班主任的责任,在班主任进行全局掌控的情况下,可以开启学生自主化管理。班主任老师可以给学生们提供一个自主管理的平台,让学生自己成长。

首先,加强班级制度建设。建立班级制度是为了让学生们有一个行为约束。老师一刀切的规章制度,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相比较他们自己创设的行为规范,他们更愿意接受后者。所以班主任老师可以尝试引导学生参与到班级制度的建设中去,让他们自己制定行为规范,班规班纪。一般来说,班级的制度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行为规范、礼仪礼貌、纪律考勤等。在上个学期,我在本班开展了一项“我是班级小主人”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制定班规班纪。我鼓励全体学生加入到制作“班规”的活动中去,在教室的一角设置了一个“建议墙”,只要你有好的建议都可以写在上面,也可以同意他人的观点进行附议。短短的一周时间,30名学生提出了80条小建议。虽然有些许重复,但是他们针对自己平时的行为提出了很多有用的意见。我把这些小建议进行了整理,并在班会上向学生们提出,最终确立了“班规”。由于这里面的纪律是出自学生自己的意愿,他们在后来的学习和生活中都自觉遵守,遇到偶尔有犯错的学生,还会有周围的小伙伴们及时提醒。现在我们班还在实行这个班规,整体的纪律相比较之前有很好的改进。

再次,培养学生流动小干部,协助管理班级。班干部在班级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时候其号召力甚至超过老师。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各种能力初步形成的关键阶段。在小学班级里,每个班都设置了班长、学习委员等职务,帮助班主任老师管理小集体,这样有助于学生管理能力的养成。我刚接手我的班级的时候也这样设置了班干部,征求其他学科老师的意见,我选择了班里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当班干部,在短期内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慢慢的我发现一种現象,这些小干部中的一些人会觉得自己有了“权力”,感觉超人一等,有另外一些学生就很反对他们的“管理”,在我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班级里形成了好几派,导致后来越来越难管理,一些任务下发下去,很难完成。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及时进行调整。首先我办不了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编制和岗位,并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和要求,从而保证竞聘岗位同学能够有效地履行责任。学生可以根据职责和要求,自愿申报,并进行简单竞争,然后根据学生的投票选出小干部。但是这个小干部并不是永久任用,要实行轮岗制,我规定两个月进行一次轮岗,任何人只要达到了岗位的要求,都可以积极应聘,每个人都有当小干部的机会。这样形成的班级小干部,都会很努力地为班级做贡献,服务于同学,那种自视有“权力”的干部是当不长久的,所以,学生们互相监督,形成了一个良性的班级竞争氛围。

“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我们要敢于放手,不能把学生当成我们班主任伞下的花朵,他们要想成长,就要自己去拼搏。班级的自主化管理,为的就是为他们开创一个展示自己平台,为的是创造优秀的班级文化,,全面培养学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班级自主化管理,建设优秀的班级文化,是新时期进行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是班级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关键性工作,同时也是学生实现自我成长,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小学班级自主化管理,建设优秀的班级文化,需要我们班主任老师解放思想,转换思想,和学生一起努力,改善班级班风学纪,加快班级民主化进程,构建完善班级管理制度,让学生自愿、积极地加入到班级建设中去,从而推动班级管理从“人治”转向“法治”让班级朝着素质教育要求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尚延燕.浅谈小学班级自主化管理中的班级文化建设[J].科技创新导报,2015.

[2]王玉玲,何英倩.浅谈下雪班级自主化管理[J].基础教育论坛.2015.

[3]杨海玲.浅谈小学班级自主化管理中的班级文化建设.[J].基础教育.24014.

[4]石永红.浅谈班级文化建设在班级自主化管理中的重要性[J].新课程(下).2017(11).

猜你喜欢
班级文化建设重要性策略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须回归生命
建设幸福班集体,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高三班主任课程实施能力对班级的“正”影响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推行措施
Passage Four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