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庄
摘要:肉牛副结核病是一种慢性增生性肠炎,是由于感染副结核分枝杆菌而导致,主要特征是病牛发生卡他性肠炎,间歇性或者持续性下痢,机体日渐消瘦,剖检可见肠黏膜明显增厚,且往往形成皱襞,同时肠黏膜类上皮增生,浸润巨噬细胞。该病分布广泛,养牛地区都可能发生。现总结该病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肉牛;副结核病;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疫情处理;饲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S858. 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8-0060-01
1 流行病学
副结核分枝杆菌属于细胞内寄生菌,菌体通常呈细长杆状,部分呈球杆状或者短棒状,大小为0. 5—1.5 μm,不具有荚膜和鞭毛,无法形成芽胞,革兰氏染色呈阳性。该病具有较强的抵抗外界环境的能力,一般在污染的厩肥和牧场中能够生存几个月至一年不等,在甘油盐水和牛乳中能够存活10个月。但该菌具有较弱的抗热性,如在63℃下处理30 min、70℃下处理20 min、80℃下处理5 min都可被杀死。另外,该菌能够抵抗强酸强碱,如在4%氢氧化钠、5%硫酸、5%草酸溶液中处理30 min依旧具有活力,但使用3%来苏儿处理30 min、3%福尔马林处理20 min、3%~5%石炭酸才可5 min就会被杀死。
家畜中易感性最高的是幼龄牛,羊、猪的易感性次之。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畜,可持续或者间歇通过粪便将病菌排出体外,其可在外界环境中生存较长时间,导致易感牛经由污染的体表、水源、场地以及草料通过消化道感染。另外,有些病畜感染后,病菌能够侵入血液,并通过尿液和乳汁排到体外。
2 临床特征
开始发病时,可见病牛下颌间隙发生水肿,接着发生间断性腹泻,之后逐渐发展为经常性顽固性下痢。排出稀薄粪便,其中混杂大量气泡,并散发恶臭味,严重时会呈喷射状排出水样便粪便,其中混杂黏液和血液凝块。病牛精神状况较好,眼球凹陷,往往呈躺卧状,机体逐渐消瘦,直到呈现明显的骨立感。病牛及时采取对症用药,能够暂停下痢,但停药后就会立即复发。另外,病牛体温基本没有变化,减少或者停止采食精料。泌乳母牛患病后,产奶量逐渐降低,少数在分娩后泌乳不到1个月就自行停止产奶,有些尽管有性欲,但往往屡配不孕。
3 剖检变化
病死牛尸体严重消瘦,尸僵良好,眼结膜苍白,头颈部皮下以及胸腹、腹外侧皮下都出现淡黄色胶样萎缩,大小为20~30 cm,胸水、腹水都有所增多。其中小肠发生最明显病变,尤其是回肠黏膜严重增厚,出现皱褶,外观如同脑回状,肠内含有稀粥状的暗红褐色内容物,并散发腥臭味,肠系膜存在瘀血,呈树枝状,且小肠、真胃都存在不同大小的出血点或者出血斑。肠系膜淋巴结发生肿大,往往达到正常大小的1~2倍,表面呈灰白色,切面多汁、明显外翻,皮质部和髓质部的界限模糊。心肌呈淡红褐色,质地变脆,心肌脂肪发生胶样萎缩,两心室都存在暗红色凝血块。但肝脏、脾脏、肾脏以及膀胱都没有发生明显病变。
4 实验室诊断
确诊该病需要进行粪便涂片检查、粪便和病变组织的细菌学培养、血清学检测以及病料的PCR扩增比对,还要结合尸体剖检的特征性病变。尽管病牛排出的粪便以及病变肠黏膜中存在大量的病菌,但由于菌体染色形态很不典型,加之初代分离培养也非常困难,且培養时往往需要使用价格昂贵的人工培养基,还要添加草分枝杆菌素抽提物,经过6~8周培养才可长出白色的小菌落,呈针尖大小,表面粗糙;经过6个月培养才会长出明显的小菌落。目前,血清学检测是常用的诊断该病的检测技术方法,主要包括补体结合试验、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PCR检测方法,其中补体结合反应操作复杂,需要较长时间。因此当前在进出口检疫以及较大规模检测中通常采取ELISA来检测相关抗体,采取PCR来检测相关病原基因。
5 防治措施
疫情处理。发现有牛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且细菌学检查结果呈阳性,要立即进行扑杀。牛变态反应结果呈阳性时,要集中在一起进行隔离,并分批淘汰。牛变态反应判为疑似感染,要采取隔离饲养,并定时进行检查。对于病牛所产犊牛,要在其出生后立即与母牛隔开,采取人工哺乳,以培育健康犊牛群。另外,对于病牛污染的运动场、牛舍以及饲养用具等,要使用生石灰、氢氧化钠或者漂白粉等药液进行严格消毒,尽快清除粪便,并运送至固定地点采取生物热处理,以杀灭病菌。
加强饲养管理。预防该病的关键是加强饲养管理,尤其是幼龄牛更要注意,确保机体所需营养物质得到满足,提高机体抗病力。饲养过程中,要做到五固定,即固定畜舍、放牧地、运输工具、饲养人员以及饲养用具。禁止外来牛、羊进入放牧区,不允许散牛进入饲草饲料的贮存场地。牛场最好采取自繁自养,尽可能不从外地引进牛。如果无法避免从外地进牛,要先对引进地进行充分调查研究,了解当地是否发生疫情,还要对牛进行严格检疫。引进牛到场后必须经过3个月的单独隔离饲养,确认一切健康后才可混群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