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周边开拓奋进,赢得了前所未有的战略优势。这种良好开局同国际战略环境加速变革带来的大环境、同域内外各方心态变化形成的小环境相叠加,推动中国与周边互动进入新境界,推动世界秩序进入重建新时代。
内外环境变化推进周边秩序加速调整
我国是周边安全环境最复杂的大国,周边力量对比在过去10年发生了显著变化。2010年中国经济规模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大经济体,加上中国在政治和安全领域原本就具有的影响力,对周边的综合影响一下子就显现出来,引起包括日本在内的周边国家、包括美国在内的域外国家的极大不适应。
大国博弈在我周边也更明显,南海等一系列问题成为中美大国博弈的主线,中美互动成为左右周边形势的主要因素。东盟作为传统上的东亚地区合作中心,在应对海洋争端等重大问题上明显乏力,在地区经济合作上有“拉不动”之势。西部方向的印度近年来经济形势不错,自负心态滋长,认为自己能对中国“弯道超车”。
因此,周边需要重新建立力量平衡,形成更加符合新格局的经济、政治、安全互动模式。
前不久,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发表了一篇题为《世界已步入秩序重建新时代》的文章,指出西方社会今天所面临的经济社会问题甚至危机,更多的是因为经济和政治两方面的因素互相交错和互相强化。而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找到有效的解决方式,因此西方国家不得不重新向变革开放了。
不久前,前英國伦敦市副市长罗思义在媒体上发表演讲时认为,鉴于中国经济政策的先进性,世界应该向中国学习。
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周边开拓奋进,赢得了前所未有的战略优势。这种良好开局同国际战略环境加速变革带来的大环境、同域内外各方心态变化形成的小环境相叠加,推动我国与周边互动进入新境界,也推动整个世界步入一个秩序重建的新时代。
周边热点问题新动向
周边一系列热点问题的新动向,为我国进一步优化和展开周边战略提供了新的条件。
经济上,“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推进将周边经济合作推向更高层次,由传统意义上的经贸财经合作升级为全方位的发展合作,由市场思维上升为更加全面的治理思维。借此,周边经济合作有了强有力的抓手,“一带一路”倡议的整体性和规模性使得合作大幅推进,我国对周边地区发展合作的整合与引领前所未有,地区经济合作开始迈上新台阶。
安全上,近年来推动周边秩序重塑的关键线索主要是中美在周边(当前主要是南海)力量的平衡,中俄在周边(当前主要是中亚)力量的平衡,中印在周边(当前主要是两国边界和南亚)力量的平衡,以及各方在东北亚地区力量的平衡等四个方面。当前,中俄关系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两国在中亚地区相互协作。其他三条线索则分别显现出新动向。
南海地区2016年下半年以来形势明显向好,2017年我国和东盟安全合作再上新台阶,已经就《南海行为准则》框架文件和启动海上紧急事态外交高官热线等成果达成一致。未来,美很可能在扶持“代理人”顶在前面的同时,不断加强自己地区军事和政治存在。但中美作为大国,建立更加有效、更高层级的管控机制,实际上将更有利于南海地区和平。
东北亚地区的朝鲜在内外重重压力下不断搞核导实验,形势发展目前已经到了关键节点。今天的朝鲜一旦真正具备核弹头小型化和运送能力,将迫使美国正视威胁,很难再像以前那样采取唬住朝鲜的“权宜之计”,也很难采取军事手段解决朝核问题,而是需要坐下来认真思考如何通过政治对话彻底解决问题。这将是我们重塑东北亚地缘环境的重大机遇。
南亚地区因去年的中印对峙看似棘手,实际也为我在西部方向重新布局提供了机会:对内,提醒国人更加重视西部安全;对外,从对峙到解决,在某种意义上推动中印乃至中国同整个南亚的关系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我周边战略更加开拓奋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周边战略思想十分丰富,一系列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新方向为我国进一步推进周边秩序重塑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一是在总基调上更加重视周边,要更加奋发有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周边外交战略和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更加主动。
二是打好周边外交组合拳,善于谋事造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谋大势、讲战略、重运筹,从战略高度分析和处理问题,提高驾驭全局、统筹谋划、操作实施能力,全面推进周边外交。
三是讲求策略,精细拿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也是外交工作的生命。要找到利益的共同点和交汇点,要推进外交工作改革创新,加强外交活动的策划设计,力求取得最大效果。
四是未来主要工作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周边外交的战略目标,就是服从和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等。
(海外网2018.1.29、《学习时报》2017.9.16 韩立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