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昆杨
寒假期间,我回到豫中平原的农村老家,调查了解精准扶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通过调查发现,县、乡、村三级在精准扶贫上下了很多功夫,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但是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当前大数据时代,县、乡两级政府没有建设数据汇集、分析挖掘、资源共享、应急指挥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更没有运用现代化的大数据手段去做到精准识别、精准扶贫、精准防范、优化监督,仍然采用人工识别、人工填卡、人工算账等土办法开展工作,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针對了解到的问题,结合我学习的应用数学和统计学专业知识,我感觉到县、乡两级政府有必要建设扶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并且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开展工作。那么建设一个大数据平台能够在准扶贫工作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能够突出“科学”二字,实现准确识别。准确识别贫困救助对象,是落实精准扶贫政策的前提条件。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居民家庭经济状况的核对工作正面临着特殊困难和挑战。从调查情况看,当地扶贫干部仍然采用传统的以入户调查、邻里求证、单位出具证明为主的核查手段进行识别,这种传统的识别办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形势发展需要。建立大数据平台就是利用平台的科学性,把扶贫、公安、人社、住建、教育、工商、金融等部门信息接入核对平台中,实现数据实时共享,然后利用这一平台进行核对。例如,需要了解农户张三的基本情况,通过平台,查询核对张三的家庭收入和财产以及支出情况,通过系统的电子比对,比对其纳税记录、车辆登记、养老保险等信息,通过简单的算法和统计分析,就能了解张三家庭的实际经济状况,科学掌握其家庭的真实经济状况,准确认定是否为救助对象。
能够突出“精准”二字,实现精准帮扶。当前,扶贫干部确实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也存在帮扶措施缺乏精准问题,虽然贫困户一时脱了贫,但不能长久。如何做到“精准”?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项目出的精准、资金用的精准、措施帮的精准。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把帮扶对象的家庭基本情况、生产生活条件、致贫原因等信息都录入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通过平台抽取扶贫对象进行核实分析,就能了解贫困户所需所盼,需要什么样的项目和资金帮扶,然后对他们因户施策,有针对性开“方”。例如,通过大数据平台,我们了解到李四、65岁、独居,无儿无女,身体健康,致贫原因无致富项目。帮扶人员就可以协调科技、农业、畜牧部门把适合李四的种植、养殖项目扶植给他。
能够突出“优化”二字,实现监督管理优化。当前,贫困户和扶贫干部最苦不堪言的是各级的不间断检查、抽查、复查,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建立大数据平台后,贫困村“两委”、驻村工作队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项目落实情况及贫困人口精准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如何?作为扶贫攻坚管理部门和纪检部门,只要从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随机抽取每个乡镇个别贫困村、贫困户作为抽查对象,通过统计分析就能对扶贫情况一目了然,不需要兴师动众三天两头去检查。同时对扶贫项目点准确定位、全过程监控,随时了解和掌握项目实施情况以及资金物资分配、运用情况,确保有效资金的用到精准扶贫上。对发现的问题,纪检部门根据部门职责分别移送有关责任部门进行整改,进一步加强了纪检监察系统对精准扶贫工作的监管。
能够突出“预防”二字,实现因灾返贫的预防。在扶贫对象中因因灾返贫是其中一大类,然而因灾返贫确是可以有效预防的。大数据平台整合当地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应急指挥系统,将自然灾害防御作为减少因灾致贫的重要举措,实现了将灾后被动救援,转变为灾前主动防御。一旦发生自然灾害,系统自动将通过大数据平台把应急预案发送给相关应急单位。同时,系统利用手机短彩信、微信、大喇叭、小区广播等一键发布,快速将撤离指令发送给镇、村负责人。利用系统将提前规划的撤离路线图以彩信、微信等方式发送给灾害区域周边乡村责任人,以便及时准确组织群众安全撤离,能够有效实现因灾返贫的现象发生。例如,我调查的一个县村村通大喇叭,大喇叭与县广播电台相连,每天有村值班干部管理,一旦有应急或突发灾害,县里的声音就能通过大喇叭传到千家万户,有效预防自然灾害造成的返贫问题。
能够突出“创新”二字,实现干部管理创新。基层扶贫干部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无法想象的心血和汗水。但是帮扶干部的日常管理也是一大难题。当前机关干部普遍采用的是纸面签到、指纹考勤等考勤方式,这些考勤方法存在干部工作状态无法监督、工作实绩无法保证等问题,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建立大数据平台,能够充分发挥大数据平台实时监管的特点和优势,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通过平台定位系统,实行扶贫等重点工作一天一报,各工作队通过“晒”进度、“摆”问题、“领”责任,推动工作落实。同时,通过运用软件定位下村地点,全天候动态关注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日常下村情况,实时进行动态考勤管理,激发了干部职工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促进干部日常管理制度落实到位。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