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大洪
当前我国健康、养老资源供给不足,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相对较低,很难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养老日益增长的需求,“智慧养老”已成为解决这个难题的有效手段。根据国家的行动计划,“智慧养老”即将形成,那么,企业如何才能抓住机遇用互联网思维搭上“智慧养老”乘顺风车?
智慧健康养老体系将形成
2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了《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将智慧养老升至国家战略层面,这意味着个超过万亿元的市场空间将有序展开。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硬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产品,使个人、家庭、社区、机构与健康养老资源的有效对接和优化配置成为了可能,助推着养老模式的升级。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有关人士介绍,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产业体系,建立100个以上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基地,培育100家以上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领军企业。在产业环境不断完善的同时,还将制定50项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标准。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行动计划要求推动关键技术产品研发,为相关产业界指明方向。
实际上,很多技术或产品已投入老年人市场,不少子女都为老人配备了如手环等“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智慧养老”设备,这些设备一般都有实时定位、紧急呼叫、自动报警,心率测量、健康管理等功能,儿女可通过管理软件进行轨迹查询、围栏告警等随时掌握老人的健康状况。
智慧养老是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一剂良方,但我国智慧养老产业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一系列发展瓶颈亟待打破。“缺乏顶层设计,且政出多门、标准不一,严重束缚了养老企业的技术合作与市场拓展。”华龄智能养老产业发展中心理事长朱勇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说,有一家企业投入了近千万元对某医院使用的医疗信息系统进行改造,可由于标准未对接,所以该系统无法在不同的项目间有效应用。有业内专家指出,智慧养老平台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平台业务内容丰富,涉及到了多个职能部门,往往面临数据导入平台不畅的问题,且不同部门导入的数据存在量大、异构、冗余、相斥等问题。
针对该现状,行动计划指出,建立智慧健康养老标准体系。制定智慧健康养老设备产品标准,建立统一的设备接口,数据格式、传输协议、检测计量等标准,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数据信息开放共享。
此外,加快建设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充分利用现有健康信息、养老信息等信息平台,基于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统一规范、互联互通的健康养老信息共享系统,积极推动各类健康养老机构和服务商之间的信息共享、深度开发及合理利用,开展健康养老大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应用。
需创新智慧养老商业模式
所谓“智慧养老”,按照行动计划的解释,是指利用信息化手段、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研发面向居家老人、社区的物联网系统与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
“在发展智慧养老的过程中,老人的健康问题备受关注,不少机构通过智能化设备满足老人的健康需求,但却忽略了他们日常起居方面的需求。”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秘书长万磊说。
万磊认为,目前的智慧养老都在客户端发力,往往忽略了需求的对接。养老服务需要通过细化分析老年人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需求,搭建信息开放平台、开发适宜老年人的可穿戴设备,还需要对传统业态养老服务进行改造升级,提供有针对性的养老服务产品。
据了解,随着年龄的提高,老人对上门服务的需求也在增加,但目前健康管理平台仍以线上咨询为主,老年人群对互联网医疗产品的认同度也还停留在较低阶段,尚不能形成良好的互动模式。因此,以“平台+医生+患者+检测硬件”为切入点的互动模式将更具价值。
长期研究老年病的主治医生赵丽宏表示,在需求对接之外,国内智慧养老产业还处在一个市场开拓阶段,大多数项目还没有清晰的商业模式或盈利模式,智慧养老“概念多于现实”。养老产业的生存与发展最终要靠市场,如何进行资本运作、资源分配等,需要一个较复杂的商业模式以真正启动这个市场。
用“互联网思维”做养老
“只依靠地产而不开发服务、不同种类的养老产品各自为政、服务专业化严重不足,是目前养老业遭遇发展的瓶颈。”业内人士说。智慧养老虽然炒得很火热,但许多都只是概念,没有真正落地。“是瓶颈也是机遇,面对当前的环境,养老企业需要植入新的‘互联网思维来突破这一瓶颈。”
首先,老龄群体有很多种类。养老业务一开始可以通过聚焦“活力老人”群体进军市场——60岁以上、身心健康,对未来生活充满活力和正能量,没有不良嗜好,有定积蓄和购买能力的人群。
其次,布局养老产业,企业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组织形式和商业模式,甚至是尝试开发平台模式。养老平台的核心群体是老人,同时还有围绕老人的其他群体,如老人子女、医疗服务机构、商业服务机构、金融服务机构、老人活动中介服务机构、老人用品供应商等等,以及可能由其他群體延伸出的关联群体。养老产业商业模式的基础是核心用户(老人)的数量(流量),有了一定的流量才会吸引其他群体进入到平台里来,最终形成体系化的养老生态圈。因此,在调整战略思维、开发商业结构的过程当中,养老产业的试水者需要植入新的“互联网思维”。
第三,运用互联网新思维。用户思维:以广大老龄群体的需求为根本,让老人自己参与到养老产业的建设之中。简约思维:设计出简单易用而又美观大方的产品,让老龄群体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享受到产品、服务带来的美好体验。极致思维:用极致的适老产品和服务,让用户为之兴奋、惊喜。流量思维:养老产品需要能够快速推向市场,并免费让老龄用户使用,不断更新迭代新产品和服务,吸引更多的用户形成不断上升的流量,最后伺机在其他方面寻找赢利点,或主动创造收费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