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发展现代林业 携手打造美丽浙江

2018-05-14 09:03
浙江林业 2018年1期
关键词:油茶林业

共商兴林大计,共谋林业发展。在全省深化林业综合改革暨林业会议上丽水、安吉、淳安、常山和庆元5个市、县作了典型交流,介绍各自林业改革发展的经验与做法,值得全省各地认真学习和大力借鉴。

丽水

探索四项机制   破解四大难题

丽水是浙江重点林区,森林覆盖率80.79%。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期间,曾8次深入丽水调研,嘱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近年来,全市深入践行“两山”理论,积极打造“全国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探索四项机制,解决四大难题。

探索林权抵押贷款机制,解决千家万户林农创业发展融资难题。针对山区林农融资没有抵押物这一阻碍林业发展的普遍问题,在全省率先探索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工作。设立市、县两级林权管理中心、森林资源收储中心、林权交易中心和森林资源调查评估机构,建立从林权评估、登记、抵押担保到发生不良贷款处置的一整套制度。在全省首创林农小额循环贷款、林权直接抵押贷款、森林资源收储中心担保贷款及“林贷通”等贷款模式,在全国首创“林权IC卡”,建立“统一评估、一户一卡、随贷随用”林权信息系统。首创公益林补偿收益质押贷款,银行最高按年收益10倍放贷,实现从实物抵押向权利质押拓展。推动财政贴息、风险补偿、税费减免和林业保险等政策措施到位,探索建立村级互助担保组织,有效激发金融机构参与林权抵押贷款业务,贷款额快速增长。2017年新发放林权抵押贷款27亿元,累计放贷201亿元;贷款余额从2007年的26万元提高到目前的60亿元,连续10年余额占全省一半以上,居全国各地市第一,实现了“用少量的钱,帮助最需要钱的人、办成最需要办的事”。

探索完善林地流转机制,解决林权分散带来的林业集约高效经营难题。按照林地“三权分置”原则,创新和完善林地经营权流转证制度,作为债权凭证确认双方权益,赋予经营者行使森林资产支配权。全市规模流转林地面积16.9万亩,已办证835本。以《林地经营权流转证》为融资抵押物,为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经营大户解决贷款难题。全市已发放林地经营权流转证抵押贷款1526笔3.7亿元,贷款余额478笔1.3亿元。出台林地流转激励政策,引导林农采取多种形式流转林地,促进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向林业投入,发展现代高效林业。积极推动林业股份合作制试点,创建示范性家庭林场。近年来全市每年新增林地流转面积均超过10万亩,全市累计流转面积已达166万亩,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821家。实现了“人人有山,不是人人经营山林,但人人都能从中受益”的愿景,推动了林业产业化经营。

探索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PPP),解决林业重大项目建设难题。2017年1月,启动了全省首个林业PPP华东药用植物园项目建设,列入财政部第3批PPP示范项目和城镇综合开发PPP示范项目7个案例之一。该项目利用PPP机制建设,项目总投资达8.4亿元,社会资本占比达90%。并引入世界500强的上海绿地集团,借助其理念经验,高品位谋划、高品质建设。项目合作期限15年,在开发建设的同时,一并谋划后期市场运营,解决了项目的运营难题。

探索全域美丽林相建设机制,合力解决推动林业生态提升难题。通过整合资源、整合项目,统筹规划森林经营和林业生态建设。市政府编制《丽水市美丽林相建设总体规划(2016—2035)》,并将年度计划分解到县(市、区),纳入综合考核体系,形成市县统一规划、合力推进的态势。全市各级财政共投资6.58亿元,完成美丽林相建设135.4万亩。结合“六边三化三美”工作,林业、交通、水利、建设等各部门各司其职、相互协作,整合资金4.17亿元,建设生态河岸绿化等重点工程项目。大力推进林旅融合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近年来全市社会资本投入已达3亿多元。

安吉

实施改革创新新举措   开启竹业发展新征程

安吉是中国著名竹乡,竹林面积101.1万亩。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将竹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经济提升”的重点工作来抓,坚持改革创新,持续用劲发力,不断推动安吉竹产业融合发展。2018年1月2日,安吉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首个“全国乡村振兴林业示范县”。

改革竹林经营体制,实现集约高效新格局。在全国率先开展以毛竹林权作价出资、统一经营、按股分红的股份合作制改革,出台了《关于完善我县毛竹林经营权流转的意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对流转面积和期限达到规定要求的给予经营主体每亩100元的奖补,给予村集体每亩100元的工作经费,鼓励社会资本、龙头企业参与竹林经营。目前全县有毛竹股份合作社77家,家庭林场18家,万亩以上竹林经营企业1家。建立毛竹科技园区21个、面积近20万亩,启动FSC竹林国际认证;探索高海拔区域丧失经营条件竹林封山育林补偿机制试点,县政府按生态公益林标准补助农户;大力推进竹林下套种杨桐、中药材、菌菇等“一亩山万元钱”复合经营模式,建立基地面积1.2万亩。2015年,联合6家农林合作社和1家龙头企业组建了安吉两山农林合作社联合社,吸收317家合作社会员,实现从山头到市场的无缝对接服务,有效解决了竹林规模经营的融资、销售等难题。省委书记车俊、省长袁家军分别作出重要批示,给予充分肯定。

加快产业转型提升,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以孝丰竹产业重镇为重点,完成了竹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二期设计规划,新建园区4500亩,打造高新技术、绿色低碳、循環经济的竹产业优势平台,并已通过国家林业局组织的“国家竹产业示范园区”的现场考评。安吉牵头制定的《重组竹地板》“浙江制造”团体标准正式发布,重组竹地板列入“浙江制造”品牌培育行业;浙江大学安吉竹产业研究院、中国竹子研究中心安吉分中心、永裕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创新平台相继落户安吉;全县核减434家“低小散”和污染严重企业,产能过剩问题得到控制。把竹产业“浙江制造”列入绿色金融支持重点,支持龙头企业走向资本市场,推选4个竹产业提升项目申报全国林业产业基金;设立全市首个“科技型小微企业风险基金”,推出“竹仓贷”“商标专用权质抵贷”“专利质抵贷”等金融创新产品,支持竹加工小微企业转型提升。

推动三产融合发展,打造休闲养生新业态。把全县作为一个竹海大景区来打造,全县有“竹”为特色的景点29家,2个乡镇和7个村分别被确认为全域旅游示范乡镇和示范村称号,安吉县成为国际乡村生活示范地、中国十大乡村旅游目的地、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加快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结合现代林业园区、古道、古树、特色产业等资源要素,通过项目支撑,实现林业产业融合目标,先后成功创建省级森林特色小镇7个、省级森林人家15个,引进重大休闲旅游项目22个,总投资达270亿元。开展省级森林休闲养生试点县建设,山川乡等5个单位成为“全国森林康养试点基地”,报福镇等3个乡镇成为“中国森林养生基地”,上墅乡成为“中国森林慢生活体验区”,灵峰寺林场成为“中国森林氧吧基地”,安吉被认定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竹林观光旅游正在向养生、度假、体验、康养等新业态加快转型。

淳安

大力推广“一亩山万元钱”科技富民模式 加快实现乡村振兴百姓增收

近年来,淳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富民工作,在做强山核桃、毛竹、油茶、香榧等特色传统林业产业的基础上,以推广“一亩山万元钱”为抓手,以发展林下种植业为重点,以森林旅游、三产融合发展为突破口,坚持政策引导、科技支撑和品牌驱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亩山万元钱”在淳安遍地开花。2017年,全县林业社会总产值达到121.4亿元,其中林下经济87.83亿元,实现了林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促进了区域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以政策为引导,推动科学发展。县委、县政府在2015年出台《关于加快生态农业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見》基础上,2017年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扶持林下种植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鼓励林地流转和发展“一亩山万元钱”林下种植业,明确了扶持政策,按林下种植的不同品种和规模大小,每亩给予600—2000元补助;重点乡镇也出台相应的配套补助政策,极大地调动林农的积极性。2017年,新发展“一亩山万元钱”林下种植基地1.28万亩,目前全县“一亩山万元钱”林下种植规模达到24.95万亩,产值14.59亿元,带动农民1.2万余户。计划到“十三五”期末,全县推广辐射“一亩山万元钱”30万亩,产值30亿元,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建成10个“一亩山万元钱”示范基地,培育一批规模较大、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目标。

以科技为支撑,推动创新发展。组织开展科技培训和科技下乡活动,聘用首席林技推广专家4人,成立7个林业科技服务团队,确定林技指导员和责任林技员,选派科技特派员9名,划定责任区,联系示范基地,形成“科技人员+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林技推广新模式,加快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近3年全县开展“一亩山万元钱”富民模式技术培训150余期,培训人员3.2万人次。有效提高了林农的科学经营意识。深入开展“三百”科技示范行动,建立“一亩山万元钱”林下经济示范区3个、示范村12个、示范户100户和示范基地2000余亩。临岐镇半夏村“山核桃+中药材(覆盆子)”科技示范基地亩产效益1.5万元,种植最多的农户收入达30余万元,临岐镇仅覆盆子一项就为全镇人均增收3000元。

以品牌为核心,推动融合发展。着力加强“淳六味”道地药材知名品牌建设,县委、县政府每年举办中国千岛湖中药材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浙西(千岛湖)中药交易博览会、覆盆子采摘节等宣传推介活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吸引和聚集人才加入,共同推动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同时,在临岐镇建立浙西中药材交易市场、千岛湖369地产药材交易平台和药通网临岐办事处,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培育了100多家药材经营户、12家山核桃专业合作社、6家中药材专业合作社、11家家庭农场、100人经纪人队伍,成为周边地区中药材交易集散地,走出了“基地+品牌+市场”的发展路子。2017年中药材交易额达3亿多元,其中覆盆子、黄精均实现亿元交易额,覆盆子交易量占全国市场的近一半,前胡的价格在全国中药材市场起到风向标的作用。

常山

常山油茶三产融合发展   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常山是浙江省传统油茶生产大县,全县油茶面积28万亩,总产值10亿元以上,享有“中国油茶之乡”“浙西绿色油库”的美誉。近年来,常山把振兴油茶产业作为践行“两山”理论的重要途径,推进三产融合,加快转型升级,油茶产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在获得全国油茶交易中心、全国山茶油价格指导中心两个“国字号”牌子的基础上,2017年又荣获首批“全国木本油料特色区域示范县”“首届绿色产业博览会优秀组织奖”等荣誉。

构筑三大体系,提高产业创新力。制定实施加快油茶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三年行动计划和激励补助等政策,切实加强基地建设、精深加工、品牌建设和营销工作,提高产出效益。预计2018年可帮助20余万林农增收3.3亿元。开展全省首个油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试点工作,目前全县共有3500亩油茶完成投保。成立山茶油专家工作站和油茶机械研发生产中心,争创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和油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投资500万元建成全国一流的“物联网”智慧繁育苗圃基地。加强与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开发油茶精深产品。与浙江大学合作制定常山油茶籽油质量标准,列入国美药典委食品法典FFCC标准,茶油鉴别标记物建立技术获得了世界知识产权局国际局发布的国际专利。建立省级山茶油质量检验中心和山茶油标委会,制定油茶良种苗木培育、高产栽培、传统原香型山茶油技术规程等一系列行业标准,建立了从基地到餐桌的“一瓶一码”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确保常山山茶油就是“健康油、放心油”。

突出三个激活,抢占市场制高点。重点建设省级油茶产业集聚区、油茶产业园和全国油茶交易中心、山茶油价格指导中心、油茶集散中心、油茶文化中心,努力打造全国油茶交易的财务结算中心,抢占市场制高点,构建“原料、市场在外地,交易、财务在常山”的油茶发展格局。联合全国各地的油茶企业,组建销售联合体,通过发布新华—常山山茶油价格指数,掌握全国山茶油价格发布的话语权。县财政出资6000万元,联合睿康集团出资1.4亿元,组建2亿元睿康常山山茶油产业基金,用于高标准油茶基地建设和先进生产设备引进。县财政和联合社共同注资2000万元成立两山农林合作社联合社,已担保放款客户28家、金额2270万元,吸收会员135家,其中15家企业和合作社完成转贷8695万元,解决了油茶主体贷款难的问题。常山山茶油是全省首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统一推广使用“常山山茶油”一标志双商标,统一设计LOGO,打造“常山山茶油”公共品牌,全力争创中国驰名商标,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推进三产融合,拉长油茶产业链。重点扶持传统榨油技艺、民俗、民间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项目,梳理常山油茶历史文脉,特别是周恩来总理问讯常山油茶的证据链条,做好常山古油茶林为中国油茶发源地的课题研究。目前,正在争取油茶产业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积极筹建油茶博物馆。通过打造首个国家油茶公园,有力促进“产文景游”,推动油茶从“卖油”向“卖游”转变。新昌乡黄塘村借助万亩油茶林这一特色优势,通过资源入股,打造高端民宿,探索出一条油旅结合的新路子。截至目前,该村共接待游客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50余万元。通过人民网、《中国绿色时报》、浙江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以及中国绿色产品博览会、义乌森博会、省农博会等展会,开展全方位宣传,有效扩大了常山油茶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庆元

发展珍贵树   打造楠木城   建设“大花园”

近年来,庆元林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五年绿化平原水乡、十年建成森林浙江”战略部署,大力推广以楠木类为主的珍贵树种发展,向建设中国楠木城的目标积极迈进。

培育珍贵苗,夯实基础强保障。以长坑国家珍贵树种良种基地为支撑,广泛收集种质资源,潜心研究育苗技术,大幅提升基地育苗水平和供苗能力。以庆元县林木良种基地为骨干,30多年来始终如一,砥砺奋进,建成集良种生产、良种繁育、种质资源收集和试验林营造于一体的林木良种基地3232亩。连续8年收集珍贵树种57科662种,种植保育珍贵树种面积329亩。2018年计划培育楠木类容器苗木200万株。引进人才,与浙江农林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建立良好合作关系,长期聘请资深教授担任技术专家,联合开展各类珍贵树培育科研项目,并取得重大进展,收集优良家系种质资源1109份。引进和应用现代化育苗技术及设备,提高育苗质量和生产能力,年育苗能力达350万株。先后制定了光皮桦、浙江楠等6个树种的容器育苗技术规程企业标准,累计培育轻基质珍贵树种1300万株。

发展珍贵林,着眼长远增效益。深入实施“千万珍贵树木发展行动”和“新植1亿株珍贵树”五年行动。坚持把发展珍贵树种造林作为“一把手”工程,出台补助政策。完善县、镇街、村三级联动体系,把珍贵树种发展与美丽林相、城市绿化、乡村美化相结合,把面上造林、点上示范与零星散种共同推进,加强统筹谋划、组织协调。对营造珍贵树种的单位和个人,按照1∶4给予配套补助,即在中央财政补助100元/亩的基础上,县财政再配套补助400元;对主要公路沿线1000米范围内的采伐迹地,全部按规划营造珍贵彩色林,县财政给予3000元/亩的造林补助。创新“甲供”的苗木采购方式,实行工程造林。由县林业局组织县财政、县交管办及有关苗木专家组成联合采购小组,到相应苗木基地现场询价、采购,既简化了采购程序、缩短了采购时间、提高了苗木质量,又大幅节约了苗木成本。以公开招投标方式,选择具有省绿化造林施工丙级资质的队伍,实行工程造林。利用国有林场技术优势,建立示范林。累计营造浙江楠、闽楠、红豆杉等珍贵树种1.3万亩,其中1100亩已完全郁闭,连续6年向市民赠送珍贵彩色树种为主的苗木330万株,倡导全民参与珍贵树种植。

打造楠木城,建设美丽“大花园”。庆元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建设美丽“大花园”   勇争最美“花骨朵”的若干意见》,把楠木城建设作为打造全域森林旅游、建设美丽“大花园”的重要内容。以3家国有林场40万亩林地为支撑,以20万亩杉木人工林和县城周边松木纯林改造为重点,选择立地条件优、集中连片的区域,通过片伐改造、疏伐补植以及杉木大径材基地套种等方式,建立高品质的楠木林示范基地1万亩。在主要高速公路连接线和公路两侧10米范围内的宜林地,种植以楠木类为主的绿化大苗,打造一条“楠木大道”。通过补植方式,对现有绿化大道进行改造,种植楠木类绿化大苗,辅以银杏等彩色树种,建成城区楠木一条街。以庆元楠木省级森林公园为核心,串联城市森林公园(锌铅矿区块)200余亩楠木种子园,通过边坡复绿、休闲绿道及游步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城郊型楠木森林公园。

猜你喜欢
油茶林业
油茶飘香
江西提高油茶新造和低改补贴标准
家乡的油茶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运用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油茶的种植技术与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的影响
吃过三次就会爱上的油茶
land produ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