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真”的艺术

2018-05-14 09:58:39吴周文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2018年1期
关键词:真实性虚构题材

吴周文

我讲座的题目是《散文:“真”的艺术》。在正式开讲之前,先说明散文对我们阅读与写作的意义。这个意义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散文,是文学的起步。无论学习诗歌、小说、戏剧等文体的写作,都必须从散文起步。因为,散文与我们每个人关系最密切,我们每天都与散文打交道。因为,散文是我们的国粹,从孔子的《论语》开始,散文的发展源远流长,它是我国文学传统一个代表性的象征。因为,散文是一个母体的文学体裁,它集中了文学的艺术性,其他文学体裁都要向它借鉴艺术方法与技巧、艺术辩证法则、美学的原理——具体说,诗向散文借鉴,就是散文化的诗,艾青曾经大力提倡;小说向散文借鉴,就是散文化的小说,汪曾祺、张承志等的小说即是如此;电影向散文借鉴,就出现了散文风格的电影,如电影《伤逝》《黄土地》等;电视向散文借鉴,就出现了电视散文、电视报告文学,等等。从语言的修炼来说,无论从事哪种文学体裁的创作,最初都要以写作散文的途径来练就语言的基本功。一句话,学习散文的写作,是习作者学习文学写作的开始。另一方面,学习散文“真”的艺术,也可以说是培养散文审美的起步。因为写作本身就是审美创造的过程。阅读与写作看起来是两回事,但从审美本质上说又是一回事。

围绕散文是“真”的艺术,我讲四个关键词:真实的题材、真切的思想、真挚的感情和真诚的人格,也就是讲四“真”的问题。

第一个“真”,是真实的题材。

真实,讲的是对散文题材的质的考量。从文学作品题材质的虚构与纪实来看,分为虚构与非虚构(纪实)两大类。散文对题材的要求,则是绝对的真实。我用了“绝对”两个字,其含意是:散文所写的时间、场所、人物、事件这四大要素是完全真实的,一点也不可以掺假,事件中的细节也都是真实的。比如说,写到人物的姓名,他叫张三,就不可叫李四;写成王五的事件绝不可说成赵六的事件。事件与人物、人物与场所、时间与场所的配置关系中间,必须依据事实,任何移花接木、张冠李戴都不允许。

散文题材的真实性是文学传统规定的。从散文诞生至今,真实性一直是散文发展绵延下来的生命体征。从《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一直到司马迁的《史记》等等,都是历史散文,它们都是真实记载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散文。故从散文源头上看,真实性是散文代代传承的历史基因。而且因为文体上文史结缘的特殊性,所以几千年来,读者与散文之间建立起一种约定俗成的信赖关系:读散文就是读历史,就是读作品的真实性,就相信散文家所叙述的人物事件都是作者的所见所闻、亲身经历或经过调查核实的。总之,读者绝对相信散文家对散文真实性的尊重与敬畏。

散文题材的真实性不容动摇。现在理论界有一种散文可以像小说、戏剧一样“虚构”的说法,这是完全错误的,是误导散文创作的伪理论。20世纪80年代初,徐国泰在《青春》杂志上发表《散文快速构思法》,认为散文创作可以违背真实性的美学原则,舍弃真情实感就可以快速进行构思而写出精美的散文来。这是散文“虚构说”最早的源头。其后,1992年第2期《中州大学学报》上,他发表了署名吕立易的论文《散文允许虚构,散文需要虚构》,这是正面提倡“虚构说”的始作俑者。进入新世纪之后,讨论真实还是虚构的文章,在各种文学与学术刊物上时有所见,成为一个热闹的话题。据不完全统计,自上世纪末至今,关于散文虚构与真实问题的讨论文章有64篇之多。如前所说,散文诞生的历史原因与读者与散文的诚信守约,决定了散文绝对不可以虚构。真实性是散文存在的一个根本,而真实性的根本在于题材的真实性,也就是四大要素的真实性。举例说,有一个很著名的小说家,他没有去过俄罗斯,却写作并发表了《俄罗斯散记》,他笔下所写的,是根据书本和网上的材料编造出来的。可见在“虚构”理论的诱导下,自然会出现真假参半、虚构事实的情况,产生小说不像小说、散文不像散文的混乱后果。

散文题材的真实性中有着一个“假性虚构”的问题,即散文创作中的合理想象的问题。我用“假性虚构”这个概念,是特意为了区别“虚构”论说者的虚构理论而自定义的概念。所谓“合理想象”,常常是指对作品中细节的细化与补充,这其实是在写作中需要掌握的分寸。散文是对生活中既往发生或发生不久的事件的“实录”,需要进行记忆还原。但时过境迁,即便时隔不久,也难以做到百分之百的还原,尤其是对细节的叙写。正如鲁迅谈《朝花夕拾》时所说,他写的那些散文,是“记忆中抄出来的”,“与实际内容或有些不同,然而我现在只记得是这样”[1]处理细节还原的时候,大体应该遵守这样的原则:必须遵循真实性的原则,绝不可胡编乱造,要根据情境、事理的逻辑,在与四要素一致并保证事件真实性的前提下,进行细节的丰富和具体化。“合理想象”即“假性虚构”,还包括作者感觉与思想具象的“合理想象”。一些情景交融类的散文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鲁迅的《秋夜》等,不可避免地要写“我”或“他”(第三人称叙述)的个人感觉与思想活动,通过联想和想象,甚至通过梦幻、虚拟的情境,把感觉与思想具象化而使感觉与思想的叙写有所附丽与依托。这些都应该在真实性的前提下,进行感觉真实、思想真实、情感真实的艺术处理。

第二个“真”,是真切的思想。

真切,讲的是散文思想表达的考量。阅读与写作一篇散文,怎么衡量、判断它的思想价值?在读者,就是看读后是不是受到感动?是不是产生了思想感情的共鸣?在作者,就是看是不是写出了自己最真切的思想?所谓真切的“思想”,是指真切的感悟,真切的感触,可以是作者真切的一种感受,也可以是作者沉思中的吉光片羽。总之,是作者理性的自觉。

散文与虚构类的文学体裁有所不同,它是非虚构类的文学。虚构类的体裁如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本等,是靠人物命运、故事情节等间接表达作者思想的。散文则有作者理性的自觉,可以由作者在作品中直接“说主题”“说思想”的。当然,在美文或称艺术性散文中,作者思想与主题的表达,应该含蓄、委婉、沉着,或寓理于物,或寓理于事,或寓理于境,来进行诗意的表達。直白地说,散文的思想应有理趣,应该具有哲理性的思考。

猜你喜欢
真实性虚构题材
融媒时代,如何正确地“非虚构写作”
传媒评论(2019年4期)2019-07-13 05:49:20
虚构的犹太民族?
广告的真实性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电视指南(2016年11期)2016-12-20 22:10:38
论文学创作中的虚构
从悬疑报道谈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传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3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传播(2015年22期)2015-07-18 11:04:06
广电总局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信息
电视指南(2015年10期)2015-05-30 10:48:04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3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电视指南(2015年5期)2015-05-30 10:48:04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电视指南(2015年7期)2015-05-30 10:4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