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
摘要:如何有效贯彻落实教学目标是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有效应用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加大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力度,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任务驱动式案例法;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高职院校针对各专业在日常教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改进,特别是实践性强的课程。基础护理学是一门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实验教学是基础护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任务驱动式案例法的概念
任务驱动式案例法是一种新型教学法,主要通过将教学目标中所规划的教学内容依据不同专业的职业需求,转化成相应的教学实验任务。它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基础目标、以实验任务为导向,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协同完成实验任务,确保学生在实施实验任务的过程中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能力,最终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 运用任务驱动式案例法的必要性和意义
首先,传统基础护理学教学主要通过示教、回顾、练习及考核等环节展开。传统教学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不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而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目标明确,通过前期充分的预习准备,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小结分析等,能切实落实“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锻炼学生的预习能力、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等。
其次,在传统课堂上,学生对教师全程讲解知识备感枯燥、乏味,他们更希望在课堂中能充分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意愿,发表自己的见解。任务驱动式案例法的有效落实,不仅可以把实验教学内容划分为对应的具体事件,科学、合理地设计实验任务教学方案,而且教师通过规定实验任务目标、划分实验任务小组,可引导协助学生进行工作规划,将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实验教学氛围。这种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能有效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三、任务驱动式案例法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一)明确教学任务
在任务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实验任务,同时构建与医院实际环境相似的实践教学场景,引导学生有效发挥自主学习及创作实践能力,并通过查阅并收集相关的护理实践资料,有效增强对现实医院工作环境的了解。教师可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课前预习,并设置问题指导学生预习,如当病人受疾病折磨出现不良情绪时,应如何与病人沟通来有效缓解患者情绪;针对不愿配合医生治疗的病人,应如何耐心引导病人积极配合医生治疗[1],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师有效引导,确保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在驱动任务规划期间,教师对学生进行任务分组,学生则根据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自主搜集资料,制订相应的工作计划。各小组挑选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带领组员搜集心理护理知识,制订工作程序及步骤[2]。
学生在开展实验学习时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如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与组员的沟通合作能力欠缺。对此,在知识方面,教师可作补充说明,提供辅助材料,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探讨问题;在合作技能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互相倾听,互相帮忙,共同解决问题,确保任务驱动式案例法科学有效的开展,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认知能力。
(三)有效落实实验任务计划,提升学生实操水平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全面、细致、深入地讲解驱动任务所涉及的知识,并秉持健康、积极的心态,尽力协助学生进行任务规划,正确引导学生有效开展驱动任务。例如,在“心理护理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运用案例教学法,向学生呈现优秀、科学的心理护理案例,进而帮助学生有效掌握心理护理知识。同时,教师与学生一起合作,制订并明确工作计划,确保工作任务有效实施。
小组交流学习是学生张扬个性、发挥自我特长的重要方式。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开展小组综合实验任务比拼活动。实验任务比拼形式符合学生个性张扬的性格特点,易得到学生的响应和配合,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人实操优势。
(四)验收及评价实验驱动任务
坚持将质量标准作为工作任务完成的依据,并对学生实验任务成果进行检验。首先,各小组间可对小组实验成果进行互评,指正实验操作中的错误;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避免再次出现操作失误,加强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四、结语
新时代为教师开展基础护理学的实验课教学提供了更多科学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因此,教师必须抓住机遇,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有效引导学生,提高学生对基础护理学实验课教学的认识,提高学生护理水平以及专业素养,培养更多综合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姜莹洁,王庆华,王伟.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操作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6(13):113-115.
[2]路爱玲.探讨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方法[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