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产业振兴发展的希望之路

2018-05-14 09:37谢铁军李俊宇
奋斗 2018年21期
关键词:亩产转基因大豆

谢铁军 李俊宇

去年,黑龙江省财政厅围绕财政支持大豆产业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前不久,我们深入盛和源大豆科研所育种基地,围绕提升大豆良种化水平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两次调研,笔者对国内大豆产业历史情况、瓶颈制约、宏观对策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也看到了推动我省大豆产业振兴发展的广阔前景。

大豆原产中国,历史上我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后来受转基因大豆冲击,我国在世界的排名变为第四位。1995年之前,我国为大豆净出口国,此后我国进口大豆逐年增加,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取消关税配额体制后,产量大、含油高的转基因大豆进口量急剧增加,2015年达到8169万吨,占世界大豆贸易量的70%,我国大豆进口依存度上升到87%。

黑龙江是我国非转基因大豆主产区,对稳定全国绿色非转基因大豆生产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省大豆质优粒大,油和蛋白含量都较高,加之多数品种蛋白、脂肪总含量60%以上,其中蛋白含量稳定在35%~41%,脂肪含量稳定在19%~24%,是食品加工的黄金比例,特别是非转基因大豆的特性,深受消费者青睐,享誉国内外。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我省大豆产业一派繁荣景象,大豆被誉为“金豆子”。2009年全省大豆种植面积最多,达到6011万亩。此后受国际市场冲击,大豆种植面积逐年萎缩,2015年下降到低谷的3532万亩。2016年受玉米取消国家收储价影响,我省大豆种植面积有所恢复,达到4700万亩。此后随着深入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稳水稻、减玉米、增大豆,我省迎来了发展非转基因大豆的历史机遇期。2017年我省大豆种植面积达到5900万亩。我省大豆种植面积迅速增加,拉开了大豆产业新一轮发展的序幕。

专题调研中,基层干部群众对财政支持大豆产业发展给予赞誉,也对财政继续加大力度支持充满期待。调研组建议,统筹投入财政专项资金,积极整合涉农资金,重点支持六大体系建设,包括非转基因绿色有机大豆保护体系,大豆良种良法研发应用体系,大豆精深加工体系,非转基因绿色有机大豆品牌体系,大豆互联网、物联网体系,大豆产业金融服务体系,推动我省大豆产业走上中兴之路。鉴于种子是优质大豆的源头,应把提升良种化水平作为重中之重,给予重点倾斜。

实地调研现场,大豆新品种琳琅满目。仅盛和源大豆科研所已培育出四大系列优良品种100多个。优质高产大豆系列:超稀植栽培,株高荚多,分枝收敛,节间短,高蛋白、高脂肪,一、二、三积温带亩产分别达到550斤、515斤、500斤;特色功能大豆系列:以特色鲜毛豆、特色豆浆豆、特色芽豆为代表,适合三、四、五积温带种植,特色鲜毛豆亩产2000斤以上,特色豆浆豆、特色芽豆亩产400斤左右;高纬高寒大豆系列:秆壮抗倒伏,不炸荚,适合高纬高寒区域种植,四、五积温带亩产达到400斤;抗御盐碱大豆系列:适合盐碱地种植,亩产300斤以上。盛和源大豆科研所不仅成功培育出一大批适合我省种植的大豆优良品种,而且通过社企联合,在辽宁铁岭、我省齐齐哈尔、北安、建设农场、绥棱农场、呼兰白家科技园区等不同积温带种植大豆5万亩,创造了应用盛和源良种大面积创高产的历史。

结合专题调研思考,梳理实地调研启迪,我们感到,随着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深入推进,为我省大豆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美国挑起贸易战,我国有可能减少从美国进口大豆,这就要求必须大力发展国内大豆生产,以补充我国大豆消费需求缺口。面对形势发展变化,需要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出台新举措,探索新路径,谱写我省大豆产业振兴发展新篇章。

一是走以提升良种化水平为源头推动大豆大面积增产的路子。推广应用优良品种,是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在我省大豆高产创建活动中,曾创造出小面积亩产729斤的高产记录。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在肇东二、三积温带试种的豆种亩产达到500多斤。虽然我省大豆一些优良品种具有竞争优势,但由于单一品种种植规模不够,长期混种、混收、混销,加之先进技术应用面积小,影响了大豆单产提高和总产增加。鉴于此,应重点推广一、二、三积温带亩产超到500斤及四、五积温带亩产超过400斤的我省大豆优良品种,并在专品种种植上实现新突破。目前,我省大豆平均亩产270斤。坚持进一步做好良种化这篇大文章,力争使我省大豆单产与巴西、阿根廷持平,亩产达到400斤。

二是走发展功能食品大豆推动大豆产业高端发展的路子。功能农业是农业领域的又一次革命,已经成为国际化潮流。发展功能农业,可以提供更多功能食品,把农业从“吃饭产业”变成“健康产业”。发展功能食品大豆,我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黑龙江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土壤肥沃,气候光、热、雨同季,昼夜温差大,适于大豆等作物生長。我省大豆蛋白、脂肪及各种维生素含量较高,特别是绿色非转基因大豆特性,有利于打造功能食品大豆高端品牌。黑河市是我省大豆第一大市,2015年黑河市大豆产量占全国的12.2%。黑河市提出,全域打造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在全国乃至世界树立起黑河绿色有机功能品牌。到2020年,全市功能性蛋白食品大豆发展到560万亩,专用食品大豆发展到440万亩。通过发展功能食品大豆,推动我省大豆产业向高端迈进,使非转基因功能食品大豆成为黑龙江享誉国内外靓丽品牌,托起中国大豆、民族大豆的希望。

三是走通过治理盐碱增加大豆种植面积的路子。据统计,我省现有重度盐碱地1600多万亩,主要分布在大庆、绥化、齐齐哈尔等地。大力治理盐碱地,有效利用盐碱地,是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使盐碱地变成大豆田,不仅有效增加大豆种植面积,而且力争将亩产提高到300斤以上。

四是走赴俄罗斯种植大豆推进跨境开发的路子。赴俄罗斯开发种植大豆,既是深化“一带一路”合作的实际行动,也是在俄罗斯建设我国稳固的大豆原料基地的战略举措。我省一些县(市)及企业迅速启动,呈加速推进态势。由于黑龙江中盛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设在绥化,该集团与科研所及现代农机合作社三方携手赴俄罗斯开发种植大豆。绥化是“寒地黑土之都”“中国优质大豆之乡”,发展大豆生产条件优越。目前,该市大豆种植面积500多万亩,三方确定,在绥化新建大豆研究所,加强与绥化合作,争取在俄罗斯开发种植大豆500万亩,力争使我省在俄罗斯开发种植大豆总面积达到1000万亩,亩产力争达到350斤。

提升良种化水平之路,发展功能食品大豆之路,有效利用盐碱地资源之路,赴俄罗斯开发种植大豆之路,既是探索之路,也是希望之路。如果达到前面提到各项亩产指标,将会大量增加我省及境外开发的大豆总量。到那时,将改变我国从国外大量进口大豆的历史,逐步实现大豆基本自给,这是历史性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对黑龙江大豆产业发展非常关心,在来我省考察时做出“提高大豆亩产和品质,提高大豆生产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的重要指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省要在大豆产业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不仅财政倾力支持,而且方方面面都要加大支持力度,创新思路,加速前行,托起新希望,夺取新成果,迎接我省大豆产业振兴发展的新曙光。

(作者谢铁军系黑龙江省财政厅经建处调研员,李俊字系原黑龙江省农业开发办党组秘书、调研员)

编辑/曲直quzhi@fendouzazhi.cn

猜你喜欢
亩产转基因大豆
“牛气冲天,亩产三千”
转基因
美国:含5% 转基因成分的食品需标注
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
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
冬小麦“亩产状元”诞生啦
大豆农场
给小嘴安个开关
玩转转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