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佳木斯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新时代脱贫攻坚工作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佳木斯市委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论述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安排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摆上日程,通过牢牢把握“学”“准”“实”三字诀,充分发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带头作用,引领全市党员干部学深悟透、担当作为,凝心聚力、务实创新,抓紧抓实各项工作任务,全方位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形成新时代佳木斯全面振兴的新局面。
一、以“学”夯根基,切实增强脱贫攻坚实践的政治自觉和过硬本领。佳木斯市委始终坚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论述,突出运用好理论中心组这一重要理论学习平台,强化思想武装,创新学习形式,注重成果应用,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夯实思想理论基础。一是积极谋划“快”学习。佳木斯市委始终坚持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早部署、学习内容快整理、学用结合先发力,扎扎实实提升学习实效。脱贫攻坚以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超前谋划,每年初将脱贫攻坚内容列为学习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市委1号文件印发年度学习计划,做到早部署、早运作。对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工作发表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关于脱贫攻坚工作重要会议精神等内容第一时间进行整理,紧跟中央和省委步伐,紧密联系佳木斯扶贫攻坚工作实际,及时组织开展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务求脱贫攻坚政策精神快掌握、政治自觉快提升、工作部署快谋划、具体措施快落实。二是求真务实“深”学习。佳木斯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确保脱贫攻坚工作政策精神学深悟透,精通所用。突出抓好研讨环节,学习前精心制作《中心组学习参阅》提前发给领导干部学习思考,并融入自身工作实际,精心撰写发言材料,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要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等重要论述学习研讨后,市委研究制定了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多项举措,直接把研讨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具体打法招法,促进扶贫工作取得实效。三是活化形式“常”学习。佳木斯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注重创新活化学习方式,在学习交流、研讨发言等形式的基础上,坚持利用各种形式开展学习,常学常新、学以致用。市委坚持利用常委会会前半小时时间,组织集体学习脱贫攻坚等相关政策和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邀请省市相关部门专家,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方面扶贫政策知识作专题辅导,提升全市党员干部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实践本领;精心组织全市驻村帮扶工作队开展实地拉练,带领各驻村队长到我市先进驻村工作队学习帮扶好经验,交流工作新做法,提升了全市驻村帮扶工作水平。
二、以“准”为标尺,倾力推动脱贫攻坚任务的精准发力和靶向施策。習近平总书记针对脱贫攻坚进入新阶段、出现的新问题强调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佳木斯市委在工作推进中,坚持强弱项、补短板,对症下药、精准发力、靶向治疗,确保全面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一是精准深入“把好关”。按照“六个精准”的原则,佳木斯市委严格把好精准关,做到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精准识别把好贫困人群关。脱贫攻坚“回头看”以来,我市严格按照识别标准和程序,逐村逐户逐人严肃核查,经核查我市共识别贫困人口30228户、62557人,其中未脱贫人口13365户、27509人,真正做到贫困户识别不漏评、不错退。精准分析把好致贫原因关。市委深入调研、精准分析,我市贫困户致贫原因主要有因病、因残、因学、因灾及因缺少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类别,精确找准了贫困户的致贫“病根”,为贫困户脱贫靶向治疗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精准发力“补短板”。佳木斯市委因地制宜、科学研究,倾力补齐民生保障工程这一短板。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三通三有”,重点解决住房保障和安全饮水问题。以建档立卡贫困户危(草)房改造为主攻方向,全面改善农村贫困户住房条件,现已开工2456户,竣工959户。贫困县公路建设已完成投资4246.9万元,开工28项,共完成路基149.3公里,基层90.4公里,路面42.5公里。全面实施贫困地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11l所中小学、6万余名学生全部受益。加大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救治力度,大病集中救治率达100%,慢病签约服务率达100%,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新增34所低保定点医院,建立“一站式”费用结算信息平台,将4382名贫困人口纳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府代缴保费43.82万元。三是精准规划“强产业”。佳木斯市委把发展产业作为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因地制宜地推广种植、养殖、光伏、电商、旅游五大支撑产业和特色产业并行的“5+N”产业扶贫模式,5个国家级贫困县优势主导产业初步形成。全市规划建设光伏扶贫电站199座,实际建设200座,建设总体规模95137.62千瓦,总投资额68301万元,可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7607户,总发电量3588.40万千瓦时,结算电费703.75万元。发放小额贷款1.31亿元,惠及贫困户3818户。四是精准引导“增内力”。着力通过开展扶贫扶智、扶志系列活动,精确引导贫困群众转变观念,增强脱贫内生动力,真正把“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的要求落到实处。创新性实施了创业帮扶引领计划和技能培训提升计划,“桦南月嫂”“桦南护工”已成为哈尔滨、北京等地家政服务业的知名品牌。开展“自强、感恩、文明”主题扶志教育活动,选树各类典型316个,开办村(屯)爱心超市526个,切实引导贫困群众树立正确“贫困荣辱观”,营造贫困户主动脱贫良好氛围。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有针对性地解决因婚致贫、薄养厚葬问题。通过系列活动开展实现扶贫与扶志并行、物质脱贫与思想脱贫同步。
三、以“实”强担当,细化保障脱贫攻坚实效的推进措施和工作机制。佳木斯市委通过落实主体责任、筑实帮扶格局、抓实作风建设,强化担当,细化责任,务求实效,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心、顽强奋斗,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一是落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市委坚持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先后召开市委常委会、全委会和脱贫攻坚小组等会议,及时对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进行专门安排部署。实行市县乡村四级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全面落实四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行动,层层传导压力、落实责任,全市任务重的乡镇、贫困村实现全覆盖。同时,强化监督考核,做到贫困县与非贫困县同督查、同考核,同加压、同问责,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二是筑实脱贫攻坚帮扶格局。市委整合全社会力量,实现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强化党政主导、部门齐抓、社会参与,努力形成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市委配齐配强了278个驻村工作队和1.2万人的帮扶工作队伍,规范驻村队伍管理,凝聚脱贫帮扶合力。组织开展了交通、水利、电力和网络等7项扶贫行动,积极发挥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群团组织作用,深入开展“万名青年进农村”“巾帼创业”等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主动参与脱贫攻坚,完善了“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确保脱贫帮扶工作取得实效。深入开展“百部联百村”活动,重点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村集中开展帮建联建,帮助村“两委”理清发展思路,最大限度激发基层组织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大扶贫格局已逐渐形成。三是抓实脱贫攻坚作风建设。2018年是党中央确定的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佳木斯市委以此为契机,成立脱贫攻坚督导检查组,开展集中督查检查,累计发现各类问题898个;派驻专项巡察组,对全市各县(市)区及部分市直党委(党组)开展专项巡察,发现问题401个,问题线索85件,均整改到位;聚焦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通报扶贫领域违规违纪典型案例12起、作风问题典型案例6起,给予组织处理人数总计163人,真正做到以作风攻坚促进脱贫攻坚。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使命呼唤新担当。在脱贫攻坚己经进入攻城拔寨、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佳木斯市委将继续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团结带领全市党员干部履职担当、积极作为,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落小落细落实,全面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责任编辑/张博zhangbo@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