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杨
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努力培养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是实现龙江振兴发展的坚强保障。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现实考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政策倾斜,以满足经济社会对技能型劳动力的要求。首先,职业教育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支点,是人口转移的驱动力。研究证明,职业教育水平每提高10%,将多诱导6%~7%的农民迁出农业,职业教育为农村人口转移开辟了新的通道。其次,职业教育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是产业升级的助推器。经济增长和“人才当量”呈正关联性,劳动力受教育的时间增加一年,GDP就会增加9%,而人才的结构性矛盾成为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升级的一大障碍。对我省来说,发展职业教育是“供青年谋生之所及”,实现业有所就的需要,也是“供社会分业之所需”,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更是加快振兴全面发展的需要。
正视我省职业教育面临的诸多挑战。我省职业教育正从规模发展迈向内涵发展阶段,但也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从现象上看,存在着以“用地难”为代表的空间不足、以“实训难”为代表的师资不足、以“招生难”为代表的生源不足等“三大不足”。从原因上看,表现为条块分割、统筹整合不畅,供需脱节、校企合作不畅,资金制约、融资渠道不畅等“三个不畅”。从本质上看,呈现出职业教育与城市化进程衔接不够、职业教育与市场化需求衔接不够、职业教育与社会化认知衔接不够等“三个不够”。对此,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务实管用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实现我省职业教育“腾飞”的路径选择。突出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抓职业教育,就是抓产业、抓投资环境、抓发展后劲和竞争力。科学制定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明确职业教育的目标任务和推进措施,纳入目标管理。搭建职业教育会展和赛事平台,举办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机器人大赛等全国性赛事,将职业技能竞赛常态化,不断扩大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积极宣传职业教育优惠政策、优秀典型,实行优秀技能人才特殊奖励政策和激励办法,鼓励高职院校提升教學质量、普通高校开设职教专业,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的氛围。
实施市场主导型专业设置。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变化,实施职业院校市场主导型专业设置模式,围绕我省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构建专业围绕产业、专业对接产业的开放型职业教育体系。做强食品制药、木材加工等品牌专业,发展汽车维修、石油机械、农业经济管理和会计等优势专业,开设养老护理、育婴保健等新兴专业,发挥我省对俄合作优势,引进俄方专业教师,打造对俄特色专业,面向东北亚地区培养输送专业人才。围绕旅游、物流、酒店管理等,培养现代服务业急需的实用型人才。
搭建职业教育融资平台。采用股份制形式,吸纳学校、企业及民间资本,依托职业教育园区,成立职业教育投资有限公司,为职业院校提供资金支持。建立职业教育担保公司,为职业院校申请银行贷款提供担保。尝试发行职业院校发展融资债券,探索辟建教育银行,拓宽职业教育融资渠道。支持职业学校采取资产打捆、项目打包等方式获得外力支持。吸引民问资本进入职业教育,鼓励企业及个人以资金、土地、设备等形式参与职业教育,使职业院校走上财政支持和市场化运作并行的多元化发展轨道。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教育国际交流中心)
责任编辑/贾程秀男jiachengxiunan@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