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tag:新手艺人征珊珊:金钏玉佩,不及绒花

2018-05-14 17:57
女友 2018年11期
关键词:绒花铜丝珊珊

说起今年最火的古装剧,应该非《延禧攻略》莫属了。100亿+的播放量还带火了剧中娘娘们的同款头饰——绒花。征珊珊是扬州市江都区绒花非遗技艺的传承人,也是扬州唯一一位做绒花的90后。其实在绒花大范围火爆之前,她的作品已经出现在很多有影响力的传播媒介中,比如《中华遗产》杂志的“中华衣冠”专题封面中模特佩戴的绒花,演员徐娇与KFC合作广告中的绒花头饰。老话儿说,戴上绒花,富贵荣华,这个扬州姑娘用自己的双手,编织着一个又一个的“绒花美梦”。

老手艺,大有讲究

绒花,谐音“荣华”,有吉祥之意。古时候每逢“一事三节”(即婚嫁喜事和春节、端午、中秋),民间均有佩戴绒花的习俗。绒花在南北方均有制作集中地,其中扬州绒花又称为官花、喜花,早在唐代就已进入宫廷,成为宫娥彩女以及嫔妃头上的簪花。小小的绒花在民间植根亦深,宋人王观《芍药谱》云:“扬人无贵贱,皆戴花。”

绒花玲珑小巧、秀雅精细,制作起来比较繁复。征珊珊说绒花技艺的难点在于工序多,每道工序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练习直到熟练,关键的三个步骤——勾条、打尖、组装,每道至少学习2年。

勾条是绒花制作中最难的也是最基本的一部分。勾条前要先将绒花的铜丝用大锅提前烧软,生蚕丝也要先染色晾干。第一步就是要把蚕丝夹入搓好的黄铜丝中,再将铜丝两头捻成麻花状缓缓移至蚕丝下部,每根铜丝下移后,与之前铜丝的距离要相等,再用剪刀剪下适量的熟绒,用手夹住铜丝两端反复搓捻,一根根完整的“绒条”就出现了。刚开始学习“勾条”时,征珊珊每天都要搓几百根绒条,手指头都受伤了。

新艺人,沿襲传统

民国14年,经扬州湾子街杨源茂花店绒花艺人曹仁宏传授,江都砖桥一带的绒花业迅速兴起,遍及家家户户,砖桥也被称为扬州的“绒花窝”。征珊珊的母亲刘阿姨也是绒花非遗传承人,她16岁就开始学做绒花,如今已从业三十多年。“我妈妈年纪大了,眼睛也没有以前好使,赶上订单太多,她又不肯歇一歇。”征珊珊很心疼母亲,但“勾条”是制作绒花最复杂的工艺,也没有现成的成品产业,并且很难招到熟练的工人。

征珊珊自高中就开始学习美术,大学选择了服装与皮具设计专业。出于对服装的热爱,大学时便和室友共同做起了小买卖,开起淘宝店,也在学校的创业园开过店、摆过地摊。父母从事着绒花的出口生意,征珊珊从小也耳濡目染,对绒花有着不可言说的感情,她自小接触那些毛绒绒的饰品,在不知不觉中奠定了对传统艺术的审美。于是在大学毕业后,征珊珊回到家乡学习绒花技艺,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新时代手艺人。

重改变,绽放光华

绒花制作到征珊珊这一代的手里,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尊重传统制作方式,却不拘泥于传统花型和形制。在她的记忆里,父母那一辈出口的绒花,遵循扬州传统绒花款式,比如结婚时佩戴的囍字,过年时佩戴的鲤鱼跳龙门、年年有余,过大寿时佩戴的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产品颜色较为单一,很难吸引到如今的年轻人。

于是在征珊珊的创作里,绒花成了传统宫扇上的装饰、成了胸针、成了放进玻璃罩的“永生花”摆设……绒花不再是节庆之物,而是回归日常之饰。征珊珊与母亲还迎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摒弃了以往大红大紫的配色,选择更加淡雅的色调作为主要风格。演员徐娇在拍摄广告后,还多次购买征珊珊的绒花来搭配自己的汉服品牌。

面对影视剧带火绒花的现状,征珊珊认为,影视剧只是将非遗绒花带入观众的视线,让更多的人知道了绒花的存在,她很感恩,但是希望有更多人愿意去学习这门技艺,毕竟它已经快要失传。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绒花制作技艺,征珊珊把绒条勾好、熨烫好,做成材料包,寄给手工爱好者做简单的DIY。她说:“我觉得这样降低了制作的门槛,让更多人能体验到绒花制作的过程。现在我也会经常出去上手工体验课,在非遗组织和图书馆给小朋友、大人普及绒花的历史,演示制作步骤,让他们参与进来。”

征珊珊还在日常生活中演示如何搭配绒花,绒花不仅能做头饰,还可以做胸针,在正式的场合加以点缀。“传统的手工艺品才是轻奢”,在征珊珊看来,东方美学是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生活中,非遗也是生活化的,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年轻人眼里的非遗。

猜你喜欢
绒花铜丝珊珊
宝石花
钱数不够
Review on Processability Theory in China
绒花
HNO3和Cu反应实验再改进
见证电流
“扬州绒花”
铜在氯气中燃烧实验的创新设计
我的眼中有月亮
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