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建军
“他的心总是和我们老百姓在一起”,这是梁家河人民对习近平的评价。捧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总书记巨大的人格魅力、崇高的为民情怀,让人感慨不已。
共产党员应该是什么样的人?对于这个问题,有正面的回答,也有反面的求证,但结果不论怎样,习近平的知青岁月再一次昭示:共产党人就是应该成为为人民谋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的人。
岁月洗尽铅华,洗不去人们深藏内心的记忆。从北京来到梁家河,15岁的习近平从这里开始了自己人生的第一站。他既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与老百姓打成一片,又以农民带头人的姿态以身作则,带领群众建成梁家河第一个沼气池,打出梁家河第一口水井,建成第一个淤地坝。这种樸素而深沉的“黄土情结”,始终伴随着他,贯穿于他从政之路的全过程,从大队支部书记直到党的总书记。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扎根于民、成长于民、一心为民,是共产党人的鲜明特质,也是人民群众坚定跟党走的重要原因。反观当下,个别党员干部把群众意见当“耳旁风”、把群众路线当“套路”,只满足于“隔岸看花”,不愿“下水摸鱼”;只习惯于“坐着轮子转”,不愿“扑下身子干”;还有的只想自己升官发财,哪管群众梦想,只想个人安乐,哪管群众困难。殊不知,一个人,不论当什么官、在多高位置,如果不把基层放在眼里,不把老百姓当回事儿,脱离群众、蜕化变质是迟早的事。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习近平总书记曾讲:“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
穿越岁月,辉映未来。党员干部,其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职务无论高低,都是为民服务的岗位;权力无论大小,都只是为民服务的工具。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不变的宗旨。干部只有真服务,百姓才会真信服。有的干部面对群众的“深刻变动”感到苦恼,归根到底在于没有把握群众工作“万变不离其宗”的关键,这就是人心;没有掌握“以不变应万变”的法宝,这就是服务。如何凝民心、聚民力,习近平总书记用行动为我们编写了一部鲜活教材。
心在哪里安放,人生就会在哪里绽放。七年的知青岁月,为习近平总书记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回望历史的源头,答案或许更清晰。1929年初,毛泽东在兴国召开干部会议。他勉励大家:“每个共产党员应加强争取群众的观念,要如和尚念‘阿弥陀佛一样,随时都要念叨着‘争取群众”。
树有根、水有源。1945年抗战胜利后,党的干部如何做好群众工作,毛泽东专门提出:“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将党员干部与群众比作“种子”和“土地”,道出了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政治逻辑。我们党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雄辩地证明,只有始终把根深深地扎在人民群众中间,敢于往群众堆里扎,才能扎实锤炼为民服务的本领,不断赢得党心民心。
“离开了群众,我们什么事也做不出来。”朱德的这句话,时刻为我们敲响警钟。一些党员干部甚至高级领导干部之所以走上违法乱纪的不归路,就是因为丧失了群众立场,找偏了参照系,追求职权之外的“特殊权力”,贪图标准之上的“特殊待遇”。
当时间的钟摆标注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指向,我们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更需要赓续与弘扬这种优良传统和崇高精神,牢固树立“老百姓的事比天大”的群众观、“老百姓的事无小事”的服务观。
树高千尺不忘根。作为从人民群众中走出来的党员干部,不管走得多么远、走得多么久,都应该经常问问自已“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才能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百姓福祉为追求,以为民情怀为本色,在不断汲取密切联系群众的政治营养中强健自身,带领人民群众朝着更高远、更宏大的目标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