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吉民:丹心妙手“焕”春回

2018-05-14 09:37李丽娜
奋斗 2018年6期
关键词:齐齐哈尔班组车间

李丽娜

提起医生,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身穿白大褂、手握听诊器,妙手回春的白衣天使。而眼前这位“医生”却有点特别:他一身灰色工作服、腰背“电工三大件”(钳子、螺丝刀、活扳手)、手握电流表,将故障设备视为自己的“患者”,用爱心“呵护”、用技艺“治疗”,一台台“病入膏肓”的设备在他手中焕然一新。他,就是中车齐齐哈尔交通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齐哈尔公司)动能车间维修电工,人称设备“保健医”的马吉民。

勤学苦练,练就一双“妙手”

1990年7月,馬吉民以优异的成绩从大连机车车辆厂技校电工班毕业,被分配到当时的齐齐哈尔车辆厂电修车间大修班。从那时起,他就暗下决心,要做一名“悬壶济世”的“医者”。

马吉民常说:“当个电工,技术不精,就是‘白丁。”为让自己不成为“白丁”,在工作现场,他勤学苦练,一刻也不放松。工余时间,别人在休息,他却到单位研究自己看不懂的设备图纸、资料,一遍弄不懂,来第二遍,再不懂,就去请教有经验的师傅和技术员。为把学到的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工作实践中,他还自建学习手册,利用闲暇时间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专机生产线等先进设备旁,对照图纸认真琢磨研究,直到彻底了解设备的性能和构造原理。

在大修班工作的五年,马吉民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掌握了众多大型关键复杂设备的大修技术,成为了班组的技术骨干,开始在维修设备的实践中崭露头角。由他负责主修的机床设备,通过安装、改造任务,一次次试车成功并顺利通过验收交付使用。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新技术层出不穷,设备更新越来越快。所维护区域现代化自动数控设备不断增加,让马吉民渐渐感到了知识的匮乏。每到休息日,他就往书店跑,关注机械电气新技术信息,以书为友,以数控设备为伴,从理论到实践反复进行对照学习。“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马吉民懂得学无止境,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个道理。他报名参加了全国成人高考,考取了齐齐哈尔业余职工大学计算机应用大专班,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参加了齐齐哈尔公司开办的机电一体化高级培训班,对机械构造原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为了学习,马吉民还选择回到母校,系统学习数控机床维修技术。多年未见的老同学得知他来母校学习,都想约他见面,却被他一一婉言谢绝。即使是星期天,马吉民依然把自己关在教室里苦读。同学们都以为他出名了,架子也大了起来。马吉民却说:“当时学习的时间有限,公司派我去学习,我不能荒废学业,得真正把这门技术学到手。”直到学习结束即将离开母校,他才主动找来老同学们,化解了误会。

参加工作28年来,马吉民坚持不懈地勤奋学习,在增长知识、增长才干、掌握技能方面丝毫未曾落伍,知识的积累让他成为了当之无愧的设备“保健医”。

学以致用,奉献一片“丹心”

“学以致用,报效企业”,一直是马吉民的座右铭。

在生产现场,经常能够见到马吉民站在设备旁,抱着一沓厚厚的电路图纸,全神贯注于自己的研究之中,一边观察、一边思考。

马吉民常说自己的工作与医生没什么两样,医生救人小到门诊、大到手术,尽心于人们的生命,“而我的工作,维修在机台,大修在现场,设备能否正常运转关系着生产大局。”马吉民乐此不疲地穿梭在各个机台、作业现场,一台台“病入膏肓”的设备在他的手中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

“他善于解决疑难杂症”,同事们评价他。

多年来,马吉民累积完成攻关改造设备缺陷及隐患56项,还先后解决了关键大型设备生产维修中的技术难题130多项,累积为企业节约维修成本近300万元,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执着于攻坚克难”,同事们称赞他。

一直以来,马吉民不仅能让设备“焕然一新”,他还主动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解决了大量生产技术难题。马吉民自行设计的稳压电路,很好地解决了原机加车间龙门铣床稳压系统电压不稳定容易烧损元件而使工作台经常出现爬行的难题,仅此一项,全年就可节约维修费用1万余元。

“他甘于奉献”,同事们夸奖他。

2008年12月1日晚,下着大雪。深夜23点左右,马吉民突然接到车间调度电话,请他速来厂抢修设备。当时马吉民因感冒发烧刚刚从医院点滴回到家中,接到电话就又穿好衣服准备出门。妻子心疼坏了:“一定要去吗?你还发着烧,能行吗?”马吉民望着妻子,说:“活等着呢,着急!”没等话说完,人已经下楼了。抢修结束后回到家已经是次日凌晨两点多了。这些年来,迎风冒雪、披星戴月,马吉民自己也记不清已经抢修了多少回设备,但是他始终牢记的是,必须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为随时迎接各项生产任务提供可靠保证。

无私奉献,“良方”传承技艺

医生治病救人都有一套“独家秘方”。多年的设备维修经验让马吉民摸索总结出一套独到的“望、闻、问、切”设备诊断法,无论是在巡检还是在检修、维护时,他的眼、鼻、耳、口、手的功能被全部调动起来,让他不但善于发现极微小的设备隐患和事故前的设备量变,还能找准“病根”所在,及时给设备排除隐患。

为了不让这套“秘方”失传,马吉民把这套方法在同志们中进行了推广,齐齐哈尔公司以他的名字命名为“马吉民电气故障快速排除法”。

如今,这套方法在维修电工中被广泛推广,尤其对新从事维修电工的操作工人更为适宜,用过的工人们都说:“通过对这套操作法的学习,我现在可以很快地排除故障了。”

2012年8月,马吉民带着这套方法随齐齐哈尔总工会赴新疆进行授课和指导,受到当地工人师傅和技术人员的称赞和好评。

个人的力量再大也是有限的,只有让更多的职工掌握新技术,才能推动电气维修技术不断进步。认清了这一点,马吉民结合班组转岗人员和新同志多的特点,在班组中开展了各种学技练功活动,建立了学习练功日制度。通过他的耐心培养,他所在的班组青年职工技术水平提高很快,在班组中形成了“学技术、保质量,争先进”的良好氛围,班组风气正,学风浓,成为车间其他班组学习的榜样。马吉民在实践中琢磨出的好点子、好经验,会毫无保留地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交流。在他的带领下,班组很多人增强了学习兴趣,并因此渐渐成为车间的生产骨干。

2016年,齐齐哈尔公司成立了机电“金蓝领”工作室,作为电工业务的领军人和工作室的核心成员,传道、授业、解惑是马吉民的职责所在。他将自身多年积累的维修经验进行了总结梳理,先后为电工和钳工职业技能鉴定人员、维修操作人员现场培训36次、380余人,进行理论培训286课时。经过机电“金蓝领”工作室的培训和指导,共有高级技师8人、技师10人、高级工9人、中级工6人通过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并在齐齐哈尔公司2016年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上取得了好成绩。

“金蓝领”工作室培养出了越来越多的“行家里手”,马吉民又带领“金蓝领”工作室对转向架车间美国数控立镗电气系统改造进行施工及调试。针对设备故障率高、设备元件老化、更换新元件需国外采购周期较长等特点,工作室提出将该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由原美国AB系统控制改为德国西门子系统控制,并将其它系统都做了相应替换,使控制更加直观。改造后的机床控制精度远高于原控制系统,电气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明显提升,故障率降低,维修方便,满足了生产的要求,每年能节约维修成本20余万元,提高工效40%以上。

悬壶济世是“医者”的风骨。作为维护设备的“医者”,马吉民以妙手回春之术破解设备“顽疾”,以“仁心仁术”的职业操守书写了自己的大国工匠传奇。

(作者单位:中车齐齐哈尔交通装备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杜金莹dujinying@fendouzazhi.cn

猜你喜欢
齐齐哈尔班组车间
疫区日记:一个120急救班组的武汉12小时
超过定额
The benefits and drawbacks of AI
嫩水龙沙
“扶贫车间”拔穷根
夯实班组文化
浅谈企业如何扎实推进”五型”班组建设
A7_p69
建设班组文化 培育文化班组
例说最优化方法解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