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维护牙齿的基本措施

2018-05-14 12:54王柏翔
健康人生 2018年4期
关键词:牙结石菌斑牙缝

王柏翔

很多老年人都认为“老掉牙”是很自然的一件事,年纪大了牙齿也不好了,只要不吃硬的东西,顺其自然就行。牙齿掉一颗少一颗也没关系,实在不行就去装一副假牙,万事大吉。殊不知,很多老人因为一些传统观念,且不注意维护口腔卫生,进而导致口腔环境的恶化,最终连假牙都无法安装。因此,做好日常的牙齿保健是维护口腔健康的关键。如果牙齿状况差,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让一口好牙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以下是我们建议的日常维护措施:

一、刷牙:牙刷太硬或太软都不好,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刷毛较软的牙刷,太硬的牙刷容易使牙龈出血,太软的刷毛无法将菌斑清洁干净,太大的牙刷头则不利于清洁口腔内部。冬季牙刷普遍较硬,可将其放在温水中浸泡后再使用。此外,刷牙方式要正确,时间以2~3分钟为佳,早晚都要刷牙。以下为刷牙的正确步骤:

A.先刷牙齿外表面。

将牙刷的刷毛与牙齿表面成45度,斜放并轻压在牙齿和牙龈的交界处,轻轻做小圆弧状来回刷,上排的牙齿向下、下排的牙齿往上轻刷,注意轻刷牙龈,适当按摩可促进其血液循环。

B.刷牙齿咬合面。

平握牙刷,力度适中来回刷牙齿咬合面,保健型牙刷的动感刷毛可发挥不同部位的独特作用,分别深入清洁牙面及牙间缝隙。

C.刷牙齿内侧面。

竖起牙刷,利用牙刷前端的刷毛轻柔地上下清洁牙齿内表面。

D.记得刷舌头:经研究证明,口臭主要来源于牙龈沟内和舌背,刷舌头可以保持口气清新。

二、牙膏的选择:用含氟牙膏,可维护牙周健康,预防龋齿发生。适量的氟化物可以降低牙釉质的溶解度,增强牙釉质晶体的结构强度,增强牙齿硬度,促进轻度脱矿牙釉质的再矿化,可起到预防龋齿的作用。含氟牙膏的用量不宜过多,每次用量约为黄豆大小即可。

三、用温水刷牙:冬季气温低,刷牙时如果用冷水,或者早晨散步吹了冷风都会引起牙齿酸痛。老人的牙齿经过了几十年的使用和损耗,牙齿外部坚硬的牙釉质逐渐磨损,感觉神经末梢纤维丰富的牙本质小管直接暴露在口腔环境中,无法抵御冷热酸甜的刺激。

四、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很多老年人因为牙齿不好,喜欢吃豆腐、稀饭等软食。其实,老年人还应该经常吃些粗粮和富含纤维的食物,因为在咀嚼这些食物的时候,对牙齿有较多的摩擦,有利于牙齿清洁。

五、坚持锻炼牙齿。锻炼牙齿的方法很多,如叩齿、牙龈按摩等,都比较实用。叩齿即上下相对轻轻撞击,在早上起床前和晚上睡觉前各叩击100~200次。老年人的牙齿多数已经松动,叩击时切忌用力过猛。

六、定期检查口腔:儿童和年轻人会格外注意牙齿检查,老年人反而觉得太费事而疏于对口腔的维护。事实上,老年人的消化系统和其他身体功能趋于薄弱,就要格外重视口腔卫生和牙齿健康,一定要定期检查,预防牙周疾病的发生和进展,以及对周身健康的影响。

七、及时修补缺损牙齿。出现牙齿缺损时,应及时修补。因为牙齿缺损对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1.影响全口牙齿的排列。牙齿缺失后全口牙之间不再紧密相邻,两侧的牙齿向缺牙区倾斜移位,对颌牙向缺牙区伸长,严重的甚至发生咬合功能的紊乱。

2.食物嵌塞。牙齿缺失导致的牙齿移位使牙齿之间出现间隙,从而导致食物嵌塞,如清洁不及时,往往会引起牙齿的龋壞。

3.牙槽骨萎缩。牙齿植根于牙槽骨上,受力时对牙槽骨有生理性的按摩作用。牙齿缺失后这种生理性的刺激消失,牙槽骨进而发生萎缩。

4.影响发音及美观。前牙区的牙齿缺失后会产生说话漏风现象,影响发音。同时,口内缺失牙较多时,老年人会口角下垂,鼻唇沟变深,面容变得比实际年龄苍老,影响美观。

5.牙齿缺失太久影响后期的镶牙。牙齿缺失会引起一系列变化,如牙齿移位、伸长、牙槽骨萎缩等,给后期的镶牙治疗带来很多不便,影响镶牙效果。

6.影响全身健康。牙齿缺失使食物在口腔内不能充分被嚼烂,阻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加重消化系统负担,影响老年人的全身健康。

因此,只要健康条件和经济条件允许,应该考虑假牙的整体安装或者种植牙。

链接1:如何清洁牙齿的邻面?

刷牙可以去除大部分菌斑,但是因为牙刷刷毛不容易进到牙齿邻面,因此清洁效果有限。邻面的清洁工具包括牙线、牙缝刷、冲牙器、橡胶按摩器等,搭配使用,效果更佳。不过邻面清洁工具只能作为辅助清洁,不能代替刷牙。

1.牙线

取一段长约25cm的牙线,将线的两端打结形成一个线圈;或取一段约35㎝长的牙线,将线的两端各绕在左右手的中指上,两指间牙线长度约为1~1.5cm。在清洁右上后牙时,用右手拇指及左手食指掌面绷紧牙线,将牙线通过接触点,拇指在牙的颊侧协助推开面颊。在清洁左上后牙时转为左手拇指及右手食指执线,用上述方法进行清洁。如果手指执线不便,可用持线柄固定牙线后再清洁邻面。

2.牙缝刷

牙缝刷为单束毛刷,有多种不同的型号,适用于牙龈退缩的邻间区,将刷头沿水平向插入牙间隙,颊(唇)舌(腭)向运动,能有效清洁邻面,尤其是邻面有凹陷的情况,使用起来比牙线方便。

3.冲牙器

冲牙器可以帮助去除邻间隙的食物残渣和软垢,同时冲牙器还可通过高压水流进入龈下,帮助阻断龈下菌斑的定制和繁殖。用餐后只要冲洗1~3分钟,就可以把牙缝里的食物残渣碎屑清洁干净。冲牙器的高压脉冲水流产生的冲击是一种柔性的刺激,这样的水流可能还有按摩牙龈的作用。

4.牙签

一般不建议使用牙签,若使用不当,容易损伤牙龈。一般在牙龈乳头退缩,牙齿间隙增大的情况下,可以用牙签来清洁牙与牙之间。应选用硬质木制或塑料的光滑无毛刺的牙签,将间隙两侧的牙面上的菌斑“刮”净。清洁时牙签的尖端应朝牙冠方向,避免损伤牙龈。对于无牙龈乳头退缩的人,不适宜使用牙签。

5.牙龈按摩器

牙龈按摩器由锥体橡胶及金属或塑料柄构成,或将锥体形橡胶装置在牙刷柄的末端使用更加方便。牙龈按摩器的主要作用是按摩牙龈,增强血液循环和上皮组织的角化程度,同时橡胶的机械作用可去除邻面及颈部的牙菌斑,以维护牙周组织的健康。使用时将橡胶末端置于牙间隙按摩牙龈组织,并去除龈沟及邻面菌斑。

牙菌斑在口腔内是不断地形成的,即使牙齿清洁得非常干净,几小时之后,新的菌斑又形成了,因此我们需要养成早晚刷牙,清洁邻面的好習惯,晚上睡前清洁尤其重要。

链接2:洗牙误区知多少?

误区一:可以很久才洗一次牙?

牙菌斑是牙周病的元凶,在洗牙之后还会不断地在牙面重新形成。要是不定期清除,再加上唾液中的矿物盐逐渐沉积,日久天长,就会形成牙结石和引起牙周病。因此,一般建议16岁恒牙期以后每年洗一到两次。若洗牙之后发现牙周病,则由医生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制订相应复诊计划。如果已经患有牙周炎的病人,或者是牙周情况比较差的,建议半年洗牙一次。

误区二:天天刷牙就不需要洗牙了?

很多人觉得认真刷牙了就解决问题了,这个观念是错误的。刷牙刷得再认真再好,也难免留有死角。临床上,许多看起来表面挺干净的,可是口腔检查时都能发现牙菌斑和轻度的牙软垢,发展下去就会形成结石,而牙结石形成后是无法通过刷牙去除的。

误区三:本来好好的,洗完牙反而会酸痛?

洗完牙一段时间内有些人会有冷热刺激敏感的情况,这是正常的。因为牙结石阻挡了外界的刺激,牙结石被去除后牙齿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失去了“假性保护”,会产生敏感症状。如果是健康的牙齿,这种敏感症状通常在洗牙后一到两周内会逐渐消失。

误区四:洗牙会伤牙齿?

许多人会顾虑洗牙会磨损掉牙齿表面的釉质。其实,洗牙仅会在牙齿表面留下只有显微镜下才可看到的微小划痕,但牙齿组织是不会受到损伤的。且洗牙之后一般都要进行抛光处理,可以弥补这些细微的粗糙面,减少色素沉着或沉积牙结石的几率。

误区五:把牙缝洗大了?

还有人怕洗牙“把牙缝洗大了”,这只会在牙石比较多的人身上出现。牙齿天然是有缝隙的,甚至由于牙龈的萎缩造成牙缝的增大,但由于牙结石的堆积、牙龈的炎症会导致牙龈的局部肿胀从而填塞牙缝,看上去牙齿之间挺紧实的。一旦洗牙后去除了牙结石,牙龈肿胀逐渐消退,牙缝就变得明显起来。

猜你喜欢
牙结石菌斑牙缝
牙刷+牙缝刷,牙周更健康
牙结石对人有什么影响?
洗牙会把牙齿缝洗得更开放吗?
牙结石的防治小常识!
牙线会“撑大”牙缝吗
牙缝清洁刷
龈下菌斑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的影响
使用牙线会不会把牙缝越扯越大?
固定义齿修复后基牙牙龈炎继发龋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