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栋 李冲 马小磊
危难之际,“雷锋”迅即出现了
雷锋,以他22岁的青春,开出了人生最绚丽的花朵 ;雷锋,以他永远灿烂的微笑,温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雷锋传递给我们的不只是阳光般的温暖,还有他心中“为人民服务”的信仰。今天,就让我们倾听这样两个刚刚发生的真实故事,走进“雷锋时间”,感受新时代的“雷锋温度”。
時光回溯到那一刻 ——2018年2月24日14时。
“咦?前边怎么了,怎么那么多人?快点停车!”正在休假的北京卫戍区某警卫团战士潘冰辉和叔叔走完亲戚后一起乘车回家,突然发现路边的情形有点不对劲儿,警卫战士敏锐的嗅觉告诉他,肯定出事了!他立刻让叔叔停车查看情况。
“当时有很多人围观,但是大家都因事发突然而惊慌失措,不敢贸然上前。”小潘的叔叔回忆道,当他们赶到现场时,发现一名老人平躺在地上,摩托车却摔在一旁,脸上、手上都是血。“这可咋办,这人咱也不认识啊?”“你看那么多血,万一咱们动他一下,出血更多了可了不得。”围观的群众七嘴八舌、犹豫不决。
时间就是生命!小潘见状丝毫没有犹豫,立刻脱掉身上穿的衣物,盖在倒地老人的身上,并用随身携带的卫生纸缠住老人手部止血。“当时什么都没想,救人要紧。”面对笔者的采访,小潘腼腆一笑 :“在部队学的自救互救技能这时候还真用上了!”考虑到老人可能有内伤,小潘并没有贸然移动他的身体,而是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并解开他的衣领,查看脉搏和呼吸,并反复大声呼叫老人。
“滴滴滴……”随着人越聚越多,加上事故现场处在弯道,拥堵的车也随之多起来。天气寒冷、路面湿滑,极有可能引发二次事故。小潘让叔叔帮忙照顾老人,自己走到路中央,熟练地指挥起车辆。“这小伙是交警?”看到小潘娴熟的动作、果敢的品质,群众们啧啧称赞:“这小伙可不简单。”在小潘的感召下,围观的群众也纷纷加入到救人的队伍中来,有的帮助疏散车辆,有的在一边形成人墙默默守护着老人。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救护车终于到了。小潘和叔叔协助两名女医护人员一道将老人用担架抬上车,在赶往医院的路上,他从昏迷老人的口袋里找到手机,看到一个标注为“姐姐”的电话号码,拨通后告诉对方老人受伤情况和即将前往的医院地址。
到达医院后,小潘跑上跑下地帮助老人办理各种手续,还垫付了 1000元住院费。一开始,医护人员还以为潘冰辉是老人的亲属,直到患者的家人赶到,才明白原来他是做好事的“活雷锋”。看到家属到来,小潘才放心地离开了医院。
“如果没有这个好心的解放军战士搭救,说不定我现在还在医院里躺着呢。”受助老人动情地告诉记者,原来,他平时常常因血压高而头晕,当天中午在亲戚家喝了几杯酒后,骑摩托车撞上了路边的电线杆,不省人事。事后,医生和家人告诉他,是一个年轻人救了他,但当时家人都急昏了头,忘了问恩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直到出院后,经过四处打听才找到了小潘。
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助人为乐不留姓名。潘冰辉的事迹传到连队,战友们由衷地竖起了大拇指,不过他们也说 :“小潘能够做出这样的举动,在我们看来,一点也不意外!”
潘冰辉救人之举也是受到部队的氛围影响。他所在部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典范张思德生前所在部队。走进小潘所在班级,人手一册的《卫戍警卫部队红色故事集》引起了笔者的注意,打开书细细浏览,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令人深受触动 :有为救落水群众而牺牲的袁满屯,有“三闯火海”的“最美警卫战士”高铁成……“其实‘雷锋精神和‘张思德精神的核心都是‘为人民服务。”
笔者在小潘的书上看到,每则故事下面都勾勾画画,其中一行小字令人印象深刻 :“军人的价值更多的时候体现在危险面前挺身而出,危难之时出手相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