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映雪
摘要:本文旨在科学预测未来三年财政收支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安排重大项目资金,逐年滚动管理,实现规划内跨年度平衡的预算收支框架,是对传统项目管理模式的颠覆和创新。本文阐述了项目库信息化管理研究背景和内涵,开创了基于中期财政规划视角的高校项目库信息化管理体系科学构架,论述了高校项目库信息化管理的流程再造,最后比较传统项目管理模式与信息化管理模式的不同。
关键词:预算管理;信息化;滚动;项目库
一、项目库信息化管理研究背景和内涵
随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蓬勃发展,财务信息化加速推进预算管理信息化发展的步伐,构建中期预算项目库管理系统,再创项目库管理新模式,实现预算项目网上申报、网上评审、网上反馈、网上评价一体化流程,使项目管理逐步由静态向动态化转变。
实行中期滚动预算管理,是我国预算管理制度变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从中央到地方的系统工程。2002年《中央本级项目库管理规定(试行)》、2014年新修订的《预算法》、《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意见》均提及实施滚动预算管理,规定项目库设立、分类、排序及管理的要求,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为了更好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各地方高校从信息技术上开始创新管理,项目库信息化管理应运而生。
项目库,是对项目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管理的数据库系统,其目的是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和预算管理改革,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和滚动预算管理,提高学校预算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高校教研事业的发展。预算项目库信息化管理的实质是运用一系列信息处理手段,对复杂的项目信息进行科学高效地储存和提取,为管理层决策提供快捷、精准信息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二、基于中期财政规划视角的项目库信息化管理体系科学构架
为了实现以预算为源头,以预算执行控制为重心,以核算为依托的闭环式预算管理体系,构建项目库管理平台,将信息化贯穿于整个预算管理的始终。它由多个功能模块构成,实现了项目“申报信息化+评审信息化+反馈与查询信息化+储备和滚动管理信息化+绩效评价信息化”一体化系统管理。
1.项目申报信息化
即网上申报项目。项目申报是预算管理的起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逐渐完善,为实现网上申报项目提供了技术基础。通过预算管理系统采集项目申报信息,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也为申报部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项目评审信息化
即网上评审项目。专家对项目评审是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网上项目评审系统改变了传统的会议评审方式,是预算管理的一次改革与创新。网上评审方式提高项目评审的质量与效率,加强项目评审的标准化与科学性,缩短项目管理的时间,节约评审的成本,增强评审的自主性、灵活性和便利性。
3.项目反馈与查询信息化
即网上反馈和查询项目。通过网络平台实时反馈和查询项目信息是预算管理的重要手段,保证项目的编制、评审、下达、评价等信息能准确、及时地传递到相关部门,实现财务信息实时共享,为全校师生提供了更快、更优的服务,也为提高财务数据管理效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4.项目储备和滚动管理信息化
即网上项目库滚动管理。目前财政积极推行的滚动预算改革,项目信息化储备和滚动管理势在必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评分较高且紧急的任务在批复预算后纳入项目执行库,进行分类管理;将评分较低且不紧急的项目归入项目储备库,待有预算资金下拨后再进行统筹分配;将连续滚动三年的执行项目自动转入项目淘汰库,不再分配预算资金。
5.项目绩效评价信息化
即网上评价项目绩效。项目绩效评价是预算管理的终点,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引入到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引导高校树立“花钱必问效”的绩效理念,强化支出责任,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同时运用绩效评价结果为次年预算分配提供依据,形成闭环式预算信息化管控系统。
三、項目库信息化管理的流程再造
1.传统项目管理流程
传统项目管理流程的步骤较为烦琐,如图1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传统项目管理流程的主要特点是纸质申报、手工评审、人工汇总、审批流程复杂、效率低下等。
2.信息化项目管理流程
信息化项目管理流程的步骤较为简化,如图2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各部门预算申报、审批流程进行重组和优化,流程图清晰展现了预算项目申报及审批的脉络,时效性显著。
3.信息化项目管理流程对传统流程的创新
(1)实现项目信息采集信息化流程。网上项目申报取代了原来纸质申报项目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采用无纸化方式申报。申报部门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系统填报项目申报书文本,录入完成后系统自动生成具有唯一性和识别性的编码,便于后续的项目管理和信息处理。申报部门提交送审后,财务部门便能及时审核项目申报信息并提出修改反馈意见。
(2)实现项目评审信息化流程。网上项目评审是预算管理系统中的其中一个模块,模块功能包括:项目储备库、指派项目进入专家评审库、专家网上评审平台、评审结果统计与反馈、项目执行库和项目淘汰库。通过建立健全信息化入库评审机制,重点解决“由谁评、评什么、怎么评”的问题。
依据项目类型分组评审。例如,将日常运行类项目通过系统指派给财务部门专家自行评审;将专业性强、预算金额较大的项目指派给外校专家或委托第三方机构评审;合理设定系统评审的内容。将评审内容合理引入专家网上评审平台,审阅与评分同步进行;科学设置系统评分标准。坚持以政策依据为导向,结合职能部门和高校事业发展需要,支出范围符合资金管理办法等。
(3)实现预算管理与核算管理的无缝衔接。当前,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业务相互独立,形成孤岛,预算执行“两张皮”问题较为突出。为更好地推进项目预算编制与执行的监管,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预算管理系统与会计核算系统的无缝衔接。预算管理系统实现预算下拨数直接关联会计核算系统的网上报销业务,缩短批复与下达的时间差。同时当年已批复的预算项目可以直接引用会计核算系统的项目实际发生数,自动生成项目预算执行数,并建立预算执行数据分析库和风险预警机制,长期跟踪财务数据,识别财务风险,及时化解安全隐患。实现不同业务部门数据对接后,有利于加强项目库的滚动管理,根据执行情况,有序地对项目库更新、滚动和淘汰。
(4)实现项目评审信息查询与反馈信息化流程。网上项目查询可以提供24小时全天候信息查询服务,它充分利用了互联网信息共享技术,使查询工作实现了信息化管理。
归口部门可以网上自行查询所分管的经费使用情况,并及时进行跟踪和催促执行进度;各职能部门可以网上查询本部门的预算批复及使用情况;项目负责人可以查询名下所有项目预算及资金使用情况;分管校领导可以网上查询所分管部门的所有项目使用情况。
网上项目反馈是将项目评审结果或绩效评价结果通过系统进行网上发布,同时利用高校协同办公OA系统发送短信提醒通知。网上反馈与查询功能不仅有利于全校师生及时查找原因,总结经验,推动预算执行进度,而且也减少了财务部门为全校师生查询数据的工作量。
(5)实现库内项目清理调整机制信息化流程。在本年预算项目批复后,财务部门便及时组织项目库清理调整工作,项目库清理调整信息化管理应建立以政策为导向,结合项目完成进度及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的考评机制。
对失去政策支持、已执行完毕、因故无法继续实施或资金使用效益低下的项目应归入项目淘汰库;对到期后确实需要保留的项目应重新申报进入项目储备库;对于符合政策且未到期的项目,应结合绩效评价结果,继续纳入项目执行库中滚动安排预算。
对此,高校应结合学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根据经费拨款情况,优选有助于学校发展的重大项目,分年度细化项目资金规模,按其轻重缓急排序建立项目储备库,优质项目纳入项目执行库后,按年度实行滚动管理,增加专项经费使用的灵活性,避免资金使用率低下。
(6)实现项目绩效评价信息化流程。在预算管理系统中嵌入绩效评价网上评审模块,先由项目负责人网上自评,再由专家对重点项目支出的实施效果和资金使用效益进行网上复核与评价。
财务部门制定项目评价实施方案,并将评价标准、评价指标等相关信息引入系统;由项目负责人将被评价项目的预算绩效自评报告及相关作证材料上传至绩效评价平台,并根据指标内容进行自评;实施网上绩效评价流程,专家组根据项目绩效目标、部门自评情况以及相關佐证材料,对项目绩效完成情况等进行核实和评价,并出具评价报告。完成初步评价结果,通过平台发布征求被评价项目的负责人意见,综合考量确定最终评价结果,并将结果作为次年安排预算的重要依据。
实施预算项目库信息化管理是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和预算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系统工程,是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促进高校教育事业发展,提高预算管理水平,而且能为师生提高更优质的服务,从而提高师生对学校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莹,梁清泉.依托校园云信息平台的高校中期预算项目库管理浅析.经济学,2016(12).
2.葛玉杰.高等学校滚动预算编制研究.财会学习,2016(11).
3.沙劲竹.对高校预算编报系统构建的思考与建议——以Z大学为例.商业会计,2015(09).
4.刘晓芸.高校大数据下的预算管理研究冲国总会计师,2015(07).
5.郑少春,吴香书.高校预算项目库建设的内容.现代商业,2016(34).
6.孙培清.浅议高等学校项目库建设.经济研究导刊,2015(13).
(责任编辑:兰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