篓林峰 雷国强
瓯窑是浙江南部温州一带古代窑场的统称,迄今为止已发现瓯窑古窑址200余处,是我国古代一个规模很大的瓷窑体系。瓯窑是浙江主要瓷窑之一,唐代窑址分布于浙江的有温州、永嘉、瑞安、苍南、瓯海等地。温州为我国目前考古与文献记载最早烧制出青瓷的少数地区之一,因温州古有“瓯”(沤、欧)之称,其地瓷窑称“瓯窑”。瓯字从瓦,瓯即盂。瓯为古越族先民居住的区域之一,这一地区出土的新石器晚期的盂就比其他地方要精致美观,而具有独特风格,说明东瓯先民擅长陶瓷制作。据考古发现,瓯窑创烧出青瓷之前,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西汉3000多年的历史阶段,东瓯先民已逐步掌握制作陶器和原始瓷技术。东汉中晚期,瓯江北岸的永嘉芦湾、箬隆、罗东一带窑场已成功烧制瓯窑青瓷。瓯江,作为温州最大的河流。它在得名之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过不同的称谓。从史料来看,六朝时,称为永宁江(因永和三年(347)温州设永宁县,江以县得名),唐代,称永嘉江,或温江,真正被冠以瓯江之名的要晚至明代中叶。这里的“瓯”与瓯窑是有较大关系。据目前瓯江沿岸瓯窑遗址考古调查发现,瓯窑创烧最早的时间可以追溯到东汉,结束于元代,制瓷历史长达1300多年(图1-9)。
瓯窑发育成熟的时间和发展与宁绍平原的浙江另一大名窑——越窑不相上下,都是在东汉中晚期。所烧造的器型、釉色也有相近之处,但在发展过程中,命运很不一样。越窑由于处于地利和天时,到了唐代,备受喜爱茶饮的宫廷和达官们喜爱,于是在古代典籍为其留下多处“英名”。如陆羽在《茶经》里就以排行榜的形式将越窑出产的产品列在高位,“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越瓷类玉……”。陆龟蒙在《秘色越器》诗中写道“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但瓯窑就不同了,它与越窑创烧的时间不相上下,但古人对其关注的程度就不一样。古代清晰记述瓯窑的文献只有:晋杜毓《荈赋》:“器择陶拣,出自东瓯”及潘岳《笙赋》:“披黄苞以授甘,倾缥瓷以酌醽”。虽然清人朱琰在《陶说》瓯窑,“‘翠色天青于此开其先”“是先越州窑而知名者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特别是在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之后,重视瓯窑的研究工作开展起来了(图10-12)。
瓯窑的历史发展轨迹大至是:创烧于东汉晚期,发展于三国,成熟于东晋,南朝之后走了下坡路,唐宋又開始勃兴,元之后衰落。 瓯窑最显著的地方魅力特色是什么呢(图13-15)?
其一,缥瓷是瓯窑的标志性釉色。
早期瓯窑的胎是呈白中带灰,釉色淡青,透明度较高,釉面开细纹。缥瓷是青瓷中的上品,其名最早出于晋代潘岳《笙赋》中 “披黄苞以授甘,倾缥瓷以酌醽”。当时人们把品尝甜蜜爽口的金黄色瓯柑和用丝帛般瓯窑瓷器盛装美酒,看做人生难得的盛誉。何为缥之色?许慎《说文》:“缥,帛青白色也。”蔡邕《翠鸟》诗也有“回顾生碧色,动摇扬缥青”之句。《释名》:“缥,犹漂也;漂,浅青色也。”说明缥指淡青或浅青色。清朱琰《陶说·晋器》认为:“东瓯器……当时即以淡青相,后来‘翠峰‘天青于此开其先矣……是先越窑而知名也。”总而言之,缥指淡青或浅青色。就其烧成工艺而言,缥瓷系经还原焰烧成,釉为透明的玻璃釉,玻化程度高,胎釉结合较好,釉层致密细腻,匀洁光润,手感滑爽,若小儿肌肤。由于釉胎的膨胀系数不一致,所以在釉面层中呈现纵横交错的开裂纹片,大的若蟹爪,小的若鱼子纹,深浅适度,疏密得体,自然醒目。透过釉层,清晰看见胎骨颜色。釉内含有致密的气泡好像聚沫攒珠一般,美观异常。
其二,釉下褐彩是瓯窑的装饰特色。
在器物的纹样装饰方面,瓯窑自东晋开始流行在器物之上饰褐彩为饰之后,一直贯穿始终,构成瓯窑的装饰特色。东晋时瓯窑流行在器物口沿、肩腹、器物的盖子上,采用釉下以含铁质成分较多的釉汁画出玄纹线条、几何图样、褐点等。线条有长有短,纹样有大有小,有淡有浓,有晕有染,有的成对称,有的成垂帘纹、联珠纹,但万变不离其宗,就是只用褐色的,既古朴又典雅。瓯窑的釉下褐纹装饰发展到北宋,出现了以褐色植物为纹样的装饰工艺。如温州博物馆珍藏的国家一级文物瓯窑褐彩蕨草纹执壶就是这一时期的经典代表。
其三,丰富多样的造型是瓯窑的独特的地方特色。
瓯窑之器型就浙江古代青瓷总体比较而言,显得削瘦,但在器物的形制方面有其独特所在。如,东晋瓯窑虎形烛台,东晋青釉点褐彩牛形灯,晚唐五代青釉曲流水注等均为其他窑口所不见。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经典器物是古代瓯窑窑工在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所做出的贡献。同时这些瓯窑经典器物也反映出温州独特的地方文化。
在瓯窑古代传统文物之中,瓯窑鸡首壶是较多的一种。
鸡首壶,出现在三国后期两晋时期。瓯窑是较早烧制鸡首壶的窑口之一。鸡在古代有特殊的禳灾除凶作用,是吉祥之禽。汉代应劭《风俗通义——祀典·雄鸡》载:“鲁郊祀,常以丹鸡礼祀日,以其声赤羽,去鲁侯之咎。”民间认为“大鸡”即为“大吉”。鸡首壶作酒器称为“天鸡壶”。这种壶很有个性,一面贴鸡头,另一面贴鸡尾,头尾前后对称,鸡头实心,纯属装饰。从时间的早晚来看,只要看鸡头与口颈,早期的鸡头小的只有一丁点地伏在盘口壶的肩部。到了东晋时,壶身也大了,鸡头是引颈高冠,一边还安了流线形的把手,这种壶到后来就越来越像把高挑的酒壶了。唐代,凤头壶取而代之,鸡头壶也淡出了江湖(图16-24)。
据今年国庆笔者应邀前往温州瑞安陶山镇郑宅窑场考察所见,也可以窥知晚唐五代瓯窑陶瓷器型的丰富性。陶山镇是浙江温州地区闻名遐迩的果蔗之乡,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位于瑞安市中西部。南朝齐梁年间号称“山中宰相”的陶弘景曾隐居于此,并因此而得名。从温州瑞安陶山镇郑宅窑场堆积层发现的残片分析,可以知道有以下主要器型:碗、盏、炉、熏炉、执壶等。晚唐五代陶山镇郑宅窑的工艺有以下特点:其一,造型明显具有仿制晚唐五代时期金银器特征。其二,瓷器胎体较薄,工艺精湛。其三,瓷器表面采用晚唐五代越窑青瓷流行的针尖刻画装饰工艺。其四,胎骨呈白中带浅灰色。其五,釉色莹润,呈黄绿色,玻璃质感较强。
就目前初步了解考察,此处出土的青瓷片特征与越窑上林湖以及婺州窑武义泉溪水堆周陈大堂坑五代贡瓷窑址出土的瓷片及垫圈窑具极为相似。虽然没有全面掌握陶山郑宅村窑址地层文化全面资料,但就目前所了解的部分资料分析,此处应该是晚唐五代至北宋初年一个等级很高、为吴越王朝烧制贡瓷的窑场之一。
瓯窑与龙泉窑各踞瓯江一端。分析古代龙泉青瓷的元素,可以非常清楚地发现瓯窑的影子。八百里瓯江水,既是养育瓯窑的摇篮,也是孕育宋代之后集浙江青瓷之大成的龙泉窑的母亲河。瓯窑、龙泉窑同饮一江水,彼此你我间都有着各自的影子。龙泉窑如脂似玉梅子青、粉青的釉彩里流淌着瓯窑的“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