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克昌
[摘 要] 针对高职人才培养特点,提出实施理实一体化课程的重要性,对比国内外高职教育理实一体化课程的状况,就机务专业此类课程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优化设计,形成了初步的建设方向。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纯理论;纯实践;理实一体化课程;机务专业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7-0130-01
机务人才培养属于高职教育范畴,侧重点是培养从业者一定的理论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掌握高超的职业技能和熟练的动手能力,在承担人才培养任务的课程设置上方面,纯理论课程主要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强调必要的知识储备,纯实践课程则是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注重动手操作。目前,这两方面的课程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对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助力效果,然而,由于其自身固有的缺陷,课程的发展都到了瓶颈阶段,如何将知识与技能有机结合,纯理论或纯实践课程都不能提供有效的解答,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提出则是刻不容缓的。
一、国内外发展现状
职业教育国外院校走在前头,因此理实一体化课程方面做得比较好,加拿大卡纳多航空学院提供了比较完美的诠释,大部分专业课程采用理实结合的方式进行教授,在课堂完成理论知识的讲述之后,马上进入实训场地进行对应技能点的训练,学生完成规定的训练内容后再回教室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如此循环反复进行,让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技能也获得了培养。在考核方面,每门课程是分阶段性的单独测试,可以有效监控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然而,课程的体量较小,只能满足三四十人的教学要求。台湾中华科技大学航空专业一定程度上照搬国外的办学模式,加大了实践课程的比例,但格局稍微小一些,在维修资料和工卡使用方面理实结合做得比较到位,专业课程方面尚显不足。
国内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课程往往有其形无其神,机务专业很多情况下是讲为主,较好的情况是在教室里摆几个样件让学生观摩,增加感性认识。课程设置不合理,人才培养质量有所偏差,会出现高分低能、低分高能的情况,这都有待于加强理实一体化课程的建设,从而整体改善人才培养效果。
二、可行性分析与课程设置
机务专业知识面广,技能要求高,其人才培养有内在的规律。理实一体化课程的功能在于将课本知识有效转化于实践应用,并反作用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巩固,促进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方法的养成。一方面,课程的知识点覆盖要全面,为技能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课程必须要有可实施的实训项目,匹配对应的知识点,需要学生动手训练,锻炼职业技能。
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的设置对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基于行业标准,应对已有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对知识点、技能点不是很明确的课程,可适当减少,只保留跟专业人才培养紧密相关的各种理论和实践课程,开设专业核心理实一体化课程。从服务学生的角度出发,精简课程可有效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从而有更多的精力学习核心的知识与技能,课程设置上要做好做精,知识点面面俱到,实践内容饱满,尽可能是理论与实践的课时比例接近于1 ∶ 1,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三、机务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研究
机务专业知识面极为广泛,涉及各种学科,因此,原有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相当多的课程,然而有些课程已经不符合主流机务维护需求,或者提供的知识支撑作用不大。比如,焊接、机加工、工程力学,这三门课程对现代机务维修支持不大,可以不再设立;工程制图、飞机图纸识读与维护手册使用,这两门课程可合并为一门课程;大学英语占用课时过多,应适当减少。繁重的课程任务反而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知识技能得不到质的飞跃。综合诸多因素,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对课程的设置必须深入一线调研,谨慎论证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总体上把握课程的选择与规划。
在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腾出了一定的教学时间,可以为理实一体化课程提供实施的空间。机务专业现有专业核心课程既有纯理论课,也有纯实践课,如果将资源整合,将核心课程规划为理实一体化课程,必然大大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促进人才竞争力的培养。针对机务专业的特点,可形成如下设计方案:(1)飞机构造基础、737飞机系统与附件、空调与飞行操纵系统实训、液压与燃油系统实训、飞机勤务与起落架系统实训,合并为一门课程——飞机构造与系统维护;(2)飛机电源系统、飞机电气基础、航空电机基础、飞机电子系统、飞机电子系统实训、飞机电气系统实训、飞机电子系统实训,合并为一门课程——飞机电子系统与维护;(3)燃气涡轮发动机基础、燃气涡轮发动机系统、CFM56发动机、涡喷发动机系统实训,合并为一门课程——燃气涡轮发动机维护,为以后此类课程的建设探索可行之道。
参考文献:
[1]孙俐.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江苏教育研究,2015(30).
[2]周荣虎.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