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课程建设初探

2018-05-14 10:51邹芬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5期

【摘要】博物馆课程是馆校合作的一种模式,是系统化、可持续性的博物馆教育活动。做好博物馆课程建设要立足于博物馆展览和藏品资源,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整合资源,与学校课程有机结合。

【关键词】博物馆课程;馆校结合;寻找回家的路

【中图分类号】G268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博物馆领域广泛兴起馆校合作运动,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模式多种多样,有联合办展览、流动的博物馆走进校园、组织学生定期参观博物馆等,但多为单向型,不成体系。学生很难通过仅仅一两次的博物馆行为,建立系统的博物馆知识架构,达到培育新的态度、兴趣甚至价值观的目的。借鉴学校教育形式的博物馆课程,通过课程设计,将博物馆展览、藏品资源系列化、可持续化,恰好弥补了传统馆校合作行为单向性的不足。

作為博物馆教育工作人员,我们如何开发出让学校和学生感兴趣的博物馆课程,如何让课程与学生的主观性相联系,如何实现学生基于博物馆课程形成的乐趣-灵感-创造力这一博物馆学习最高价值成果,是博物馆教育工作实践中亟待思考与解决的问题。以下笔者将以杭州博物馆《寻找回家的路》课程设计为例,就以上三点问题做一探讨。

一、博物馆课程设计的立足点和原则

据国际博物馆协会定义,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为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展览、藏品是博物馆的资源,教育是博物馆的目的。博物馆课程应以展览和藏品为立足点,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分众化设计,促进学生的文化理解与传承力、审辨思维力、创新力、沟通力以及合作力。具体有以下几个原则:

立足本馆展览和藏品优势,分年段、有计划地开发建设系列化场馆课程。《寻找回家的路》是杭州博物馆以“最忆是杭州”杭州通史陈列为基础,针对小学三至四年级学生,根据馆藏文物定向设计开发的文物教育课程。

在科学性、时代性的基础上,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突出场馆特色。《寻找回家的路》具有较为完整的情节性:一个五万年前的小男孩,无意中穿越到了21世纪,想要回到父亲身边,他必须从二十件馆藏文物中寻找线索,层层推导直至寻到父亲的牙齿(建德人牙齿),才能回到属于自己的时空。学生需要代入情境设置,沿着设定展览路线,跟着小男孩一起层层推进,学习杭州的历史文化及文物的初步知识。

以学生发展为本,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认真玩耍”中提升适应力和接受力。《寻找回家的路》最初是以知识问答的形式为“最忆是杭州”杭州通史陈列设计的青少年导览手册,之后结合青少年学生认知特点,迭代升级为课程项目,在内容方面分级呈现应用、体验快乐度与互动性的提升,使其更加丰富立体,耐人寻味,达成博物馆教学的“情感目标”与“与学习相关目标”。

二、博物馆课程设计模型

(一)前期准备阶段

博物馆教育区别于学校的灌输式教育,它是一种非正式的、体验式的教育,它以其独特身份参与社会,展现馆藏资源的当代价值和不同的审视角度,帮助人们理解历史的、文化的和环境的遗存。以学生为核心的博物馆课程是博物馆教育的一种形式,它以青少年学生为教育对象,以生动而灵活的教育模式,为学生在智力和情感两个方面建立与馆藏遗产资源的联系;它是“把学生在校内的学习同校外生活及其需要和兴趣紧密结合的整体化课程”。进行博物馆课程设计前,博物馆教育人员首先要与学校、老师取得联系,了解不同年段学生所学教材知识、学校和老师的诉求与目标,以及受教对象(学生)的需求、兴趣、心理、知识结构等重要因素,建立博物馆课程目标和价值体系。博物馆课程要与学生学校在课程上联系起来,没有这种联系,很难证明博物馆课程设计的合理性。在将《寻找回家的路——青少年导览手册》升级为课程项目前,杭州博物馆教育工作人员结合《最忆是杭州》杭州通史陈列开展教育活动近百场,有讲座进校园、参观寻宝活动等,形式不一,但都是以该展览为主题设计展开的。活动结合后,工作人员及时收集老师和学生的反馈,了解课程是否符合学校教学目标,学生是否从中有所收获。在调研反馈中工作人员发现3~4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对文物和历史文化的兴趣程度很突出。针对这一发现,我们改版升级了《寻找回家的路》,将其设计为课程与学校合作,走进3~4年级学生。

(二)课程形成阶段

首先是基于展览主题和馆藏文物的课程读本开发。《最忆是杭州》杭州通史陈列以时间为轴线,通过300多件精品文物述说着杭州历史发展、文脉传承和人文精神。从五万年前的建德人,到民国人文渊薮的人间天堂,如此磅礴的史诗,要让三、四年级的学生愿意读、能读懂,首要任务是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因此,读本设计为一个故事绘本,每个读故事的学生都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故事的代入性很强。故事情节按照展览顺序,将杭州的人文历史知识层层推进,然后通过“你的杭州记忆”,对文物故事讲述与再创,用文物叩开受众心灵,触发其想象力,激励他们创设属于自己的故事。读本设计以故事开始,又以故事结束,历史知识和文物知识始终贯穿其中,学生从寓学于乐中找到学习的动力和自信。

复旦大学文博学系副教授郑奕调研发现,在许多博物馆的社教实践中,青少年普遍反映,他们不喜欢被过度催促和口头教育。相反,他们希望有一些在展品展项中选择的机会,来构建自我学习。博物馆课程设计标本展示环节,结合读本知识,让实物标本走进校园,制作VR等移动标本,便于学生随时欣赏、查看。在做《寻找回家的路》课程开发时,我们通过3D打印复制重要文物、制作文物知识卡片,带进学校给学生展示、触摸,让学生从感性上体验到人类文明与历史发展。且同步引进VR增强现实技术和移动APP软件开发,让文物植入电脑、手机、平板等互联网媒介,便于受教学生随时线上进行文物欣赏和知识学习,充分利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

之后是互动游戏环节。研究证实,学生通过在与他人互动能寻找社交学习的乐趣。根据《寻找回家的路》课程读本和相关文物,工作人员设计了文物写生、编写自己的杭州史和情景剧演出等数个互动游戏,分别在学生课程学习中开展。通过文物写生学生加深对文物的认识;编写自己的杭州史,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的杭州;情景剧演出是孩子们的最爱,通过角色扮演这种体验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互动、协作和贡献。依据读本内容编排的情景剧《苏堤春晓》,讲述的是苏东坡疏浚西湖的故事,通过参与该剧的演出,学生们不仅熟悉了北宋杭州的历史知识,更培养了其表现力和合作力。课程最后是回到博物馆实地参观,通过馆外学习和馆内参观的有机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发地爱上博物馆,实现了课程教学目标。

(三)课程评估阶段

课程结束后,博物馆和学校须要对课程进行总结性评估,以确定课程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唯有专业化的课程项目评估,才能促进其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博物馆课程项目评估,主要应该关注课程设计产生了哪些效应以及哪些因素影响了活动效果,从而帮助博物馆教育工作者对课程进行合适的修正。评估可以从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效果三个方面,围绕“发生了什么?是否有预期的影响?导致这种影响的原因是什么?”三个问题展开,引入一些学生家长、外部专家参与其中,以保证评估客观性的基本要求。

《寻找回家的路》博物馆课程评估主要从以下八个方面展开:(1)课程设计对博物馆展览或者藏品资源的有效利用;(2)课程设计与受教者的需求、兴趣和知识经验的关联度;(3)课程环节的趣味性、合理性、整体性;(4)活动开展的层次性、条理性和有序性;(5)课程项目的可操作性和延续性;(6)课程的亮点与创新点;(7)学生的参与性与回溯性;(8)学生、家长、老师的认可度。评估主要通过反馈和调查的形式进行,从课程对“受众者的吸引力、知性力和驻足力三个维度来进行量化评价。”

《寻找回家的路》博物馆课程立足基本陈列,从馆藏文物出发,让青少年学生从可触碰的实物角度,以生动、有趣的绘本形式,对杭州八千年文明史、五千年建城史形成直观、感性印象,并利用互联网+教育的手段,增强馆游、馆教的互动性。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了解了杭州的历史文化和文物知识,体验玩中学的魅力所在。

博物馆课程是博物馆与学校的有机结合,是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有效弥补了学校教育的短板,“在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博物馆课程也将日趋完善,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素质教育中得到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邹芬女(1979-),汉族,江西丰城,研究生,中级,杭州博物馆,研究方向:博物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