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魔术艺术传承与发展路径研究

2018-05-14 10:51曲蕾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5期
关键词:发展路径传承

【摘要】中国魔术发展历史非常悠久,中国也是魔术艺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早期中国将魔术称为幻术,也有人称其为变戏法。随着西方魔术元素的传入,中国魔术有了新的发展,但当下因过于重视西方魔术而忽略了中国传统魔术艺术,使得中国魔术艺术逐渐沦为复制类产品。为了实现中国魔术艺术的长远发展,应在传承传统魔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不断地丰富和完善魔术艺术的内容与形式,提高魔术表演的能力与水平。

【关键词】魔术艺术;传承;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魔术属于一种视觉艺术,实现了科学知识与高级趣味的融合,它不受时间、空间、国籍、语言以及风俗习惯的制约,是世界型艺术的具体表现形式,适合不同阶段、不同种族的人欣赏,是一种将知识、科学以及趣味融合于一体的视觉艺术,是极其受观众青睐的表演形式。

一、中国魔术艺术的溯源

中国魔术艺术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在远古时期就已经萌发出魔术的雏形。因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古代人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只好祈求上天保佑风调雨顺,他们相信总有些具有神奇魔力的使者可以在人与神之间进行联系与沟通,将自己的祈求与愿望传到神那里。有些人为了获取民众的信任,就会采取某些必要措施使民众信服,相信他们是神派来的使者,就不得不运用一些掩人耳目的神秘手段与方法,这就是魔术师产生的早期形态。在汉朝、唐朝、宋朝以及明清时期,魔术的形式与内容不断丰富,魔术表演更具神秘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直到清朝后期,我国部分艺人前往国外演出,西方魔术师也不断涌入中国,极大地促进了魔术艺术的交流与发展。目前,中国魔术师在传承我国传统优秀魔术艺术的基础上,广泛地吸收与借鉴西方魔术表演的技艺与内容,逐渐提升了中国魔术艺术在国际魔术领域内的影响力。

二、当前中国魔术发展存在的困境

(一)缺乏创新性

魔术的种类十分丰富,大致可分为舞台魔术、巨型魔术、近景魔术以及徒手魔术等。我国魔术较为重视徒手魔术表演,主要是依靠个体手上的技艺或技巧。无论哪种魔术形式,都需要创新,创新是魔术生存与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源泉,不可一味地复制或效仿,需维系好群众基础。目前,魔术比赛节目层出不穷,但魔术表演的内容与形式极为相似,基本上包含玩纸牌类、变活物类等。类似的表演内容经常呈现在观众面前,很容易使观众产生视觉疲劳。之所以称之为“魔术”,就是要在表演中体现出魔力,把不可能的事件变为可能事件,激发观众的想象力与好奇心,而不是各种魔术节目间彼此复制与抄袭。魔术表演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够满足观众的需求,提升魔术师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二)将魔术列在艺术领域外

魔术表演主要依靠技艺,既要有技,又要有艺。但当下国内艺术界将魔术表演排除在外,就连魔术行业也不认为魔术属于艺术,而认为魔术是重在技巧层面的表演。而且,我国部分艺术书籍在谈艺术类别时,明确指出表演艺术中不包含魔术。在解放前期,部分魔术表演是有台词支撑的,但解放后部分文艺工作者认为魔术中的台词不具备艺术性和文化性,就将其省略了,如此一来,魔术就演变成一种“只演不说”的表现形式。当前我国的魔术表演仍然存在此种问题,更倾向于以道具为基础的技巧表演,整体上缺乏文化性,也体现不出艺术性。

(三)普及面较窄

我国魔术普及力度不强,缺乏广泛的观众基础,这也是中外魔术水平存在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许多西方国家,与魔术有关的机构或商铺非常普遍,魔术表演方面的理论书籍与品牌产品也较为常见。中国虽有魔术传统,有着十分深厚的魔术底蕴,但却没有一所较为规范的魔術类院校,绝大多数的魔术表演者都来源于杂技行业,缺少科班出身的魔术师,这对我国魔术艺术的传播与普及形成了一定阻碍。除此之外,我国观众接触魔术的途径较为单一,大部分观众都是通过电视节目了解魔术有关信息或欣赏魔术表演,而西方国家设立了专门探讨魔术艺术的行业协会,为魔术爱好者提供交流平台。由此可见,我国对魔术艺术的重视程度较弱,普及面狭窄,使魔术艺术没有很好地得到传承与创新。

(四)缺乏市场开拓意识

中国魔术往往都是由杂技表演工作者进行表演的,魔术本身没有独立的市场空间。此外,大多数魔术师不愿在某些娱乐场所演出,而是由一些不入流的演员占据了演出市场,他们对魔术艺术的阐释与表演缺乏专业性,使观众对魔术艺术产生了错误的判断与理解,进而制约了魔术发展的空间。

三、新时期我国魔术艺术发展路径

(一)树立创新意识

创新对于魔术艺术的生存与发展极为重要。举个例子,在国际魔术领域,科波菲尔·大卫已经成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名字,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据相关资料显示,大卫对魔术表演有自己的标准与要求,他坚持不断创新与追求完美。他还会根据场地设计不同特色的魔术表演,这种创新能力与独到视角是我国魔术师无法赶超的。因此,我国魔术师要以传统魔术精髓为支撑点,更新自己的魔术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不仅要具有熟练的魔术技巧,还应具备良好的艺术素养,在表演中将两者充分融合,逐渐提升魔术的欣赏性与艺术性。

(二)融合多元艺术

魔术表演要充分融合多种艺术,不断为魔术艺术赋予新的内涵与特征,以各类节目需求为导向,适当地融入不同艺术元素,例如,相声、唱歌、舞蹈等,满足观众多样化欣赏需求。以中国东方歌舞团的歌舞晚会《金砖之夜》为例,它是为“金砖五国文化部长论坛”创作的晚会,此晚会启用该团的魔术师曲蕾用魔术串联五个国家的歌舞节目,融合了印度、南非、巴西、俄罗斯以及中国最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元素,不仅在节目中展现出五国语言的魅力,而且西塔琴、巴扬以及三角琴等具有地域性特色的乐器也极大地展现了异国风情,这是首次尝试一种与歌舞艺术相结合的全新模式,得到了很好的观众反响。事实上,观众在欣赏魔术表演时,神秘感是吸引注意力的首要因素,但艺术性更有利于维系好群众基础。融合多种艺术可以营造出艺术氛围,将观众带入情境内,增强魔术感染力,引起观众共鸣,进而促使魔术实现多元化发展。

(三)合理运用先进技术

巧用科技可以有效地增强魔术的感染力与影响力。大卫在进行魔术表演时,不仅要准确把握魔术规律,充分发挥创造性,还要利用力、声以及电等多种方式,再加上使用看似平常却具有玄妙的道具,极大地增强观众的错觉感受。我国魔术行业也应在此方面多加努力,研发先进的产品与科技,还要加强魔术师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先进技术的使用方式,但要注意技术使用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要在遵循魔术艺术规律与内容基础上增添技术层面的渲染,实现科学规律与先进技术的高度融合和有效运用,逐渐提升我国魔术表演的科学性与技术性。

(四)增强从业者素质

在早期,我国对艺人重视程度不高,大多数艺人的文化程度较低,仅限于一些手艺上的表演,缺乏深层次演绎。目前,这种情况已经得到改善,随着中外魔术艺术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以及国内魔术表演者素质的提高,我国魔术表演不仅具有可看性,更增强了文化性。自2009年春晚开始,小型近景类魔术得到观众一致好评,同时,我国年轻一代已经意识到魔术具有的神秘魅力,开始不断探索其中的奥妙,自身也开始进行魔术表演练习。他们的创新与研究为魔术增添了新活力,为观众提供了雅俗共赏的魔术表演,不仅给观众带来了乐趣与想象,更激发了观众对魔术本身及日常生活的思考,还有利于魔术表演者丰富自身文化知识,因此,热衷于魔术表演、学习的人逐渐增多。还有一些艺术生在自己所在的大学创办了魔术协会、魔术表演工作室等诸多组织机构,积极参加国家或者各省各市所创办的魔术比赛,在切磋与交流中提升了自身魔术表演的能力与水平,极大地促进了魔术行业的整体发展。

四、结语

中国魔术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是具有重要探讨价值的永恒话题,传承是对传统魔术精髓的继承,发展是在此基础上实现创新繁荣。在全球化发展趋势下,創新是各行各业都应秉持的重要理念,要丢弃以往的复制与简单效仿。文化全球化必然会使魔术艺术受到中西文化冲突的影响,但也为我国魔术艺术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为了使我国魔术艺术能够在竞争中获取更大的市场,就要理智地取舍西方魔术元素,基于我国传统魔术文化,恰当地融入西方魔术元素,不断地创新我国魔术的形式与内容,提升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卢晨.中国魔术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为中国魔术可持续发展把脉(下)[J].杂技与魔术,2010(4):52-53.

[2]丁浩勇.猜数魔术揭秘[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0(4):31-32.

[3]卢晨.从近期出现的魔术现象看中国魔术发展的“喜”与“忧”[J].杂技与魔术,2012(1):59-60.

[4]卢晨.魔术意识对魔术发展的作用(上)[J].杂技与魔术,2013(3):56-57.

[5]张若星.论中国电视魔术节目的现状与发展[D].兰州:西北大学,2014.

[6]孙秀芝.魔术艺术的传承、发展及创新[J].大众文艺,2015(21):270.

猜你喜欢
发展路径传承
“互联网+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探讨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