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自勤
【摘要】缅甸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萨隆族是缅甸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生活在缅甸最南端的沿海一带,被称作是“海上欢乐民族”。萨隆族是世界上潜水技能最好的民族,其社会生活、经济状况、宗教信仰、文化风俗等都十分令人感兴趣,也值得研究。本文试图对缅甸萨隆族的社会经济生活及宗教文化风俗等进行研究和阐述,使人们能全面了解缅甸萨隆族。
【关键词】萨隆族;社会经济;宗教信仰
【中图分类号】F127.8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缅甸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虽然目前对于缅甸民族的种类和数量还没有准确具体的研究数据,但依照缅甸政府1983年发布的数据得知,缅甸共有135个民族,其中缅族是人口最多的主体民族,而被缅甸政府划归为缅族支的萨隆族则是缅甸人口最少的民族。萨隆族虽然是缅甸众多民族中最小的民族,但也有自己獨特的文化习俗,值得了解和研究。本文对缅甸萨隆族的社会经济生活及宗教文化风俗等进行研究和阐述,使人们能全面了解缅甸萨隆族。
一、萨隆族的历史
萨隆族是缅甸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居住在缅甸最南端德林达伊省丹荖县和过刀县的部分岛屿上,靠海为生,人口极少,据估计现有人口5000左右。
关于萨隆族的历史,学者们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萨隆族属于马来族的后裔;另一种认为萨隆族属于孟—高棉族的后裔。
把萨隆族归入马来族后裔的学者们认为萨隆族人的语言中有马来语,所以萨隆族是马来族人;把萨隆族归入孟—高棉族后裔的依据是,萨隆族是和孟族一起作为孟—高棉族人的一个民族迁入缅甸境内的,在萨隆族人的语言中,不仅是称呼,连说话方式、使用方式都和孟—高棉族一样。缅甸学者们认为萨隆族属于孟—高棉族。
二、萨隆族的家庭及婚姻
(一)家庭
萨隆族人的家庭类型可以分为两种,基础家庭和联合家庭。在基础家庭里生活有父亲、母亲和子女们;在联合家庭里生活着父亲、母亲、未婚的子女们、已婚儿子们的家庭、已婚孙子们的家庭、父亲兄弟们的家庭等。在萨隆族人的联合家庭里,一般当已婚的儿子生下第一个儿子的时候就会分家。
萨隆族人的家庭是父权制家庭。虽然说父亲在各项事务中具有绝对的权利,但是母亲和其他人也有权利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父亲会衡量后做出决定。因此,萨隆族人的家庭虽然是父权制家庭,但并非父亲一人说了算,而是以父亲为主,家庭成员共同协商。父亲不在了的话就由母亲或者是大儿子来顶替父亲的位置。
以前萨隆族人实行一夫多妻制,经济条件好的甚至习惯进行“比赛娶妻”。娶来的妻子们一般都是在一个家里、一条船上生活的,也有让妻子及其所生的孩子们单独在一个家、一条船里生活,然后轮流到妻子们的家里去的情况。
(二)婚姻
萨隆族人婚姻自由,结婚年龄没有具体限制。萨隆族人的婚俗中有媒婆说媒的习俗,媒婆是由自己亲戚中生育孩子最多且孩子无死亡的妇女来担任。说媒的时候媒婆负责把男子的能力及个人情况等详细地介绍给女子及女子的父母亲戚们,女方同意就代表着说媒成功,反之则不成功。
萨隆族人在选择配偶的时候不看其家庭财富、知识文化等,主要是看其是否具备造船的技能,因为在萨隆族人的生活中,船是最最重要的。此外还看其是否精通潜水、捕鱼等。
萨隆族人订婚时的习俗和缅族人相似,那就是订婚前媒婆会把槟榔包送到女方家里,女方如果收下槟榔包就表示同意,不收就意味着拒绝。当女方家收下槟榔包后,男方的父母及男子就带着金银首饰及聘礼到女方家去求娶女子,男子的父亲要给女子的父母、亲戚、客人们敬酒,村长或者是媒婆把聘礼交给女子的母亲,女子的母亲接受聘礼后就把聘礼放到家里的神龛上,意思是向神请求赐福婚礼。萨隆族人的说媒、订婚、结婚可以在同一天之内完成。
虽然萨隆族人的婚姻大多是自由恋爱后组成的,但婚后如果婚姻出现问题也可以离婚。虽然萨隆族人离婚的现象很少,但是为了减少离婚现象的发生,萨隆族人有在离婚时有过错的一方要付给对方赔偿金的习俗。
三、萨隆族的经济
萨隆族人靠海为生,主要的经济行业是海上捕捞海产品的行业。具体为捕鱼、抓蚂蟥、剥藤壶、找蚌贝、捉牡蛎、掏燕窝等水上作业,把从海上获得的海产品卖给马来西亚、中国等商人。
萨隆族人很精通捕鱼业,小孩从小就是看着大人们捕鱼长大的,非常熟悉,所以当孩子长大到9~10岁就开始参加撒网捕鱼工作,此外还会潜水捕鱼。萨隆族人捕鱼是集体作业,10至15个人一组,由年龄大的、经验丰富的人领导小组成员开展捕鱼业。捕捞到的鱼进行平均分配,领导者并不能多分到鱼。没有船的人可以租船或跟随有船的人一起去捕鱼。租船是免费的,都是相互帮助。
以前萨隆族人不分男女都从事蚂蟥捕捉行业,现在深海捕捉海蚂蟥的行业主要是由男子从事。萨隆族人捕捉海蚂蟥时也是集体作业,最少要有5~6个人一起合作。捕捉海蚂蟥时用尼龙绳捆住船,再把绳子的一头捆绑在下水人的腰间,把船和人捆绑在一起,这样船才能跟着潜水的人到达所去之处。
此外,剥藤壶、找蚌贝、捉牡蛎、掏燕窝等也是萨隆族人的主要经济行业,精通潜水的萨隆族人也很擅长这些行业。
萨隆族人除了从事海上作业外,也从事手工业。男人必须要掌握造船技术,还要会做一些打猎用的工具,雨季海上风浪大,上岸边生活时就靠打猎为生。女人精通编织席子、篮子、箩筐、鱼篓等。
四、萨隆族的宗教信仰
(一)神灵信仰
萨隆族人自古以来就有神灵信仰的习俗,萨隆族人信仰的神叫“鲁崩”②神。萨隆族人认为,“鲁崩”神能为萨隆族人创造一切好的和不好的,所有的事情都能依靠他。
萨隆族除了有神龛之外还有神柱,神柱设在神龛的附近。萨隆族的神龛和缅族的神龛不一样,神龛比较矮,长两肘尺一拃③,宽大约两肘尺,锌板屋顶,建造得整整齐齐的。神龛的高度是按朝拜者坐在地面上后可以把供品放到神龛上去的高度建造的,神龛前面的空处雕刻有黄牛像、鱼像等,起装饰作用。神龛附近的神柱是用木头雕成的,高大约8英尺。神柱也被看作是神像,神柱的顶端被看作是神像的头,所以雕刻成圆圆的;下面的柱子有的地方雕得很瘦削,有的地方雕得凸出来,还有的地方雕成了螺纹样。雕完后还用彩色的颜料进行染色,并在神柱的顶端神像的头部位置用白色的包头布包裹着,目的是让神像高兴和变得更加漂亮,至于神像是男是女并不清楚。
萨隆族人每年举行一次拜神会,时间是在每年五月初。拜神会一般是一天,也有举行两三天的。在拜神会上供奉香、蜡烛、槟榔籽、槟榔叶、烟、酒、七种糕点、鸡蛋、鸡血、煮好的整只鸡、一只乌龟或乌龟肉,还有平时吃的食物等,拜完后人们就围在一起喝酒跳舞。
(二)先辈灵魂信仰
萨隆族人除了信仰“鲁崩”神之外,还信仰祖先们的灵魂。萨隆族人在长辈亲人去世后会认真地进行埋葬,建造坟墓,并在坟墓旁搭建神龛、神殿、神柱进行祭拜。萨隆族人认为逝去的先辈们是以灵魂的形式存在着的,他们能保护家人。虽然活着的人看不到他们的灵魂,但是他们却能看到活着的人。萨隆族人甚至认为逝去的先辈们的灵魂会回到家里居住,所以,萨隆族人就在家里为先辈们设立一个小的神龛,并用鲜花和净水进行供奉,有些人家还供奉逝者的画像,他们相信这样做能给家里带来财富。
萨隆族人每年祭拜一次逝去的先辈们的灵魂,时间是在四月十五日的晚上。
在萨隆族人朝拜“鲁崩”神那天的下午六点钟左右,萨隆族人就去上坟。萨隆族人全村人集合起来一起去上坟,带着蜡烛、香、七种糕点、水、酒、鸡蛋、鸡肉等去祭拜,拜完后人们就围在坟墓旁边一起跳舞。
五、结语
萨隆族人心地善良,诚实淳朴,勤劳勇敢。靠海为生的萨隆族人坚信大海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要学会了潜水就不用为生活发愁,因此,萨隆族人又被称为是“海上快乐民族”。萨隆族人精通潜水,且以此为自豪。为了培养孩子的水性,萨隆族人有把刚出生的孩子扔进海里的习俗。以前萨隆族人的衣食起居等一切用品都很简单,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在政府的资助下,萨隆族人的生活也开始有了改善。现在有少部分萨隆族人开始信仰佛教并成为佛教徒,也有的开始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做生意。相信随着缅甸国家的发展,萨隆族人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注释:
①Moken myanmar,http:enjoy.N.Wikipedia.org>wiki>Moken此网站显示2013年统计萨隆族人口为2000,所以估计现在人口不会超过5000。
②缅语音译,意思是躲着人类的神。
③一肘尺等于18英寸,一拃等于20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