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面埋伏》是我国传统琵琶武套曲中最典型的代表作之一。自该曲目诞生以来,各派名家的版本及曲谱都对《十面埋伏》不断传承、增加自己对该曲的理解,形成各自的流派特色。本人在本科期间通过对该曲的反复练习,从曲子的背景到音乐表现、从音乐表现的意境到演奏技巧技法、从演奏情绪的渲染到演出效果的把握都有了更深层次的感受和体会。本文章主要对刘德海新编《十面埋伏》的艺术创作背景、刘德海先生的介绍、乐曲的演奏技法作一讨论。
【关键词】刘德海;新编;音乐表现;乐曲技法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一、乐曲的背景及作者介绍
(一)乐曲的背景
“《十面埋伏》是我国琵琶艺术曲目中著名的琵琶武套独奏曲”。[1]以发生在公元前202年的楚汉战争为创作背景,通过雄浑激越、荡气回肠的乐曲内容,展现了楚汉战争最后阶段残酷激烈而又英雄悲壮的震撼场面。“我国古代没有乐曲记载的载体,直到明末,一位叫汤应曾的琵琶演奏家,在他曾写过的一本叫《四照堂集》著作中略有记载。”[2] 关于《十面埋伏》的具体创作时间到现在仍没有定论,最早的曲谱收录在华秋萍编著的《琵琶谱》当中。
(二)作者介绍
刘德海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民族音乐教育家,现今艺术成就最高的琵琶演奏家,被尊称为琵琶大师。刘德海先生在传统乐曲上有了很大突破,尤其是在演奏技巧和内容形式方面,在提高演奏技巧的同时,不断丰富曲艺形式,对琵琶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他将自己对民族音乐的感悟、对传统音乐的发展和艺术方向的选择三者很好地结合起来,经过几十年的悉心揣摩和艺术实践,形成了热情洋溢、富有独特韵味和艺术感染力的艺术风格。他在秉承中华文化优良传统的同时,不断地实践,推陈出新,不仅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更使琵琶演奏技艺和形式得到创新,对众多琵琶人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乐曲的演奏技法及音乐表现
我国琵琶独奏曲大致可以分为文套和武套两种体裁:文套擅于抒发情感,表达情怀;武套是写实性与叙事性的统一,多讲究画面感与戏剧性,表现磅礴之气势,同时体现了演奏者对力度的掌控,多用比较鲜明的音乐刻画所表达的艺术形象。《十面埋伏》是典型的武套体裁的代表作,因其丰富的演奏技巧、超强的艺术表现力,成为琵琶演奏者不断钻研的曲目,对演奏者运用扫拂、凤点头、轮指等技巧手法的能力有较高的考验。在此,对几个音乐表现力较强的演奏技法作一分析。
(一)“扫拂”的运用及音乐表现
“扫”是用食指自右向左弹出,同时弹四条或者三条琴弦如一声,“拂”是大指自左向右同时挑四条或者三条琴弦如一声。“扫拂”营造出较强的和声效果,使音色饱满逼真。文曲中的“扫”,旨在丰富音乐的音响效果;在武曲中,技巧是音乐形象最重要的刻画者,各种扫拂技巧大篇幅地使用,就是为了达到增强力度,制造热烈欢快或者紧张激烈气氛的目的。刘德海新编《十面埋伏》大量运用了“扫拂”的技法来体现武曲富有冲击感的画面,突出极具色彩的戏剧性。
在曲目开始阶段,由“列营”到“擂鼓” 都运用了“扫拂”的技法,描绘了士兵们为交战准备的画面。一进入曲目,连续的“扫拂” 在高音区先声夺人、扣人心弦,把听众即刻带入表演者所营造的强烈的战争气氛中。同时,这一音响效果强烈的技法也体现了演奏者的功力深厚。
“走队”,运用了欲强先弱、欲放先收的表现手法来刻画场景,以琵琶的组合指法“扫轮”表现战士列队时紧凑的节奏、整齐一致的步伐,这种弹性跳跃的音调与演奏者的气息相结合,使听众更能联想到调兵遣将时的气魄雄浑,士兵们在操练时整齐划一、整饬有序的情景。
“小战”和“呐喊”两段大量运用了“扫拂”的技法来表现两军交战时的激烈场面。随着“扫拂”速度的加快、力度的加强,使得音乐刚柔相济、声音宏亮,气魄更大。《十面埋伏》最主要的乐段之一的“小战”,运用了以“扫弦”为主的多种组合指法来描绘战争中纷乱的马啸声、溃散声、炮声。“呐喊”运用“夹扫”空弦表现奔驰的马叫声,在一、二弦上的推拉音把整个战场激烈的场面表现得轰轰烈烈,让人真切地感觉到观看了一场华丽的战争。值得注意的是,在浩荡的战场上,出现了短暂的“箫声”,“箫声” 忧伤、凄凉,这是刘邦为使楚军陷于“四面楚歌”的绝望境地而采用的心理战术。“呐喊” 用高强度的“扫拂”描绘两军将士呐喊厮杀,万马奔腾的场景,是本曲的高潮乐段。
“扫拂”这一技法需要同时触弹四根琴弦,将腰、肩、臂、肘、腕的气息融会贯通,最终在手指上发力,用频率极大的“扫拂”拉开战争序幕,支撑起庞大雄浑的战争气势。“扫拂”技巧在传统琵琶演奏技巧中是构成片状音响的核心技巧,它可以形成以扫弦为中心特色的段落甚至整首乐曲,因此它在整个传统琵琶音乐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为琵琶塑造了“四弦一声如裂帛”的音响形态,将琵琶的“金石之声”发挥到极至。
(二)“凤点头”的运用及音乐表现
“凤点头”也被称作“勾搭”,分为软勾打和硬勾打两种,是右手和声演奏技巧中难度较大的一种,注重连贯性与和声性的统一,其以较强的音乐表现力,营造了一种紧张的、动人心弦的氛围。相比缠弦发音的强而有力,子弦的发音干净清晰,乐曲中子弦演奏的常为曲调,缠弦进行的为低音伴奏。这个技法富有层次感和节奏感,描绘了刘邦的军队在战前升帐点将,各军列队出发进行埋伏的情节。在刘德海新编《十面埋伏》中,“排阵”的曲调宽广雄壮,富有旋律性,运用“凤点头”表现将士威武的气派和雄壮的气势,描绘出身着胄甲、手持剑戟的战士们在操练时训练有素、变化队形时整齐划一、快速移动时孔武有力的步调和将领调兵遣将时的情景。
(三)“轮指”的运用及音乐表现
“轮指”以其连续性触弦的发声成为琵琶演奏中核心的演奏技法。食、中、名、小四指依次弹得一声,大指“挑”进,共得五声,为“轮”。它的表现能力非常强大,还可以与其他指法组合运用,在表现雄浑激烈的场面时常用的“满轮”,表现安适恬逸的心境又可用“半轮”;组合指法“扫轮”“拂轮”气势如虹,“长轮”悠扬飘逸,这些指法既可以体现琵琶右手指法的种类繁多,又能体现其错综交相、变幻莫测的运用,又可以在演奏过程中富于对比性,使得乐曲更加丰富饱满。
在刘德海新编《十面埋伏》中,“轮指”这一演奏技法成为全曲的“顶梁柱”技法。乐曲一开始就用“拂轮”“扫轮”相结合的演奏方法表现两军交战前磅礴如宏的气势。“传号”一段,用“双轮”的技法,配以三、四弦低沉的音色,将战场上将士们浩浩荡荡和严谨从容的宏大场面充分体现出来。“走队”全段以慢轮进入,表现了两军对垒前双方将士有条不紊的战前准备,以及军队威武雄壮的军威、气势豪迈的军容。
“小战”“呐喊”是新编《十面埋伏》中最能体现战争场面的部分,多用密轮、快轮,给人一种紧张、一种战争进行时的激烈感,它与前段“埋伏”形成对比,提示要進入交战的时刻,表达另一种场景、意境和情绪。先是运用了“扫轮”,最后转为双轮,进入最激烈的“呐喊”, 琵琶轮指多变的技法和刘德海先生细致的处理相结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描画了楚汉两军在惊心动魄的激烈战争中,汉军愈战愈勇和楚军节节败退的场面。
综上所述,《十面埋伏》是我国最著名的传统琵琶武套独奏曲之一,无论从演奏技法还是音乐表现都是武曲的典范之作。刘德海先生在传统乐曲的演奏技巧和作曲的内容形式上有了很大突破,在提高演奏技巧的同时,不断丰富曲艺形式,对琵琶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刘德海先生演奏的《十面埋伏》在演奏技法、音乐表现形式上都充分体现了刘德海的艺术思想,他在前人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探索琵琶发展的道路,符合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
参考文献:
[1]褚晓冬.浅谈《十面埋伏》中的中国传统音乐元素[J].芒种,2014(22).
[2]孙莉.琵琶曲《十面埋伏》赏析[J].芒种,2012(13).
作者简介:费凝(1993-),女,汉族,甘肃张掖,硕士,山西大学音乐学院,研究方向:中国乐器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