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应用为背景的环境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建设

2018-05-14 10:51唐乐尧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6期
关键词:基础课程环境设计体系建设

【摘要】随着社会的建设和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我国的环境设计开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我国的设计专业开设时间较晚,很多教学实施方案都是按照国外的教育形式进行的,随着多年的设计研究,我国已经逐渐形成了属于我国的环境设计体系,教学的体系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环境环境设计课程的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应用型教学课程体系、教学课程模块和专业工作室的建立及重要性,希望能为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环境设计;基础课程;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教育改革的实施,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理念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传统的教学体系已经不适合当前的社会要求,我国环境设计专业的体系建立尚不完善,首先是教材的选择,环境设计专业教材的更新进度十分缓慢,现在各大院校所使用的教材大多数比较老旧,使课堂教学内容的制定变得越发困难。除此之外,环境设计专业很少开展实践课,大多数学生掌握的内容是基础设计理论,缺少应用能力,这与当前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的教学目标存在着较大的出入。

一、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一)创建新的教学模式

环境设计专业涉及到国家建设的速度和质量,是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前,我国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以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为主,设立公共课,让学生掌握好专业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不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实践性教学的开展是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关键,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需要进行实际操作,教师要做好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安排学生到职业岗位上进行实习,这是教学改革的基础,环境设计专业的不同之处就在于,相关企业的职业要求较高,学生的基础知识运用具有一定的困难性,教师要在实践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做好专业指导,帮助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内容的制定过程中,教师要以工作内容为主要参考,建立起独特的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能够独立进行实践项目的改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提升,相关单位对环境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设计工作的开展已经不只是进行设计这么简单,更需要学生在具有优秀设计能力同时,能够做好与客户之间的交流,明确客户的基本需求,同时还要对项目的施工全程进行管理和监督,避免出现设计内容与施工情况相矛盾,能够及时根据实际设计环境进行设计方案的修改,这样的综合性人才才是当前社会所需要的。因此,在环境设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要加入学生交流能力的培养,做好與客户之间的沟通协调,能够明确整体环境设计的定位,设计效果满足客户的要求,还可以通过交流了解整个工程预算的数量,在这一范围内选择施工材料,教学过程中还要开设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文档制作能力,实现具体化的工程管理。

(二)实现体系化教学目标

应用性教学内容的制定是以工作流程为依据的, 这种课堂教学的开展是建立在学生基础知识运用能力培养的目标之上的,在课程内容的制定过程中需要结合环境设计专业的基本特点,了解当前社会对相关专业人才的根本需求,并以此作为参考依据开展实践性项目教学。专业课程项目体系模块的建立需要和工作任务进行结合,让企业项目成为人才培养的主要依据,教师在教学开展前到企业中去进行整个工作流程的学习,或者学校直接聘请企业工作人员担任教师,在课堂上按照环境设计企业的工作规范进行实践操作流程的确认。一般情况下,教学要从业主交流开始,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客户咨询的模拟,交流的过程中要对客户的设计要求进行记录,运用计算机网络查找相关的设计资料。实践教学的内容要进行创新,当前我国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课程体系的建立还尚不完善,想要做好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先让学生明确职业素质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概念化草图的制定,实践教学方案的制定需要从施工图的设计开始,做好整个项目工程的预算,在施工过程的整体规划过程中,要做好对施工现场的监管,这是为了保证设计理念的顺利落实,竣工验收阶段,要先从装修开始查验,再逐渐细化到室内的陈设,这些施工环节也可以作为学生实践课程开展的内容,项目任务的布置要呈现出体系化特性,按照各个环节之间的施工顺序逐渐构造出一个课堂体系的有机整体。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做好引导者,师生可以共同完成一个项目,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种教学模式的建立能够帮助学生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接收,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构建实践教学课程模块

(一)单项项目训练模块

该项目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实施的,项目的训练内容比较单一,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课程主题进行专项训练。比如,给学生一个设计好的项目图纸让学生选择合适的色彩来进行运用,或者让学生在设计好的图纸上通过计算机对内容进行更为直观的展现,通过这些训练项目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色彩的运用能够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形象的表达原理,这是环境设计专业的基础。专项项目中的一个重点内容选择就是制图,制图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施工图纸的制定,施工图纸是环境设计中的重要内容,环境建设是否符合所需要的设计形象,需要做好施工图纸的绘制,施工人员的整个操作流程需要施工图纸提供参照。施工图纸的绘制并不简单,教师要给与充足的设计时间,一般情况下,难度中等的设计项目施工图纸的制定需要一个月左右,教师要组织好学生,开展集中训练,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设计规范性。专项项目训练中要让学生学会熟练地运用计算机绘图软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应用,在设计图纸的绘制过程中,通过绘图软件的使用,能够增加图纸的效果表现力,可以将图纸变成立体化3D动态图,使整个设计理念变得更加直观,还可以减少与客户之间的思维误差,保证环境设计项目的质量。

(二)综合项目训练模块

该项目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而实施的,设计类学科中的毕业设计属于综合训练项目的内容,这种项目训练模式的应用目标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课程的学习,更熟练地在工作中运用自己的基础知识,实现对空间的层次设计,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能够加深对整个项目工作流程的理解,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综合项目训练顾名思义,是将整个设计项目都交给学生来完成,学生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到自己所学过所有专业知识,让学生能够独立地在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对问题及时进行解决,从根本上实现从校园生活到工作的过渡。在综合项目实践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教学指导,独立进行项目设计,对没有经验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在设计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以前没有发现的问题,教师要结合自己的经验帮助学生完成设计,同时教师在进行项目制定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做好难易度的选择。综合项目训练能够明确学生的设计思维,在设计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管理能力,因为训练模式对学生的实际要求很高,所以,教师要将课程设置在高年级,为了让整个实践过程更加正规,可以和企业建立起合作关系,或者举办校与校之间的设计竞赛,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自信心。

三、建立专业工作室

专业工作室的应用优势。创建专业工作室是为了给学生实践课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企业氛围,同时专业工作室能够改变现有的教室布局,创建开放式的设计空间,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设计和应用,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工作室的开设意义就是将课堂变为工作岗位,让学生学习到实际应用的知识,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对自己的身份进行明确,教师要积累企业经验,在教学中既要担任项目经理又要做好指导教师,这样的学习氛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应用能力。专业工作室推动实践项目的进行。专业工作室的构建促进了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校企合作是当前我国实践性教育开展的基础,通过校企合作能够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锻炼学生的岗位意识,教学内容的布置可以通过企业实习来实现,让学生到工作中去,参与到企业的各环节运作,掌握实际设计流程。企业要为工作室提供资源支持,安排优秀员工进行指导,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四、总结

随着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对当前的教学环节的制定具有重要影响,传统的课程教学存在着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力度不够的情况,对此内容进行具体化分析,通过校企合作和专业工作室的开展,完善现有的实践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实现实践教学质量提升的教学目的,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霍丹,李晓慧,都伟,唐建.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的环境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7,2(1):135-137.

[2]英浩.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174-176.

[3]林广思.环境设计教育回顾与展望[J].高等建筑教育,2014,23(5):1-4.

作者简介:唐乐尧(1983-),男,汉族,福建福州闽侯,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基础课程环境设计体系建设
自动控制类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河北方案
唐山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乡村传统民居环境设计改造与保护略谈
影响中职数学教学效果的因素与对策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警犬使用法制化体系建设初探
环境设计理念下的城市中心建筑设计
抓住基础课程五要素,构建数学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