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下高职校创新创业课路径研究

2018-05-14 13:52马海涛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4期
关键词:多元智能专业课程课程体系

马海涛

[摘 要] 多元智能理论是国际先进的教育理论,体现了高职教育在本质、培养目标、公平性和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的要求。目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进入飞速发展时期,既取得了成就,也存在一些不足。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在课程设计、观念、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予以创新。

[关 键 词] 多元智能;创新创业;高职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1-0138-01

随着我国高校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我国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主力军”。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由国家统包分配向毕业生自主择业转变,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创新创业教育也成为一种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新模式。

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自身对创新创业教育理解不深

大学生对创业的看法也是因人而异。有的大学生没毕业就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创业活动,有的大学生根本就没有自己创业的野心;有的大学生认为创业最困难的是没有足够的资金,有的大学生认为最困难的是对市场前景不了解;有的大学生认为创业需要学校提供场地和实验设备等。

(二)企业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的看法各异

很多企业更愿意大学生更多参与创业实践,而不是一味学习理论知识;还有的企业认为大学生创业要和自身所学专业相关,这样能提高创业成功率;更有企业认为大学生在校时间长,与社会市场接触时间短,很难想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创业构想。

(三)高校老师对创新创业教育观点不一

大部分老师支持大学生自己创业,但也有部分老师认为大学生应该积累一定工作经验后,再进行创业;有的老师认为创业课程应该邀请企业一线工作者承担,有的老师认为应该由专业课程讲师承担创业课程授课;有的老师认为学校应该建设创业园,为大学生提供场地、实验设备等环境和服务,同时创业教师还应该向大学生提供各种技术指导、政策指导等。

二、基于多元理论下创新创业课程研究的意义

(一)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下高职生创新创业影响越来越广

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专业化、学生分类培养、多元课程设计、创业创新能力等方面,但是教育教学体系没有形成,机制不够完善,教师专业化和学生分类培养还一直停留在初级阶段。

(二)多元智能理论能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形式单一、内容较少,使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未起到特定的积极作用。相关研究不深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得不到更多实质性的重视,具有创新创业设想的学生也未能通过课程得到相应的帮助,从而使很多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流于形式。针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的现实需要,将多元智能理论融入创新创业课程中,不仅需要任课教师认真学习多元智能理论内涵,因材施教,还能使学生进一步认清自身智能特点,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

三、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方略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在国家大的框架背景下,各高校根据自身特点,不断进行融合、实践、探索,构成具有各自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将多元智能理论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多元智能理论与创新创业课程融合的过程是一个共赢的过程,一方面以创新创业教育的新理念为指导,丰富高职教育体系,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多元智能理论学习,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空间。面向学生开设多元智能的专业课程,主要目标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长进行分类创业引导,在制订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方案时明确强调不同特质学生需要制订不同的课程方案。

(二)将专业课程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通过创业课程,不仅丰富课程体系,也能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学生学习之后对本专业知识有系统深入的了解,为创业教育奠定基础。同时面向各专业学生开设的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课程,主要目标是因专业制宜,引导学生根据专业特长进行创业。高职院校要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各专业提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融合的培养方案。通过把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渗透到各个专业,通过相关课程的开设,从而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三)将实践课程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实践课程主要是引导学生将实践活动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衔接,在实践活动中实现深度融合。由于创业教育实践课程面对少数学生,因此可以利用学校和教师资源搭建创业平台。国内诸多高职院校已有成功的探索和实践,如广东省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师工作室”与“名师工作坊”已成为该校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载体,在多元智能理论基础上选拔学员,选拔的标准为多元智能的九种特质,如创新和创业的意愿、协调性、意志品格、逻辑、团队合作精神等。

参考文献:

[1]许晓川,王爱芬.大数据与多元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度融合[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25):32-35.

[2]李早旸.多元智能理論视阈下高职人才培养探析[J].广西教育,2013(31):86-87.

猜你喜欢
多元智能专业课程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立德树人”理念下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进课堂的思考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在学校的应用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中学英语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lassroom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