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视觉时代当中摄影艺术与手机摄影的创作分析

2018-05-14 10:51张泽军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1期
关键词:摄影艺术创新发展

【摘要】伴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科技水平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这样一个具有现代化的时代当中,人们的生活逐渐被大量可视化的视觉信息所包围,而手机摄影艺术作为现代化信息时代不断推进的重要表现者与参与者,其具有的独特性、真实性以及展现生活的时效性逐渐赢得了现代人的追捧。因此,本文以视觉时代当中摄影艺术与手机摄影的创作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更有效地促进手机摄影艺术创作的发展和演变。

【关键词】视觉时代;摄影艺术;手机摄影;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J405 【文献标识码】A

一、视觉时代及视觉时代中的摄影艺术

(一)视觉时代的基本特点

随着社会科技以及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推进,在生活当中的各个角落都充斥着大量的自媒体信息以及相关的视频与图像,这些信息我们都可以看作是可视化的视觉文化。目前,社会正处于一个不断高速发展的具有影响特点、传输特点以及消费特点的时期,可视化的视觉文化在人们生活当中所占有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图像以及视屏等这些视觉信息能够有效地携带着人们对于现代社会当中所表现出来的信息的认知以及理解,同时也是科技不断发展的一种特殊的阶段,也是人们有效地认知这个世界、了解这个世界并且与这个世界进行互动交流的重要方式。这种特殊的视觉感知是完成人和世界进行良性交流最为直接的途径,能够充分实现人类的自我认识。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当中,人们正面临着更多不同的视觉信息,这些信息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的视觉、听觉以及各方面不同的感知系统,同时也为视觉信息发展的新形式带来了契机。

(二)视觉时代当中手机摄影技术所具有的特点

伴随着我国现代化信息工程的迅猛发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手机已经逐渐成为生活、学习、沟通等各个方面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之一。尤其是人们在物质基础上获得满足的同时,想要随时记录美好的瞬间以及情景的意愿愈加强烈,进而促进了手机摄影艺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这也促使手机摄影成为了现代社会当中重要的视觉信息来源。而对于视觉时代当中的手机摄影艺术所具有的特点来说,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手机摄影具有一定的超现实表现特点。人们运用手机进行摄影创作的时候,在内容的选择上大多来源于人们自身的生活,而且所捕捉的画面以及呈现内容都是对生活的真实写照,因此,在人们观看运用手机所创作出来的作品的时候,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和回想起之前所经历过的事情;

其次,运用手机摄影具有一定的实效性特点。不管是從摄影者的心态、摄影时间还是摄影所处在的地点来看,摄影都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摄影者可依据自己的特点随时随地进行摄影创作,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捕捉;

最后,手机摄影具有一定共享性的特点。人们通过手机所捕捉的画面可以随时随地上传到网络当中,而且通过一定的共享性,人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到一定的信息,并对这一信息作出相应的评价。

二、手机与摄影艺术之间的关系

(一)手机是摄影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逐渐普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然而人们对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总有着一定的好奇与想要记录的意愿,这也促使手机摄影成为了众多群体的新宠儿。然而对于摄影艺术的表现与记录来说,手机无疑是其重要的展现手段与展现方式,人们可以在任何地点、处于任何的时间拿出自己的手机,对身边所发生的事情进行记录和传播,这是对一副图片、一个时间段进行有效记录和记忆的重要方式,也是人们生活当中记录“美”的重要方式。

(二)摄影艺术是展现人类对于手机运用表现的重要方式

艺术的表现形式总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可以通过人类的肢体语言进行展现,有的可以通过一张纸、一支笔同样可以展现出不一样的艺术效果。然而,伴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迅猛提升,可以说,人们对于展现艺术的表现也同样发生了巨大的变换,可视化的信息生产与传播,促使整个摄影艺术逐渐摆脱了一定的门槛限制,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摄影形式以及摄影手段来对自身内心的真实感受进行表现,然而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已经难以跟得上人们想要捕捉瞬间的迫切希望,这时候手机摄影逐渐映入人们的眼帘,成为了人们展现摄影艺术的主要手段,并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连。

(三)手机与摄影艺术具有很大的关联,密不可分

现阶段,在这个社会当中并不缺少一些爱好摄影的或者是摄影艺术家对于手机表现的摄影艺术持有一种批判的态度,认为这种艺术表现是对艺术的终结。但是,手机摄影又何尝不是艺术塑造的一种创新呢。随着科技的进步,小巧轻便的手机已经成为现代摄影的主要工具之一,它给摄影艺术的创作者带来更加便捷的创作方式,使其灵感不受表达媒介的限制,更加个性化地将自身对客观生活的主观感受表现出来,使摄影作品具有更加独特的魅力与气质。以手机为媒介的摄影艺术创作,能够给摄影者带来不一样的创作心态,摆脱了传统摄影的沉重枷锁,使艺术的创作更加轻松、随意。在这样的心态下,创作者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的世界中去,使摄影者更加简单地抓住生活中的灵感,让艺术更加打动人心。同时,手机摄影为摄影作品的表达提供了便捷的途径,摄影艺术家可以随时随地将自己的作品上传到分享网络上,使作品更加全面地展现其价值,令创作者从传统的严肃创作心态之中摆脱出来,进行更加轻松的艺术创作。因此,手机与摄影艺术,二者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且密不可分。

三、手机摄影艺术当中的摄影艺术创作

(一)对现实生活的真是写照

摄影艺术是最具典型性以及纪实性质性质的艺术表现,能够通过有效的以及实时的呈现方式记录人们每一个生活的时间,并对这一真实的生活特点进行有效的解读和表现,促使观看者能够从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当中感受到摄影者所要想表现出来的含义。有句话说得好“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这也能够充分体现出摄影者的灵感主要来源于对生活的体验。而在传统的摄影表现当中,摄影者往往依靠较为沉重的设备来对一些事实进行表现,而这种表现大多制约了作品所具有的真实特点,但是伴随着手机摄影的出现,一种笨重的记录逐渐转变成较为轻盈的展现,这也促使摄影能够更加贴近生活,对生活的再现更具时效性。

(二)手机摄影转变了传统的观看方式

在传统摄影作品当中,对于作品的欣赏大多主要凸显作品所具有的历史性特点,从摄影作品的产生到观看需要经过长时间、多阶段的传播环节,这就使作品的表达反馈受到了极大限制。而通过手机摄影,摄影者可以将摄影作品以极快的速度上传到网络共享平台之上,不但提高了摄影作品的传播速度,还扩大了摄影作品的传播范围。虽然相对于传统的摄影作品传播方式,手机传播缺少了必要的严肃性,但其迅速的反馈机制使观看者对作品的感受以及批评能够以极快的速度传达给作者,让摄影艺术家形成良性的艺术反思,促进其更好的艺术表达。

(三)对全新的摄影语言进行探索和再现

自从20世纪80年代私人的摄影概念以及相关形式开始流行,人们就逐渐将摄影作为了一种特殊的可视化手段,并用此来对自己的生活进行记录。有一位著名的摄影家曾经说过这样的一段话:“摄影的手段将私生活展现到公众的面前”,从这句话当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摄影艺术对于展现人类私人体验、感受以及生活的重要性。随着手机摄影作为摄影艺术的发展,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屏障在逐渐消解,文化与日常之间的隔阂也开始消融。摄影作品的内涵开始越来越指向人的内心,摄影的素材也越来越生活化。在视觉时代的影响下,如果专业的摄影师过多地追求视觉规律,反而可能会对自身艺术的表达形成束缚,从而失去在表达生活方面的优势。手机摄影对摄影语言方面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探索,将会给摄影作品带来更大的艺术张力。

参考文献:

[1]周严.新媒体时代摄影艺术的发展[J].青年记者,2017(23).

[2]夏乾丰.试论摄影艺术的真实性——析纪实性与真实性[J].新闻大学,1998(1).

[3]邱琦.独特的美丽和感动[J].北京观察,2017(8).

[4]赵磊.浅谈形式美在摄影艺术创作中的作用[J].艺术科技,2017(5).

[5]胡钢锋.摄影艺术创作中摄影人个性的优化[J].大众文艺,2017(19).

[6]林戈尔.摄影艺术构成理念三十题——借力于音乐之基本手法與技术手段[J].四川戏剧,2016(12).

[7]雷炀.摄影艺术创作中的虚实观念浅析[J].西部皮革,2017(4).

[8]查旭良.关于摄影艺术的美学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5).

[9]刘怡君.摄影不止于此——“空镜——与摄影无关”展览展评[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6(4).

[10]张锐,崇明宇.现代摄影艺术的美学探究[J].艺术教育,2017(Z3).

作者简介:张泽军(1996-),男,湖南省邵阳市,本科,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猜你喜欢
摄影艺术创新发展
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入选名单
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福建入选作品
论摄影艺术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摄影艺术造型语言的美学探讨
关于“互联网+”趋势下的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问题
摄影艺术在产品设计展示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