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回归真实历史事件的研究方法

2018-05-14 10:51徐锦彬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1期
关键词:历史背景

【摘要】本文就如何回归到历史事件的真实这个主题来浅析作者的观点,谈谈在作者对回归历史事件真实的研究中是从哪些方面综合窥视当时历史事件的。作者个人觉得在这个问题上除有客观共性以外,是应有非常个性化的视角观点的。

【关键词】史料研究;历史背景;自然人文环境;横向历史人物研究;人性共性面研究

【中圖分类号】K05 【文献标识码】A

一、如何通过该历史事件本身的史料研究回归历史事件的真实

因为史料是唯一接近历史真相的最直接证明,那么学者对史料的研究结果一定是还原历史事件真实的首要论据。所有史料研究无非地上史料及地下史料的研究,所有我们研究者们根据自身条件接触到的该历史事件史料的深度及广度决定了我们研究结果与历史真实的接近程度,而正是因为地下史料的未来及未知性。所以我们所能做的史料研究就是地上的史料研究。作者认为,史料研究是还原历史事件真相的最直接、最接近事实的可信可行基本动作。

以“秦统一六国”历史事件为例。记录这段历史的史书有很多,而且有着不同角度的史料记载,从六国时期的史料到秦汉时期根据《史记》的记载基本是立体式地呈现了当时秦统一六国的各个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因为不是当时秦时期的史官记载的,其综合性的各种史料是可能已经接近历史真相和事实了的,加上当代考古发现的众多秦时期的地下史料、物证等,这段历史应该是有着极其接近历史事实的佐证,而佐证材料的可信度也很高,对于类似这种情况的历史事件或者历史时期,深入进行史料的研究就是最接近历史事件真实回归的研究手段和办法。

最基础的也是最真实可信的,作者认为回归历史真实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必须遵循不绕过史料研究的原则,其他技巧性研究是需要在史料研究成果上进行开展的,只有这样才不会让历史事件回归真实的研究不至于偏离基本事实的轨道而进入完全主观化的错误方向。

二、如何通过当时政治体制研究回归历史事件的真实

作者同时认为,研究回归历史事件的真实中横向及纵向研究当时的社会政治体制制度也是回归历史事件真实研究的必然动作,因为当时社会政治体制对事件真实的影响是必然的,事件本身便是置身当时体制下的结果。不同的政治背景下,也许事件起因一致但真实结果应该会因为历史背景的不同而结果相去甚远。作者认为,对历史事件发生的当时社会政治体制的研究是回归历史事件真实研究中提出作者自身观点和视角的必要论据支持。

以“杯酒释兵权”的历史事件为例。北宋之前的五代十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中一段关于政治及朝代更迭禅让制度的集中体现时期,宋高祖赵匡胤从陈禅让得到政权后发动“杯酒释兵权”事件。从事件发生的起因,不难分析,在当时纵向的历史时期,各个政权的禅让有着地方节度使军队拥兵自重,中央政府明着禅让实则被逼进行的朝代更迭,只是没有太多战事就进行了和平过渡。高祖得政权后深知这一问题对政权的威胁,而改变这种情况的最有效办法就是改变政治体制结构,削弱地方军事实力,加强中央集权。正是那样的历史时代背景及政治体制背景才必然促使当权者发动这一历史事件。

通过对历史事件所处的历史时期的背景研究可以分析出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对回归历史真实的研究有着承上启下的历史脉络依据,这也应是回归历史真实研究的重要和必要的手段和方法。

三、如何通过当时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研究回归历史事件的真实

国内外很多历史学研究的著作都肯定过自然环境对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影响,作者同样认为,人文环境是对历史发展的进程是产生了重要作用的,尤其在一些单个历史事件中,人文环境的影响可能短时间段内是甚于自然环境的影响的。所以,我们在研究历史事件的真实回归,应结合当时的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的现状,有效分析研究出事件中的细节及过程产生原因,是研究者可用于立一家之言的重要研究佐证思想。

以“近代军阀割据”历史时期为例。近代历史总这段军阀割据时代从当时的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来研究的话,我们可以发现,人文环境方面,刚刚结束封建君主制度的中国精英阶层也十分茫然,百废待兴,如何建立统一的国家人文思想,都是各持己见,自行探索,这就特别像秦之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各地诸侯都有着自己的养身立命之道,各自推行自己的治国理政的思想,建立自身区域的思想政治体系,基本都可以自成一家。同时这些呈现的事实经过研究亦可以发现,长期的战事使已经几乎崩溃的自然环境对当时形成割据局面也是起到了重要作用,环境崩塌,各自寻求小区域的自保就会自然形成割据局面。

自然环境的变迁从来都是历史变迁的一个最客观的缩影,而由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带来的人文环境的影响是最终决定历史走向的重要思想脉络,研究如何回归真实历史,环境及人文因素因是我们需重点考虑的主客观因素。

四、如何通过横向历史人物研究回归历史事件的真实

我们不难发现,在与单个历史事件发生的同样历史时期,与该事件涉及的人物有着横向交集的历史人物研究是研究回归历史事件真实的另一有效且可理论支撑的研究思路 。我们国家史书很多时候在历史事件史料记载中只是就事件而谈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其中与横向同期的历史人物的交集部分往往是做一些分离分立的记载,这就给了我们后来的研究者们以很大研究空间,可以根据研究同时期的历史人物交集来推理该事件发生、经过、结果的旁系或者间接原因。故研究历史事件本身发生时期的同期历史人物与事件直接的关联,也应该是研究真实历史事件的重要手段。

以“王安石变法”历史事件为例。在研究这个历史事件中,我们单纯就历史事件的结果来看,这只是说是一个并未取得最后成功的变法,王安石本人也最终成了事件中的悲剧人物。但王安石变法失败后的个人结局为什么竟然比春秋时期成功在秦实现变法的商鞅要好,我们通过研究这同一时期的其他历史人物,比如苏家三父子,你会发现,宋的这个时代,其实是个精英知识分子高度集中的时代,而且互相之间除政见不一外,并无你死我活的野蛮政治风气,而是都各自坚持己见,当权者也是凭喜好而阶段性选择不同的施政方案,对待政见不一的同僚基本以调离京师为主要手段,彼此之间其实还是非常敬重个人品质的,这个事实可以在苏家三父子的很多文章中有体现。

所以,研究历史事件的事实回归,我们也可以通过横向研究同时期的历史人物的方法来从侧面佐证一些事件的真实性。这个也应该是有一定说服力的,是作者觉得可以充分发挥主观研究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

五、如何通过基本逻辑理论研究回归历史事件的真实

近现代我国开始了史学研究的高峰,其中作者认为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西方逻辑学理论应用在各领域研究的引入,这大大开拓了历史学研究的空间,让历史学者有科学根据地把历史事件的真实回归研究打开了从逻辑思辨方向上来考虑事件本身的真实与合理性,并可以根据基本逻辑来判断事件经过的另外可能,这无疑是个很有说服力的研究手段,可以使研究者通过当下逻辑学理论的不断更新来更新对历史事件的真实回归进行研究,并能很容易得出历史事件的普遍而真实的逻辑视角及观点。

以“海昏候”历史事件为例。2015年江西南昌的海昏候墓葬群的考古发掘震惊国内外,除了丰富了这段史上只有寥寥几句话记载的历史史料实物佐证外,其实拥有了通过发掘的实物来进行逻辑上的史学推理的可能。比如,霍光废帝的罪名是刘贺荒淫无度等一千多条,在位27天的刘贺也许通过出土的孔子雕塑及一些书籍经过逻辑推理研究可以帮他洗清一些文字史料记载的不实。还可以通过出土的众多贵重物品推理出刘贺虽发配南方亦是高贵显赫的身家等等。

逻辑学正是可以在史学研究中通过各种实物的证据进行合理推断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歷史研究者充分发挥想象空间来进行对回归历史真实的研究提出自身视角和观点的重要方法之一。

六、如何通过人性共性研究回归历史事件的真实

我们研究历史事件时,不应忘记人性本身是具有共性面的这一基础认知。对人性的共性面的研究可以有效地进行对事件中的各种细节及影响过程的人物进行证伪或者证实的研究,人作为在这个地球上存在的唯一高级动物,他本身具有自身的共性面,这里说的共性基本不因为时空或者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他就是附着在人这种动物上的不变基因。例如,七情六欲、生存为大、亲疏之别等一些基本共性。所以,研究如何回归真实历史事件,应把研究人性的共性一面加入其中,这样更能客观公正地反映出事件本身的人性合理性,在树立研究者一家之言的研究结果的价值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玄武门之变”历史事件为例。众所周知,唐高祖李世明为夺帝位而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弑兄逼父登堂入室。回到我们说的从人性的共性面来研究看待这个问题,当时的李世明已经功高盖主,拥天下之兵,得天下民心,助其父黄袍加身。人性的共性面里我想是包括权利欲的,在传统权利交接交长不交幼的压力下,人性的欲念已经凌驾于亲情之上,而当时纵向前朝历史人物中隋炀帝杨广已经有示范前科。在研究“玄武门之变”这个历史事件真实性中,我们就因从当时历史环境、人性共性面等方面给予综合考量,因此,作者也认为研究人性共性面也是对历史回归真实的研究的一种重要的旁系补充方法。

通过各种研究方法去回归到历史的真实研究,综而概之,作者认为应是在客观事实记载或呈现的基础之上辅以合理方法进行推理分析,可以百家争鸣般地提出作者对于真实历史的个人理解,这有益于这个学科研究的向前推进。我们作为研究从业人员也应不断去发现一些创新的有效的研究理论方法,来辅助我们队回归历史真实的不懈探索,去尽最大可能触摸到历史真实的一面。

作者简介:徐锦彬,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14级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

猜你喜欢
历史背景
曲阜汉魏碑刻馆藏《张猛龙碑》探究
俄语中外来词汇借入的历史背景及影响
中国民族器乐与电子音乐结合之路的历史发展演进
卢梭的异化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湘鄂赣苏区红色革命歌曲的历史背景研究
浅析民国时期“宛西自治”的历史背景
新常态下修身齐家平天下的现实意义
烛武退兵逞辩舌 弱国终究无外交
一种基于历史背景的混合高斯背景建模算法
浅探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