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荷兰和中国宋代风俗绘画之比较研究

2018-05-14 10:51黄强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1期
关键词:社会生活宋代荷兰

【摘要】风俗画在世界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题材来自于日常生活,并且直接反映了现实生活和生活情感。正因为这样,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成为了一种独特的社会记录器和风尚标本。荷兰尼德兰和中国宋代都是风俗画盛行的时期,它们的艺术风格迥异,但是从美术的发展史上看,它们又有很多共同点。这些绘画集中反映了市民阶层的艺术品位,也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绘画发展规律。本文试图对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风俗画发展进行探讨并进行比较,从而对风俗画这一能够保留历史民俗文化特征的绘画类型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风俗画;荷兰;宋代;社会生活

【中图分类号】J522.8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通常说来,风俗画是描绘普通平民生活状态,反映平民审美品位的绘画。《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于风俗画的定义是:“自日常生活取材,一般采用写实手法描绘普通人生活或者娱乐的图画……风俗画的主题几乎一成不变的是日常生活的习见情景,它排除想象的因素和理想的事物,而把注意力集中于对于类型、服饰和背景的机敏的观察。”这种风俗画在16、17世纪的荷兰非常流行,代表画家有彼得?勃鲁盖尔、维米尔等。而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上,也出现了类似的风俗画繁荣时期,最为典型的是宋朝,代表人物有张择端,苏汉臣等。本文试从社会历史、表现方法等诸方面对此进行比较,试图揭示风俗画流行的更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原因和中西风俗画的不同的艺术表达语言差异。

一、风俗画盛行的重要原因

(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

荷兰尼德兰是欧洲文艺复兴之后最为活跃的地区,经济蓬勃发展社会欣欣向荣。而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时期,宋代政治经济稳定,文化得到较大发展。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到艺术消费过程中去,由此文化市场也日益繁盛。商业因素对于文化生活的介入和影响,使绘画作品也更为趋向于世俗化和平民化,为了迎合市民的需求,风俗画由此应时而生。

(二)社会审美发展的结果

在欧洲,随着宗教文化管制的日益宽松,荷兰绘画已经完全摆脱宗教束缚,更为注重表现世俗生活和现实社会。在文艺复兴以后,欧洲经过宗教改革,宗教势力逐渐分裂成为天主教和新教两大派别,尼德兰地区经过独立革命,新教徒成为了社会主体。他们更为关注内心的宗教认同,因此宗教祈祷、礼拜等仪式相对缩减——这在艺术趣味上决定了他们的艺术更关注真实的生活。贡布里希对于尼德兰风俗画有这样一段叙述“全欧洲只有一个新教的国家的艺术安然无恙的度过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危机,那就是尼德兰……画家有意识的画一些画来发展某一分支的题材或某一种类的题材,特别是日常生活场景,这种画后来就叫做风俗画”。

而中国宋朝在继承了唐代人物画的成就的基础上,大大扩展了表现题材和表现方法——尤其是人物画的内容更为多样,普通民众也成为了绘画的主角。在文化上,宋代采取了较前朝更为开放的姿态,经济的繁荣加之市民阶层的兴起,使原先教化色彩浓郁的绘画,逐渐转化成为极具中国传统特色的“风俗画”。最为典型的是宋代佛教绘画《鱼篮观音轴》和《大方便佛教报恩经变相》中佛祖的变化,弃家求佛的释迦牟尼被塑造成为一位有中国儒家思想和举止的仁慈孝顺的人物。这也显示了民众的审美品位变得越来越世俗化。

二、中西风俗画表现题材的一致性

(一)直接反映社会民俗

这在彼得?勃鲁盖尔的作品《农民舞蹈》中得到充分体现,这幅画描绘的是一群农民在乡村广场上跳着笨拙的舞蹈的场面,这是流行于当地的露天狂欢节,勤苦劳作的人们忘掉一切,拼命跳舞、喝酒、嬉戏,尽情享受这美好的时光,类似作品还有《农民婚礼》《狂欢节和四旬斋》等。

而在中国,宋代画家董源在他的《龙宿郊民图》中,画中人排聚成行,击锣鸣鼓,似为农人祈雨;北宋画家燕文贵的《七夕夜市图》中,画中汴京繁华热闹,节日气氛浓烈。北宋画家陈坦的《田家娶妇图》《村落祀神图》《移居丰社图》,也对于当时婚娶、祭祖拜神的情形进行了详尽的描绘。

(二)直接反映日常生活

在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人文主义的回归再次唤醒了人们对于普通人生活的关注。代表画家维米尔,他的作品大多表现市井平民的普通生活,如《倒牛奶的女仆》《读信的女郎》等,这些作品风格鲜明、色彩朴实、色调细致入微而富于变化。维米尔善于发现普通生活中蕴含的美,用似乎波澜不惊的艺术语言表现恬静、平淡的日常生活, 在作品构图中缜密入微地刻画并歌颂现实生活,在表现语言上别具一格,极具艺术感染力。

而中国宋代风俗画似乎也很重视日常生活的描绘,比如北宋画家王居正的《纺车图》,这幅画描绘的是农家纺纱的劳动场面,画面中的主要人物除了在纺纱的一对男女外,旁边还有玩耍的孩子和嬉戏的小狗;又如南宋苏汉臣的《婴戏图》,描绘的是两个孩子玩耍的场面;再比如苏汉臣的《五瑞图》、李嵩的《市担婴戏图》、苏焯的《端阳婴戏图》等等,画面中引人注目具有独特地位的是儿童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里,儿童形象是幸福和吉祥的象征。这些风俗画表现了中国传统观念中的吉祥观、纳福求吉、去凶避祸,“象征”“隐喻”“谐音”等表现手法也成为中国传统风俗画的重要文化内涵。

(三)反映城市生活

本身风俗画的发展就和城市相伴相生,城市生活无一例外成为风俗画表现的重点。在中国,最著名的就是宋代的《清明上河图》。画中,宽阔的汴河,水势清澈,数十艘满载货物的槽船散布其间,或靠岸停泊,或驶于中流,两岸房屋鳞次栉比,人流连绵不绝,反映了当时世界大都市汴京的繁华热闹。而荷兰画家德·维特创作的《阿姆斯特丹的新鱼市》,表现的也是荷兰阿姆斯特丹市新哈勒姆斯路易斯地区新开的鱼市,市场交易繁盛,充满了生活气息。

三、中西风俗画在绘画表达语言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一)西方油画

西方油画讲究色彩、空间的精巧结合;而风俗画以其丰富的内容、极富生命力的题材,迎合了这种审美趣味,成为一种极受民众欢迎的绘画种类。它所蕴含的完美的肌理表现、巧妙的作品构图以及微妙的光影效果,都可以很好地展现画家的绘画技艺和平民阶层的现实审美情趣。随着风俗画的发展,静物和风景题材也漸趋成熟,并最终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种。素有“荷兰小画派”之称的维米尔等人的静物画对后世绘画的发展无疑起着巨大的作用,这些画面构图精巧,情感细腻。这些作品饱含了艺术家们对于现实生活热情的歌颂,具有无可替代的艺术魅力。

(二)中国宋代风俗画中的意境之美。

虽然早期的风俗画仍然使用写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但是画家在构图和选材上也体现了中国绘画含蓄的审美品位。例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幅画所描绘的场景,大部分都是原汁原味的生活场景。但是一些细节的安排,也彰显出画家独到的审美情趣,呈现出别具特色的意境之美。

由于中国画特殊的表现形式,笔墨情趣成为一种独特的绘画语言。两宋期间有大批的文人登上画坛,由于他们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文人画理论兴起并逐渐起到了引领绘画潮流的作用,对于风俗画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李公麟的作品,其风俗型绘画有《西园雅集图》《孝经图》等。李公麟作为一个富涵学养的士大夫画家,发展了传统绘画中的线描造型方法,利用线条作为造型的重要手段,以线勾勒所作线描,形神兼备,人称“白描”,对于后世影响颇大,这些独特的绘画语言也营造了一种简约唯美的意境。

四、结语

工业革命以后,西方美术流派层出不穷,各种美术思潮风起云涌,表现主观情感表达的绘画语言逐渐占据了主流地位,风俗画逐渐式微。而中国自元朝以后,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人物画也逐渐衰落,风俗画的发展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风俗画作为社会文化研究的重要范本,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这一特殊文化现象进行研究和比较,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入地探讨美术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政治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素材。

参考文献:

[1]大不列颠百科全书[M].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

[2]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3]范梦.世界美术通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4]陈蔚南.浅析中国传统风俗画[J].职业技术,2006.

[5]王元元.試析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6]杨渭生.两宋文化史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

[7]邵宇.试析宋代风俗画产生发展的原因[J].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4.

作者简介:黄强(1979-),男,河南省信阳市,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美术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社会生活宋代荷兰
凡·高
流动的时间,不确定的艺术
宋代民间社团对基层社会治理影响几何
《西安晚报》广告视野中的西安社会生活
宋代工笔花鸟用线
宋代浦城吴氏家族与王安石新法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荷兰威尼斯”羊角村:这里岁月静好
枷锁 ——阿伦德(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