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多元化的戏曲唱腔对“江姐”人物形象的表达

2018-05-14 10:51安莉莉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4期
关键词:江姐人物形象戏曲

安莉莉

【摘要】作为当地的戏曲演员,其基本的素养就是可以准确将戏曲里一些人物用声音表达出其人物的特色,同时可以和观众更好地进行情感上的交流。我们应该从多个方式来对戏曲进行赏析,在对歌剧进行理解之前应该先对其背景资料有所了解,一个优秀的戏曲演员更需要对戏曲的创作背景和当时的时代环境有充分的理解之后,才可以在其表演的过程中给观众塑造出一个生动、真实的人物形象,将戏曲的内涵与深意更好地表达出来。

【关键词】戏曲;人物形象;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J617.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戏曲《江姐》人物形象的原型就是长篇民族小说《红岩》中的主人公,其地位在中国的戏剧史上是非常特殊的,同时也是中国当代歌剧领域上极具代表性的作品。这部作品主要是以民歌作为其创作的主要来源,对于上党梆子唱腔和润腔等唱腔都有很广泛的涉猎,同时以杭州滩簧和四川清音等说唱手法作为基本手段来进行演唱。將其主要的人物形象通过对戏曲音乐细腻语言的运用而更加准确地进行描绘的,从而可以将我国的民族特征更好地融入到整部戏曲中去,至此,我国的歌剧史上出现了一个新的高峰。《江姐》这部作品不仅包含着我国相关的民族优秀的音乐理念,还通过对西方的歌剧创作技巧的借鉴,同时进行良好的融合最终形成独居特色的歌剧风格,使其具备了国际意义。

一、戏曲《江姐》的人物塑造以及社会意义

戏曲《江姐》的创作背景是重庆地区解放前进行武装斗争的过程,其中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革命女性就是在塑造江姐之前原始的形象。江姐当时就是作为一些对党忠诚,胆识过人的女游记队员和女地下党员的代表形象,表现出当时的共产党人不怕牺牲、不畏强权愿意为我国解放前的革命事业献出一切的抗争精神。在歌剧中,江姐在自己丈夫牺牲后藏起了自己的悲痛,并投身到华蓥山武装斗争中去,在面对诸多的困难时,当时的共产党人对这个年龄大过江湖的奇女子充满了敬意与关怀。随着戏曲《江姐》的不断传唱,这部经久不衰的优秀作品激励着我国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迈着改革的步伐一步一步的向前走去。他们的铁血故事也为我们后来的中华儿女起到了良好的榜样作用,让我国共产当人优秀的品质可以无限传承下去。我们要时刻铭记着,当今富足的生活是依靠着上一代革命人员的汗水和血水换来的。

二、多元化唱腔在《江姐》人物形象表达具体方式

(一)上党梆子在戏曲中应用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上党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晋剧中路梆子、蒲剧蒲州梆子、上党梆子、北路梆子),流行于晋东南地区(今长治晋城两地),上党梆子又称上党宫调形成于明末清初。该唱腔在演唱的过程中仿佛就是要把当时共产党人为了国家放弃自身生命和青春的精神状态讲述给我们现代的听众,把江姐的“红岩精神”作为我们艰苦奋斗的“正能量”,从而可以让当前共产党人可以将其精神生生不息地传递下去。其中上党梆子板腔《霸王鞭》又名《慢三眼》是一板三眼,是由上党梆子板腔《中四六》放慢、旋律加花变奏而成。唱腔丰富流畅,字少腔多,过门也可长可短。抒情性强,又可表现深沉、郁闷的多种心情!是唱腔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常用板式,通过对上党梆子唱腔的运用就可以让江姐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也更好地让人们可以在脑海里形成一个坚强伟岸的身影,使众人可以完全的体会到“江姐”的豪情壮志和革命热情。

其中被称为千古绝唱的《五洲人民齐欢笑》,唱出江姐行刑前的决绝,这个时候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迎风飘扬,使江姐在牺牲之前也没有看到的新中国可以以一个崭新的面貌为其展现。江姐为新中国的成立贡献了大好的青春,其艰苦奋斗了一辈子,到牺牲的时候也没有感受到新中国对她的庇护,这是值得我们一直传承下去的无私精神。在21世纪的今天,虽然已经过去了很久,但是江姐精神或者红岩精神依然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并且会在我们身上发扬光大。同时在上党梆子《江姐》中《绣红旗》的经典唱段就沿用了《霸王鞭》这一板式,把江姐在狱中的解放前夜与狱友绣红旗的深沉、欣喜又澎湃的人物心情诠释得淋漓尽致!在《江姐》唱词的最后两句“春光如海润大地,绿茵满树花满畦”,通过其特点多变的戏曲音乐和上党梆子唱腔进行融合,可以为我们呈现出不同时期的不同人物心理。其中在丈夫牺牲后的悲壮,在革命事业取得进步后的喜悦,在遇到困难时的坚决以及最后牺牲时的决绝,都可以不加修饰地让观众看到,仿佛那个不畏艰苦的女性正站在台上为我们演讲,仿佛那个人穿越历史的长河来对自己追求的新中国看上一看。

(二)润腔的应用去塑造其具体的人物形象

润腔是一些专门表演民族音乐的艺术家在演奏和演唱那种充满民族特色的唱腔时,对其演唱的乐曲进行不断装饰从而使演唱的曲目更加具有立体感和浓厚韵味的一种演奏方式。通过这样的技巧应用就会为听众展现出更加动人和秀丽的人物形象。在演唱的过程中,将其中的某个字运用前倚音高音手段的润腔方式,就容易把戏曲中人物的情感更加具体地表现出来,使演奏者的唱腔上可以字正腔圆,同时也可以让听众更好地感受到江姐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把江姐革命刚毅的光辉形象可以更好地传递到听众里去。同时将共产党员比作无私的春蚕,对那个时代的共产党人进行歌颂,为我们讲述那一段充满硝烟、不断艰苦奋斗的光辉岁月。

(三)上党梆子板式《中四六》的运用对《江姐》的人物形象塑造

在我国的戏剧唱腔上,其音乐格式节奏模式是充满变化性的,通过戏剧的音乐方式与江姐人物的心理进行更好融合的方式,可以使其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形象。其中,上党梆子板式《中四六》(亦名《二性》)作为各种板式的基础,一板一眼,演唱速度为中速,并且既可叙事也能抒情,表现力较强,也可以放入成套唱腔中独立成段。当地的一些民歌就是戏曲《江姐》的主要素材来源,所以就可以很清晰地听到上党梆子板式《中四六》在其中的应用特征,例如,在对《春蚕到死丝不断》这段唱腔中,就通过运用上党梆子板式的唱腔特点把江姐在牢房内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都不动摇的决心清晰地表现出来。其中“春蝉到死丝方尽,留赠他人御风寒,蜂儿酿就百花蜜,只愿香甜在人间,谁不盼神州辉映新日月”,这段唱腔沿用的就是《中四六》的方式,是江姐在狱中看到了祖国的未来与希望,把自己喻为春蝉、蜂儿,体现出江姐舍己为党的大无畏精神!将她在失去丈夫和幸福之后,仍然可以把自己温柔和热情贡献给党的高尚情操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对上党梆子板式《中四六》的运用,从另一个角度揭示出了作为革命女性独有的丰富内心情感,同时歌颂其极具特色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另外将板式的速度变化与上党梆子板式《中四六》独特的唱腔结合起来,为观众呈现出江姐的乐观、刚强以及质朴的优良品质。

三、结语

在当初那个最艰难的时代,出现过无数像江姐一样的革命女性,虽然他们没有留下姓名,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精神信仰,叫做江姐。只有运用充满中国特色的戏曲演唱方式,才是对那些为了新中国奋斗牺牲的革命女性们的尊重。先前的革命烈士们用他们的血和泪铸造成了不屈的精神脊梁,一直延续到今天,并且能够不断地延续下去。

参考文献:

[1]张竹.以歌剧《江姐》为例谈人物形象的音乐塑造手段[J].北方音乐,2017,37(10):97.

[2]孙晓曼.以主题音乐刻画人物形象的歌剧实例分析——以歌剧《江姐》为例[J].品牌研究,2015(3):114.

[3]王莉娜.情感的升华——以《江姐》为例浅析中国民族歌剧人物形象的塑造[J].音乐时空,2015(13):44-45.

[4]付炜炜.歌剧《江姐》对戏曲诸因素的吸收[J].大众文艺,2016(7):263.

猜你喜欢
江姐人物形象戏曲
聚焦语文要素,整合单元教学
中外大学生体验非遗戏曲文化
中外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戏曲从哪里来
红色基因与艺术传承
传统戏曲
江姐的信使 :一生无悔的选择
河南省将戏曲纳入大中小学课程
从改编影片看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歌剧《江姐》的故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