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派文化视域的早期中国电影研究

2018-05-14 10:51胡欣然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上海

胡欣然

【摘要】上海在推动早期中国电影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与其文化息息相关。本文首先对“海派文化”概念进行概述;其次分析海派文化成为早期中国电影文化土壤的原因;最后探讨了海派文化对早期中国电影审美特点的影响。期望本文能够为早期中国电影研究起到一些具有价值的借鉴。

【关键词】海派文化;早期中国电影;上海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电影文化形态在我国起源于19世纪末,并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迎来了它的首个发展高峰。一种具体的文化形态总与时代的整体文化背景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早期中国电影的发展中,处处可见海派文化的影响,其中,上海作为海派文化中心在其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上海是早期中国电影的制片中心,在新中国成立前90%的中国影片都由上海制作。上海也是早期中国电影叙事的文化中心,绝大多数荧幕故事的发生地选择在上海。因此,借助海派文化视域,有助于对早期中国电影获得更深入的文化解读。

一、“海派文化”概述

“海派”一词最初被用于京剧艺术领域,京伶称外省之剧为海派,称外省剧为“海”,指其泛滥无章法,力投时好,度越规矩,并非专指“上海”。渐渐“海派”一词的语用范围延伸至绘画等艺术文化领域。随着上海作为近代以来西方文化窗口的地位日益明显,上海成为相对于京派的新兴文化中心,“海派”一词的语义也越来越多地与“上海”这座城市联系起来,以至于成为上海文化的代名词。本文以英国学者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三重定义理论来界定文化,即文化应当包括艺术和艺术活动、特殊的生活方式以及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我们把海派文化概念界定为具有上海地域特殊性的艺术和艺术活动、文化生活方式以及发展过程。

二、海派文化成为早期中国电影文化土壤的原因分析

(一)充足的经济文化条件

有别于传统艺术文化,电影是工业时代的产物。一个城市必须有良好的工业生产条件、交通通讯条件以及充足的资金资本才能够成为制片中心。与此同时,一个城市也必须要拥有发达的市政设备,为市民生活提供便利的娱乐条件,城市市民也要有足够的消费能力,电影才能够找到市场,顺利地在众多电影院终端放映。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心脏与工业重镇,上海是当时中国最能够充分满足以上条件的城市。[1]上海早已具有了完备的道路交通条件,城市电力系统早自1882年便开始供电,使商业与工业可不分昼夜地运作。上海形成了高度繁荣的商业体系,集东西方资本于一体,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电影业获得了成熟的发展基点。

(二)丰富而开放的思想文化条件

创新、开放、多样、崇实、善变是海派思想文化的基本特征。就电影消费者而言,处在中西文化的交融点,上海市民更加易于接受和欣赏新的文化艺术、新的生活方式。上海市民对新兴事物的开放性态度让他们乐意走进电影院消费,体会这种新奇的摩登生活方式。就电影生产者而言,创新、崇实以及善变成为一种优秀的创业素质,为电影业的崛起提供了驱动力。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文化条件下,上海第一代电影人勉力奋斗,使电影由作坊式手工制作发展为企业化的产业运营,开启了现代电影业的先声。[2]

三、海派文化对早期中国电影审美特点的影响

(一)对都市意象的渲染

在海派文化中,不仅形成了与现实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俗世文化,还产生了基于文化想象的都市言说方式。在二三十年代的上海电影中处处可见对都市意象的渲染,都市意象在电影中被渲染为现代性的发生与生长空间,它是传统的对立面,是物质生活极为丰富的场所。电影的处理方式事实上构造了一个梦境,并迎合了市民观众渴望提升社会阶层、与前沿文化接轨的心理欲望,因此成为电影最大的审美卖点。

影片中常使用独特的拍摄方法营造具有惊奇与梦幻感的都市意象,给观众创造一种独特的视觉感受。例如《体育皇后》的开片中使用一个大全景镜头,将外滩全景引入画面。高耸的摩天大楼林立江流的两岸,在宽阔的大马路上各类交通工具川流不息,使这一空间成为一个视觉奇观。电影《摩登女性》的开端也具有相似的效果,首先将镜头对准一座大厦,从大厦的上部直摇到底部,横向扫过马路景观后,往上摇到另一组高层建筑,最后再次回到大厦顶端。这个开端不仅显示出了大厦本身的高度落差,也交待了其外在空间的具体特征,让观众体会到一种繁华都市特有的磅礴气势。

(二)对女性的注视

上海的曹聚仁先生在谈论京派文化与海派文化的区别时曾经使用过一个十分精辟的比喻:“京派如大家闺秀,海派则如摩登女郎。”[3]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出现了大量风情万种、摇曳生姿的摩登女郎,她们重视外在装扮,强化婀娜形象,昭示着某种时代新变的到来,传达出海派文化的那种光鲜亮丽的时髦韵味。电影艺术是现实的反映,摩登女郎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符號和令人愉悦的观照对象,理所当然成为了上海早期电影中的重要审美特征。电影中美丽的女性演员成为观影快感的重要来源,当时的电影明星如胡蝶、阮玲玉、梁赛珍、高倩萍的美貌等成为电影观众及娱乐报刊津津乐道的对象。

外部文化环境在影响电影表现的同时,电影也反过来影响外部文化环境。她们在电影中的服饰、发型、化妆品以至家居设置等物质形式符合人们对都市意境的文化想象,因此无不激发人们的效仿,引起流行文化的变迁。[4]

(三)对市民趣味的适应

上海是一个华洋混居、五方杂处的现代城市,城市中完备的市政建设使越来越多的中外移民持续而大量地涌入这座城市,催生了一个庞大的市民阶层。在上海这个文化场域中,无论是资本家、职员、产业工人或处于半失业的码头工人,无不以自己的方式参与着上海市民文化的构建。电影是一种单价低廉、依靠大量观众购票回收成本的艺术,这决定了对电影审美起到决定性影响的是数量庞大的中下层市民阶层。这部分人群中以职员和产业工人为主,苦力群体因消费能力较低,实质上不承担相应的功能。在文化消费需求的影响下,这一时期的电影显示出雅俗共赏、通俗易懂的特征。

1937年出品的电影《马路天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本片以观众喜爱的男女婚恋为题材,聚焦吹鼓手与歌女的卑微爱情,内容虽略显沉重,叙事却苦中有乐。本片以煽情的爱情情节作为卖点,顺应了观众在悲剧中升华的心理需求,并且将多种通俗文化中的元素渗透其中,提高了电影的娱乐性。电影中展现了许多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生活,使来自社会下层的观众能够从中找到共鸣。[5]电影加入了音乐元素,让女主角在电影中演唱电影插曲,使整部电影显示出亦庄亦谐的良好观感。

(四)对时代思潮的响应

上海电影的黄金时代,也正是中国新旧文化交锋最为激烈的时期。上海作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中心以及众多文化精英人士的居住地,是时代思潮最为新锐的地方,是许多启蒙思想的发源地。当时的上海电影以实现商业价值为目的,但也融入了思想的进步性。职业影人郑正秋就重视电影的公共教育价值,他认为,电影“不可无正当之主义揭示于社会”。

例如,在这一时期电影对女性身体进行商品化审美消费的同时,也张扬着女性主义的进步观念。例如《三个摩登女性》中,塑造了品质、情感和性格各有不同的摩登女性,男主角在与三位女性交往的过程中,对女性的主体人格有了真正的了解,并且认为:“只有真正能自食其力,最理智、最勇敢、最关心大众利益的,才是当代最摩登的女性!”一位男性能够为女权主义发声,即使在当代社会也是非常进步的。

四、结语

现代城市是电影文化生长的土壤,海派文化作为民国时期最富于现代性的城市,在促进中国早期电影从雏形转化为成熟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上海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电影辉煌能够为当下的电影业发展提供启示,细览当时电影的审美特点不难发现,其成功秘诀在于既抓牢了电影的造梦本质,又贴合了观众的现实生活。当下的电影生产也应当处理好梦与现实的关系,才能真正受到观众的欢迎。

参考文献:

[1]柴文瑶.早期上海本土电影的发展[J].飞天,2012(8):14-17.

[2]金丹元.海派文化视野下的早期中国电影1927-1937[D].上海:上海大學,2016(51).

[3]曹聚仁.海派三题:京派与海派,载于马逢洋编:上海:记忆与想象[M].北京:文汇出版社,1996(2):17.

[4]摩登魅力与都市质感——都市消费语境下的上海早期电影明星[J].电影艺术,2006(4):100-102.

[5]邱乙哲.海派文化环境下的上海早期电影[J].当代电影,2012(10):157-160.

猜你喜欢
上海
上海寻鸟大闯关
2018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欢乐上海迪士尼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2014 CES Unveiled上海发布会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