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舞剧《仙女》看浪漫主义芭蕾特征

2018-05-14 10:51赵珂欣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10期
关键词:芭蕾浪漫主义仙女

赵珂欣

【摘要】舞剧《仙女》于1832年首演于巴黎歌剧院,作品所讲述的悲剧恋情发生在一位苏格兰男青年与仙女之间。故事在现实与非现实、人间与非人间交错上演。那抒情的风格,绚丽多彩的舞蹈全都充满了浪漫主义芭蕾的气息。这部作品首演时,第一次采用了女主角足尖舞蹈的形式,从此足尖舞开始成为芭蕾舞的一个标志。“轻盈的女子脚尖技巧、腾空的跳跃和多圈的旋转等对后代芭蕾舞剧产生深远的影响,使芭蕾艺术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浪漫主义;芭蕾;仙女;特征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一、浪漫主义芭蕾的产生及其发展

浪漫主义运动产生于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法国巴黎,当时的战乱和苦难不仅没有打消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反而更加促进浪漫派的艺术家创作出大量优秀的作品来表达人们在世俗中没能达到的理想。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芭蕾是古典芭蕾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时期的艺术家们创造出大量的不朽之作,多以不现实的仙凡之恋为舞剧题材。如浪漫主义初期代表作《仙女》,发展到浪漫主义中期代表及扛鼎之作《吉赛尔》,再发展到浪漫主义后期喜剧代表作《葛蓓莉亚》,无一不是最好的例证。

二、浪漫主義芭蕾的艺术成就

(一)开拓芭蕾新领域

浪漫主义芭蕾的突破在于解决芭蕾表现主题和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两方面。在题材的选择方面,浪漫主义芭蕾取代了以往芭蕾舞剧的以古代神灵为表现主题的老路子,而是以戏剧性的童话故事或民间传说为题材,而且还运用了较高难度动作和充满梦幻色彩的舞台布景表现人物形象,使舞剧的主题更加深化,从而拓宽了芭蕾表现领域。这是浪漫主义芭蕾吸收了启蒙主义芭蕾、情节芭蕾的艺术成果,同时也是汲取了民间舞的精华后取得的成果。舞剧《仙女》一方面表达了政治自由对于生命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二)增强芭蕾表现力

舞剧《仙女》实现了浪漫主义作品的内容主题与戏剧形式的变革,将舞蹈和哑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提高芭蕾的表现力。“哑剧”的意思是“模仿者”,它是一种用动作和表情表现剧情的表演方式,主要是通过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表达剧情。以舞剧《仙女》第一幕主人公詹姆士订婚的场景为代表,女巫使用了一连串动作暗示了詹姆士与其未婚妻无法结婚。此外,“我爱你”“流泪”“我发誓”等哑剧动作也在这个舞剧中频繁出现。正是因为有大量的哑剧表演才使这部舞剧的情节如此跌宕起伏,吸引观众。

(三)确立了女性在芭蕾舞中表演的地位

芭蕾舞演员的技巧长时间没有得到突破的原因在于女演员的裙子过长,她们的腿部没办法解放出来。像西方戏剧一样,早期芭蕾舞是不让女演员参与演出的,男演员一直占据着芭蕾舞台的主要位置,包括所有女角色都由男演员来反串。但自从塔里奥尼剪短长裙后,女演员们开始学习男子的各种芭蕾技术技巧,再加上足尖的引入,芭蕾舞开始成为女演员的天下。这是浪漫主义芭蕾的一个贡献,也是浪漫主义芭蕾的特色所在。在舞剧《仙女》《吉赛尔》《葛蓓莉亚》等剧目中,主演全部是女演员,而男演员变成了女演员的陪衬。有的舞蹈评论家认为,这是浪漫主义芭蕾“给予女性的精神象征”。

(四)音乐与舞美的新成就

舞剧《仙女》的音乐结构严谨,与舞蹈水乳交融,尤其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可谓细腻传神。在舞美方面,比早期芭蕾舞剧更加丰富。比如,这一时期开始使用了煤气灯;幕与幕之间的衔接开始采用关闭大幕的措施;而且舞台上也开始使用可升降移动的“机关布景”并用钢丝把女演员吊起。

三、浪漫主义芭蕾的特征

(一)对内容主题与戏剧形式的变革

早期芭蕾舞剧都是以悲伤的场景结束,而《仙女》却打破了这一惯例,以大团圆,美好的场景结束全剧,给观众留下了思考的余地。这种处理既有诗意和真实感,又揭示出人们对现实生活不如意、对理想可望而不可及的主题。舞蹈语言和技术技巧在舞剧中虽然占主导地位,但也存在局限性,这也正观众在观看舞剧之前若不看故事简介就很有可能看不懂舞剧剧情的原因所在了。而哑剧在这时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观众理解剧情。

(二)脚尖鞋与脚尖功的发明

芭蕾舞演员首次穿足尖鞋跳舞,第一次突破剧情为风格服务都是在《仙女》这部作品中的尝试。此后,脚尖鞋和脚尖功开始成为芭蕾舞的一个标志。由于在舞剧中,“现实与非现实,人间与非人间”两方面同时并存于舞剧中是很难的。因此,要求舞蹈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从而烘托舞剧气氛,突出人物形象。塔里奥尼在脚尖上做出的各种优美的动作,皆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仙女轻盈、典雅的形象。这一技巧也成为了“女舞蹈家必不可少的基本功”。浪漫主义芭蕾确立了女演员的足尖技术,这是自博尚确立芭蕾技巧基础体系之后,芭蕾最大的一次飞跃。

(三)开创了“白裙芭蕾”时代

《仙女》在服装设计上同样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尤金·拉米设计的仙女服饰突破了宫廷芭蕾的旧模式,使女演员的双腿从笨重的拖地长裙中解放出来,代之以像花朵一般的飘逸的白纱裙,裙子的长度仅过膝盖,能够凸显出演员流畅的腿部线条。设计师还在演员后背插上小翅膀,使仙女的形象更加逼真。整件舞服的上边是细腰、紧身的胸衣,露出女演员纤长的脖子。演出服除了胸前有一朵小花外并没有其他过多的装饰,看上去十分漂亮,能够突出仙女轻盈、神秘的形象。《仙女》中的“白色纱裙”也作为浪漫主义芭蕾的一个象征,对后代芭蕾的服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从舞剧《仙女》中我们可以看出浪漫主义芭蕾的三个风格特点。首先是内容中主题的变化,即舞剧讲述的是仙凡之恋的故事;第二,舞蹈技巧与表演的发展主要体现于塔里奥尼对于足尖技巧的运用;第三,浪漫主义芭蕾在演出形式上也作出了改进,主要体现在女舞蹈家剪短裙子上,开创了“白裙芭蕾时代”。

四、浪漫主义芭蕾舞剧《仙女》对后期芭蕾舞剧的影响

(一)浪漫主义芭蕾对舞剧《天鹅湖》的影响

1.舞剧《天鹅湖》在1876年公演失败的原因

《天鹅湖》于1876年在莫斯科大剧院首演,非常失败。总结其原因有两点:第一,编导列津格尔不理解柴可夫斯基音乐的民族风格的实质;第二,列津格尔机械的给演员的胳膊绑上僵硬的小木棒,以此模仿天鹅翅膀的笨拙做法。

2.舞剧《天鹅湖》重排后成功的原因

1894年,由伊凡诺夫编导的第二幕大获成功。原因有三点:第一,伊凡诺夫能够正确理解柴可夫斯基音乐的精髓,创造性地设计出象征白天鹅的“主导动作”与音乐的有机统一,包括变化无穷的arabesque和attitude,以及转和跳的技巧等,从而塑造出神似而并非形似的天鹅形象,他们把奥杰塔刻画為一位天真无邪、善良可爱的俄罗斯姑娘,而在个别地方显示一下“天鹅”的特点——如舐羽毛、拍翅膀等动作,以及头饰和舞裙上简洁的天鹅羽饰。比起当年列津格尔机械的给演员的双臂绑上僵硬的小木棒模仿翅膀的笨拙做法真是有天壤之别。因此,在服装上,舞剧《天鹅湖》与浪漫主义芭蕾时期的着装是相吻合的。第二,舞剧的成功与演员扎实的基本功是分不开的:女主角缓慢的glissade两只手慢慢打开,在头上画圆圈后放下来在胸前交叉。两只手稍稍弯曲,伸直手指,缓缓低头,重新抬起,突然颤动一下,就好像在抖落翅膀上的水珠,简直跟真正的天鹅一模一样。第三,这一时期观众的欣赏水平也比1876年首演时有所提高,他们对柴科夫斯基音乐的独特性也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

(二)浪漫主义芭蕾对舞剧《仙女们》的影响

1.舞剧《仙女们》的创造背景

《仙女们》是近代芭蕾发展史上的一部无情节芭蕾舞剧,由俄国芭蕾大师福金所创作。舞剧《仙女》和《仙女们》的名字很相似,二者的确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各具风采和魅力。与舞剧《仙女》不同的是,《仙女们》并没有过多的描述故事情节,而是刻画了一群精灵般的仙女,以反映20世纪初人们冲破牢笼、追求幸福和自由的心态。舞蹈以肖邦音乐情感的变化而变化,音乐衬托着舞蹈,舞蹈表达了音乐,二者完美融合。在设计队形及舞台空间调度上美术家别努阿和福金一起研究方案,以此向观众传达造型美的画面感。

2.由《肖邦组曲》改名为《仙女们》的原因

《肖邦组曲》是福金通过肖邦那一系列情感丰富、优美动听的音乐而激起了创作的欲望,最终编排成《肖邦组曲》这一作品。1907年第一次演出时,其中收有肖邦的五首钢琴曲,到了1908年在法国演出时,佳吉列夫将《肖邦组曲》改名为《仙女们》,删掉了原有的情节,改成一部抽象的组舞,冠以“浪漫主义幻觉”这个副题,编导保留了1970年第一个版本中找到的西尔菲达仙女的形象。由此可见,福金并没有摒弃浪漫主义时期的产物,而是沿用了塔里奥尼的经典白纱裙及其创造的脚尖动作来表达“轻盈飘逸”的艺术境界。将浪漫主义时期芭蕾风格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五、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浪漫主义芭蕾的黄金时代很短暂,但它是芭蕾发展史上十分重要的一个阶段。通过舞剧《仙女》这一浪漫主义时期的开山之作可以看出浪漫主义芭蕾高贵典雅、霓虹白羽、垂直向上、轻盈飘逸的特征。

《仙女》不仅在主题上深刻而全面地揭示了法国大革命的本质,另外从艺术观赏性的角度而言,也实现了质的突破。因此《仙女》这部浪漫主义芭蕾舞剧对后期许多芭蕾舞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贺燕云.试论浪漫主义芭蕾形成与艺术成就[J].兰州学刊,1989(6).

[2]蒋树栋.仙女与仙女们的继承与创新[J].艺术教育,2013(7).

[3]律丽娜.浪漫芭蕾舞剧仙女赏析[A].2014年7月民俗非遗研讨会论文集,2014.

猜你喜欢
芭蕾浪漫主义仙女
打开《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研究(1950-1960)》
海滩芭蕾
春天的芭蕾
不论何处,芭蕾跳起来
我们的“仙女妈妈”
仙女流行图鉴
从浪漫主义角度浅析狄更斯的《远大前程》
浅析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钢琴前奏曲》的演奏技巧
红衣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