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礼”是孔子的基本思想,难点在于如何把握“仁”和“礼”的关系。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分析法对《论语》中“礼”的深意、实质、终极目标进行研究。重点论述各篇中“仁”和“礼”的关系以及“礼”在《论语》中的地位。结论表明,《论语》“礼”之思想是“仁”的具体体现,“礼”在《论语》中对孔子“仁”有重要的论据支撑作用。
【关键词】礼;孔子;仁;礼治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禮。”[1]“礼”为“禮”,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豆形的器皿,上面装有玉串,寓意用最好的东西敬奉神灵。“礼”起源于宗教,祭祀地神、天神。原始社会经济落后,人们无法解释的现象都归于对神灵的信仰。“礼”是孔子的基本思想,难点在于如何把握“仁”和“礼”的关系。学界对两者关系存在很多分歧,有些学者强调“仁”而忽视“礼”,有些学者特别强调“礼”。实际上,“仁”和“礼”是不可分的,“仁”是“礼”的实质,“礼”是“仁”的外在体现。“仁”具有价值意义,“礼”具有实践意义。文章从《论语》中重新梳理“礼”之发展,重点梳理“礼”在促进“仁”发展中的作用。
一、《论语》各篇中“礼”的定义
(一)解读《论语·学而》中的“礼”
《论语·学而》篇中涉及“礼”主要集中讲,“礼”是施行“仁”的基础,比如原文指出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这些内容,这些“礼”是施行“仁”道的基础。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2]《论语》篇开头就表明,“禮”的最终目的就是“和”,“和”乃“礼”的最终目的。
孔子提出治国之道,强调“礼”的作用。“礼”的功用,以遇事做得恰当和顺为贵。如果遇事行不通的,但一味追求和顺,却不用“礼”去约束,也是行不通的。
本篇记载子贡和孔子如何对待穷和富的问题。子贡向孔子请教:贫穷而不谄媚,富有而不傲慢,怎样?想必在子贡内心这是很高的境界,但孔子说,还不如贫而乐道,富有却好礼。可见,“礼”在孔子“仁”道体系中起到基础作用,而“孝”则是“礼”的再具体表现,形成了“孝”“礼”“仁”逐渐深入的“仁”道体系。
(二)解读《论语·为政》中的“礼”
在《论语·为政》主要集中在第五章到八章,主要讲述能够“礼”的规定办事,无论是父母在世的赡养义务,还是父母去世后的悼念程序,这样就是尽孝。不违背“礼”的规定,不要让父母为自己担心,父母亲所有的担心只要出现在疾病这一非人力可控的范围内,这也是对父母孝顺的方式。《论语·学而》和《论语·为政》如出一辙的认为,“礼”是“仁”的基础。
孔子认为,人只有广泛地学习文化知识,并以礼仪约束自己,就可以不背离正道了。《论语·为政》篇孔子提到统治者用政令和惩罚来统治百姓,人们只会免于惩罚;如果用道德教化百姓,用礼制去约束他们,百姓会归服统治者。
《论语·为政》孔子选用人才主张选用懂礼乐的人。孔子强调“礼”的重要性,孔子一直以“礼”规范自己的行为。十五岁学礼,三十岁以礼办事,一直到了七十岁想什么事做什么事都不会超出礼仪的界限。
(三)解读《论语·八佾》中的“礼”
《论语·八佾》比较集中地论述了孔子思想体系中“礼”的思想,具体有:反对鲁国大夫僭越国君之礼;射礼;祭祀礼;太庙之礼;事君之礼;以及“礼”之本质“仁德”等具体细节。从该篇可得知,社会、集体、个人而言,没有礼是不符合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
我们就其中的“僭越之礼”进行分析,并得出“礼”的本质属性。
1.孔子对越“礼”行为的批判
孔子首先对季氏两次越“礼”行为进行批判。季氏身为大夫,却私自用天子的六十四人奏乐,显然违背礼仪。孔子批判不遵守礼仪,胡作非为。季氏另一件事让孔子很愤怒。冉有告诉孔子季氏将要去拜访泰山,然而这些名山大川只有天子和诸侯才能去祭祀。季氏又一次无礼。从季氏的这两次违礼行为折射出社会混乱,人们漠视“礼”。
禘礼是鲁国天子专门祭祀周公的礼仪,可孔子看完第一次献酒就不想看了,这是为什么呢?说法有三种:第一种观点认为,祭祀时次序反了,左昭右穆,太祖始和祖放中间,可他们却出于某种原因,把昭和穆的次序颠倒了,所以,孔子不想看下去,有背于“礼”;第二种观点认为,用酒洒地时没诚意,孔子不欲观之;还有观点认为,禘礼是为祭祀周公,只能在周公庙里举行,可鲁国国君却在其他庙里举行。这三种说法都提到他们的违反礼仪的要求,所以,孔子忍无可忍。
人们按照礼仪侍奉君主,别人却认为是阿谀奉承。可见当时懂礼仪的很少,遵守礼仪恐怕就剩孔子一人。当人们谈到管氏懂不懂礼节时,孔子立马给予否定答案,国君有的酒杯管氏也私自储藏。国君设的塞门,管氏也有。如果他懂礼节,那就没人不知礼节。
孔子批判季氏、管氏等人的越“礼”行为,孔子提倡“正名”,按照礼仪的要求办事。
2.礼是“仁”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3]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有仁爱之心,懂得以“礼”待人。孔子认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礼”和“乐”是“仁”的外在表现。孔子注重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孔子谈到“礼”的实质时,提出与其过度讲究形式,不如发自内心。这个道理在今天同样适用。许多年轻人花费百万操办婚礼,没几个月却离婚了,过度讲究形式,不如发自内心地对待彼此。还有些人替老人大办丧礼,在世是不闻不问,以为花费很多钱就是孝顺父母的表现,其实,父母在世时,只想让儿女多陪伴。
孔子更注重孔子认为“礼”的培养不能只依靠内在修养的逐渐形成,必须注重礼节的形式。孔子批判子贡只心疼活羊,却忘了礼节。
孔子用绘画阐述“礼”与“仁”的关系。质地不洁白,不会画出美丽的图案。“仁”和“礼”同样,只有把仁爱之心与外在的礼节结合起来,才能显示一个人优雅的气质。
(四)解读《论语·里仁》和《论语·泰伯》中的“礼”
《论语·里仁》孔子谈到治国者必须礼让,因为“礼”主敬,依礼而行就会处事合宜,谦让生和,就会上下无争。能做到礼让,治国就没什么困难了。懂得礼让就会去尊重他人的意愿和权利,就会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也就能发乎真心的关爱和仁爱。
《论语·泰伯》孔子强调“礼”的重要性。虽然是好的德行,也要以“礼”加以节制,才会没有流弊。若恭敬而不合乎礼,就会疲劳;谨慎而不知礼则会懦弱;勇敢而不讲究礼就会做事过分;直率而无礼,便会尖酸刻薄。
(五)解读《论语·乡党》中的“礼”
孔子奉命接待外宾时严格履行礼制的规范,他一直等外宾走远不回头时,自己才回来,显得慎重而有礼貌。表现了一个国家大臣应有的文明礼仪和规范。
孔子在祭祀時,服丧时和平时穿的衣服都不同,如单衣、罩衣、麻衣、礼服等都有不同的礼制。
(六)解读《论语·阳货》中的“礼”
《论语·阳货》篇内容比较庞杂,但有论及“礼”的章节,重点讲述“礼”之教化在治国理政中的作用,并重点阐述了“礼”对“仁、智、信、真、勇、刚等品质的规范作用。同时,再一次强调“礼”之内涵。
从以上各篇中得出, 《论语》中的“礼”的深意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礼”指礼仪、典礼、礼节,如婚礼、丧礼等。第二,“礼”指政治的等级制度。孔子强调“名位”,是建立孔子所讲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秩序。孔子的这一思想对后世功不可没。第三,“礼”指伦理道德角度,“礼”包括孝、慈、忠、仁、宽,具体包括君臣之礼、父子之礼、朋友之礼、祭祀之礼。不管“礼”的内涵包含极广,但不能离开其本质属性“仁”。
二、“礼”的实质——为“仁”服务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孔子仍然坚持复归周礼,他对“礼”持肯定态度,在国家层面,孔子坚持“为国以礼”“礼让为国”[4]。在教学方面,他坚持“不学礼,无以立”。[5]在个人层面,他讲究爱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不要强求别人等。
《论语》一书中“仁”的含义有多重解释。“仁”是“礼”的实质与核心,体现了社会的道德准则与伦理要求;“仁”思想的提出是对周朝“礼”的升华,这也是孔子思想影响深远的原因之一。总之,在孔子的思想中,“仁”和“礼”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克己复礼为仁”[6]。“礼”是一种规范和制度,而“仁”是一种思想和品德。“仁”相当于果实中的内核,而“礼”相当于果肉,这是不可分的。
从而得知,“礼”其实质就是一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模式的一种等级制度和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宗法关系。孔子肯定“礼”就是看中“礼”作为一种道德上约束对人们行为的普遍意义,而不是注重“礼”的细枝末节。具体我们可以从这套体系中看出。
(一)“君君臣臣之礼”体现的忠恕之“仁”
“忠”是指忠诚,君交给臣的任务不得不完成,不许有怨言,要十分的忠诚。同时,尽心去做自己该做的事,尽心爱人,自己不想做的,不愿做的不要强迫于他人。“恕”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也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成全别人,不对他人做错的事耿耿于怀。只有自己的胸怀宽广,尽自己的本能爱护他人,关心他人,并帮助他人自立、成功,这就做到了仁爱。
(二)“父父子子之礼”所体现的孝悌之“仁”
在孔子看来,孝悌是仁爱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家庭关系处理好了,社会才有可能和谐。处理人际关系要先从家庭关系开始。“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7]孔子认为,年少的人要孝顺父母,离开家后要尊敬关爱兄长,说话办事要诚实守信,以这样的方式对待所有的人就会成为仁德的人。父母是血缘关系最亲近的人,对父母要孝顺;仅次于父母的血缘关系是兄弟姊妹,对兄弟姐妹要敬重,即悌。“仁”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做到“孝悌”。孝悌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有能养,不敬,何以别乎?”[8]孝顺父母不能仅仅在于养,如果仅仅是养,和犬、马没有什么两样,养父母最重要的是尊敬和爱戴。孝悌为礼仪的深化提供了丰富的内涵。一个人只有爱自己的家人、亲人,才会向外延伸到其他人,这样的话,社会才会太平。
克己复礼为“仁”。作儿子的应当孝顺,作父亲的应当慈爱,作臣子的应当忠心,作君主的要善良、正直。“克己复礼”是“仁”的实践方式。孔子严格要求自己,以礼待人,严于律己。孔子克己复礼的行为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他吃饭的时候不交谈,睡觉时不说话;上车后端正地站好,不说话,不指指点点;坐席摆放的位置不正确,他不入席。孔子这些良好的德行品质需要“礼”的指导与制约。孔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9] 可见,恭、慎、勇、直本是美好品质,缺乏了礼的指导,则会改变性质,走向反面。
“仁”是“礼”的根本,“礼”是“仁”的外在表达,它是动态的不是静止的。“仁”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部分,而礼是一种治国方略。只有把二者的关系处理恰当,社会才能和谐。
三、“礼”的终极目标——以“和”为贵
《论语》中“礼之用,和为贵。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10]指出以一定的规矩制度来节制人们的行为,调和各种冲突,协调人际关系,使人事处理恰到好处,这就是“礼”的正面价值,“礼”使社会秩序化,使社会和谐化。因此,“礼”的功用就是实现“和”的境界。先王治国,处理大事小事都以“礼”为标准。若以“礼”的方式还不能实现“和”,那也不能放弃“礼”。正如,法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和谐,但也不能一时实现不了和谐,就以牺牲法律为代价。不能牺牲“礼”去追求和谐。“礼”是协调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礼”运用的好不好,以“和”为评判标准。以“礼”的要求处理社会中的不公正现象。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道德观念日益下滑,贫富差距日益拉大,人们越来越追逐利益,做一些违背良心道德的事情。我们不得不提倡礼的重要性,提高人们的个人修养,不被金钱所迷惑,反对不良风尚。只有每个人都成为一个懂礼守礼的人,社会才能真正和谐。
“和”是由“礼”所致。“和”是和谐、协调的意思,是“礼”的执行而呈现的美好结果。“礼”本身表现在“义”和“仁”两方面。就“礼”归于义这方面来说,强调的是合宜、正当,在执行中,就体现为约束、限制与分别,也就是要有“规矩”。而要执行规矩,可以用“刑”,可以用“礼”,孔子提倡以“礼”,并且指出“学礼”“知礼”“行礼”是作为一个君子的必要条件。孔子提倡君臣、君民、父子等关系都要用明确的礼节来表达,不能有逾越和违犯,礼在这里体现的是约束,并且是双方相互的约束关系。从秩序的表达来看,“礼”于“义”有很好的规范作用,但无形中在某些方面固定了人与人的高低位置,也就是地位和等级身份,极端的“礼”也就隐含了它的狭隘性。就礼归于仁这方面来说,强调的是仁爱、和谐,在具体操作中,体现为沟通、团结,这是对人的内心所做出的要求,如果人的内心有了“仁爱”,其体现的“为政”“为商”之道即可用相应的礼节来体现。孔子把和谐当作“礼”的最高目标、最后目的。而和谐的境界往往与乐分不开,是一种乐的境界,所以,《论语》中常常把礼与乐相提并论。礼乐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礼乐是一个国家政治稳定与否的重要体现,礼乐也是一个成熟的人、一个人格完善的人不可或缺的一环,而乐则是人格完善的最高境界。和谐意味着社会成员之间由分离、隔阂以及由此导致的紧张、纷争走向融合、协调。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心灵感情之间的相通相感,也可以看作是确立某种心理感情的秩序;天下的和平则使社会本身有序化。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上海:上海书店,1992(10).
[2][7][8]张燕婴,译注.论语·学而[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2-188.
[3][6][9]杨伯峻,译注.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25-201.
[4][5]刘文英.中国哲学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78).
[10]郭齐勇.中国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3).
作者简介:宋丽萍(1985-),山西介休人,长治学院思想政治教学研究部讲师,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及其比较研究。2016年长治学院城乡发展与基层治理研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