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山,麓山寺,小月亮坪之上,一位英雄长眠于此。一块高约10米的塔形碑柱,如剑指苍穹,像极了他一生的写照。他是黄兴,一个寡言重行的人;他将毕生的情感和智慧,化作“名不必自我成,功不必自我立”的行动力,留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
黄兴,原名轸,改名兴,字克强,一字廑午,号庆午、竞武,1874年10月25日出生于长沙府善化县高塘乡(今长沙县黄兴镇)一个名门望族。1902年,他被选派赴日本东京宏文学院速成师范科留学,成为这批留学生中唯一的湘籍学生。
1903年,为抗议沙皇俄国侵占中国东北,黄兴与同学200余人组织拒俄义勇队。他在拒俄运动中看清了清廷的腐朽与反动,愤慨地指出:“中国大局,破坏已达极点。今而后惟有实行革命,始可救危亡于万一耳。”同年,黄兴归国,卖掉自家36亩庄园,用这笔经费与陈天华、宋教仁、章士钊等人在上海创立了华兴会,众人公推黄兴任会长。1904年11月,黄兴计划举行华兴会的第一次起义,在湖南督抚为慈禧举行的七十岁大寿寿辰庆典的那一天,将炸弹秘密安装在朝拜的桌子下,等众官朝拜之时送他们上西天。可惜,后来走漏了风声,起义还没开始就失败了。
黄兴被迫东渡日本,孙中山此时也在日本,历史让两位伟人走到了一起。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由孙中山担任同盟会总理,黄兴担任庶务。同盟会的成立,加强了革命力量的团结和统一,使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在同盟会成立后,黄兴主要从事策反、组织武装起义等活动,为进行武装斗争准备力量。1911年4月,广州起义爆发,黄兴作为起义的总指挥,勇敢无畏,身先士卒,亲自担任了进攻两广总督衙门的指挥工作,在起义过程中英勇负伤;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黄兴于28日赶到武汉,作为革命军战时总司令,亲赴前线指挥保卫汉阳、反攻汉口的战斗,率民军在汉阳前线与清军奋战二十余日,功绩卓著。
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黄兴任陆军总长。袁世凯任中华民国临时大總统后,重新组阁。南方各省和许多团体纷纷致电袁世凯,要求留任黄兴为陆军总长。但袁世凯不愿放松对军队的控制,命其亲信段祺瑞任此职,另任黄兴为无实权的参谋总长,黄兴辞不就任。
1913年7月,孙中山兴师讨袁,“二次革命”爆发。14日,黄兴由上海至南京,被推为江苏讨袁军总司令。在“二次革命”失败后,黄兴流亡日本。
1914年,蔡锷秘密筹划讨袁运动,他派专人送封密信给黄兴,信中谈及国内形势及袁世凯阴谋称帝的种种活动,并提出他自己准备秘密出走和在西南发难的计划,征求黄兴的意见。黄兴接信后,立即命儿子黄一欧和秘书石陶钧先后离美回国,参加讨袁护国运动。在石陶钧等协助下,蔡锷从天津经日本、上海、香港秘密抵达昆明,组织和领导了云南护国战争。护国战争进展顺利,袁世凯在内外压力之下,不得不宣布取消帝制,并于数月后病逝。
1916年7月,黄兴回到上海。10月10日,由于长期为革命事业而奔波,积劳成疾,黄兴因胃出血入院。10月31日,黄兴在上海去世,年仅42岁。孙中山亲自主持了黄兴的治丧活动。1917年4月15日,民国政府以国礼葬黄兴于岳麓山,是日,天气晴爽,长沙城内、湘江河岸上,“妇孺争睹,人海人山,几无隙地”,长沙市民倾城而出,礼送黄兴魂归故里。
黄兴的一生,是“缔造共和,首兴义旗”的一生,是“数冒艰险,卒底于成”的一生,更是“功在国家,薄海同瞩”的一生。他对历史的贡献正如章太炎先生所评价的: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
(执笔:省委党史研究室 高青 湖南日报记者 孙敏坚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