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青釉五盅盘的文化内涵

2018-05-14 11:01吴峰
东方收藏 2018年4期
关键词:青釉茶具青瓷

吴峰

泉州博物馆位于清源山下的西湖公园北侧,是一座具有闽南建筑风格的综合性博物馆。馆内藏品丰富,有盛名在外的羽翼双飞使墓碑、江加走雕刻木偶头等,也有代表普通民众生活的一般性文物。本文选取馆藏的一件具有代表性的唐贞观廿二年青釉五盅盘,并介绍其文化内涵,以飨读者。能力所限,不足之处,请方家指正。

五盅盘是南方地区特有的,既能用来饮酒又可作为饮茶器具的青瓷器物,造型为青瓷圆盘里放五个小瓷盅,其造型精美美观,功能实用。在泉州地区的墓葬中出土有不少此类器物。之所以选择这件贞观廿二年的青釉五盅盘,一是因为这件青釉五盅盘造型具有代表性;二是墓葬有其他物证,证明其确切的年代。

贞观廿二年青釉五盅盘,盘口,浅腹,实足。盘中粘附五个小盅,顺口沿呈圆形排列。小盅为直口,深腹,盅心内凹,其中四件小盅较为完整,一件口残,露出胎体。盘及小盅器内均外施青釉,釉厚薄不均,有流釉现象,其中盘外釉剥落。釉未及底,底露胎,胎呈灰白色,胎体坚实。造型精致,模样小巧,制作规整。

从功能上来说,这样的五盅盘既能饮酒,又可以喝茶。一套设备,多种用途皆可,五盅盘除了作为饮酒和饮茶之用外,还有可能作为吃饭时的用具。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从功能使用方面来阐述,以期能窥到当时社会风气之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墓葬中有发现的与唐初出土的五盅盘类型一致,被认为是一种酒器。饮酒之风,古已有之。饮酒的器具可能从陶质的器具开始,到商代的青铜爵,到战国两汉的耳杯,再到南北朝的青瓷器具。酒在历史的长河中弥漫清香,饮酒器具顺着历史的发展发生变迁。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觞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具,出现于战国时期,一直延续使用至汉晋。每逢农历三月上巳日在弯曲的水渠旁集会。其大致方式是众人围坐在回环弯曲的水渠边,将酒杯置于水渠上游,这种酒杯为了不沉入水底,可能为漆木器,当然每杯中的酒也不会很多。酒杯顺着曲折的水流缓缓漂浮,因有水渠曲折讓水势减缓,酒杯漂到谁的跟前有所停留,谁就取杯饮酒。从当时的饮酒习惯来看,酒杯在两晋时期,应该还是漆木器占有一定地位。

不过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到了两汉时期青瓷烧造技术已达到比较成熟阶段。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烧制青瓷更为普遍,瓷窑增加,种类繁多,质量进一步提高。南方青瓷,一般胎质坚硬细腻,呈淡灰色,釉色晶莹纯净,常用类冰似玉来形容。当然,品质上佳的南方青瓷毕竟少见,而质量一般的青瓷产品较为多见。到魏晋南北,酒具也开始慢慢用上瓷器,这种青瓷五盅盘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

除了作为饮酒的器具,这种五盅盘还有可能用来饮茶。据汉代《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神农氏就是炎帝,是姜姓部落的首领,生活在中国上古时期。也就说早在四五千年前中国人就已经开始饮茶,这几乎伴随着中华文明史的产生和发展。自从发现了茶,中国的饮茶方式也在不同时代发生着变化。茶具的出现是因为当时饮茶方式的需要。随着《茶经》的问世,茶更是大行其道,人人皆以饮茶为时尚。唐朝后期,有人记述说:“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茶叶产于我国南方,唐代全国各地都流行饮茶,促进了茶文化的传播,也带动了茶具的兴盛与发展,当时甚至更早时期的一些瓷窑就适应社会需求,生产大量瓷茶具,催生了这种青瓷五盅盘等茶具的产生和发展,满足社会需要。

唐陆龟蒙《零陵总记》:“客至不限匝数,竞日执持茶器。”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此处置绳床,旁边洗茶器。”唐皮日休《褚家林亭诗》有“萧疏桂影移茶具”。可见饮茶皆有茶器。陆羽在《茶经》中记载:“寿州瓷黄,茶色紫”。寿州虽然远离泉州,窑烧制的瓷器颜色也不同,但说明唐时饮茶器具——瓷器的使用应为主流。皮日休《茶具十咏》中所列出的茶具种类有“茶坞、茶人、茶笋、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因为唐人是煮茶,不是现在社会的冲泡,所以用具甚多。唐陆羽《茶经·四之器》:“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也;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陆羽煮饮绿茶,故极推崇越瓷。与寿州窑瓷器相比,越窑青瓷与本文的青瓷,无论地域和瓷色来说都更为接近。这种青瓷五盅盘,在唐时作为众多饮茶工具中的一种,很有可能是代表南方饮茶文化地域特征。

饮酒和饮茶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部分,而这两种以液体方式呈现的饮料似的生活需求,成了社会生活中的文化现象。承载酒或者茶的器具,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件唐贞观廿二年青釉五盅盘的历史意义就在于此,它只是泉州博物馆藏的一件器物,却也蕴藏着浓厚的中华文化韵味。

青瓷五盅盘除了饮酒和饮茶时候使用之外,从文献来看,似乎还有其他用途。五盅盘是现代人对这件器物的命名,在文献中有五碗盘、五盏盘的记载。南朝宋《世说新语卷上之上》:“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闲,辄拾以啖之。”文献中的五碗盘,尺寸到底有多大,并未说明。吃饭时常用五碗盘,看来这件器物与本文说到的应为同一类型。当然用盘中的小碗放点佐菜、酱料之类也未尝不可。只吃饭,再吃点酱菜,以说明其节俭,更符合文意。南朝梁沈约《宋书卷六一·列传二一》:“江夏文献王义恭,幼而明颖,姿颜美丽,高祖特所钟爱,诸子莫及也。饮食寝卧,常不离于侧。高祖为性俭约,诸子食不过五盏盘,而义恭爱宠异常,求须果食,日中无算,得未尝啖,悉以乞与傍人。庐陵诸王未尝敢求,求亦不得。”文中的五盏盘,也是作为吃饭的用具,且也是为了说明节俭之意。综上两种文献的记载来看,一是这种盘不大,容量不多;二是装载的方式也比较简单,盛放比较节俭的食材。文献记载的要素与唐墓出土的这件青瓷五盅盘极为类似。既不作饮茶,也不作饮酒,倒有可能是吃饭之用。只是文献记载的这些器物与馆藏的这种五盅盘是否确切为同一种类型,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对这种青瓷五盅盘功能作用的阐述,只是为了更好地窥视当时社会的风貌。欣赏文物造型美的同时,追寻文物所包含的历史文化,是我们珍藏文物、研究文物最根本的动力。

猜你喜欢
青釉茶具青瓷
哲品π杯 便携茶具
品雅茶具
浅谈宋瓷
龙泉青瓷
龙泉青瓷笛
报错恩
寿州窑瓷器釉色之流变
冯可宾买茶具
先有青瓷还是先有白瓷
浅谈毡包青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