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亚湾
[摘 要] 众所周知,技校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然而,随着职业技术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传统技校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方法大大滞后,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如果不能够对技校培训进行创新和改革,将不利于技校教学水平的提升。技校维修电工专业也不例外,在新形势下,相关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方法,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实现技校维修电工专业任务是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创新,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和求职奠定基础。以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概念為切入点,系统阐述了技校维修电工专业任务式一体化教学的创新路径。
[关 键 词] 维修电工;一体化教学;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6-0176-02
一、一体化教学的相关概念
一体化教学体系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融汇整合所有的教学环节,实现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制订相应的教学大纲以及计划,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体系。近些年来,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技校中应用非常广泛,它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技校维修电工专业的教学水平,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当中去。从本质上来说,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统一,将计算机和多媒体以及网络等内容同教学过程结合在一起,并对教学效果进行科学合理评价的教学模式。与其他教学模式相比,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其自身独有的优越性和先进性,能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基本专业素质。对于广大学生来说,技校维修电工专业任务与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具有其合理性。
二、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技校维修电工专业中的应用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职业技术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技校的教学模式已经大大滞后于职业技术的发展变化,这就要求相关教师必须认清形势,采取果断的措施,转变以往落后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实现教学模式的调整,以满足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如果不这样做很有可能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利于技校教学水平的提升,更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就业和求职。重理论轻实践现象普遍存在,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思维得不到创新,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学生兴趣得不到培养,积极性就得不到调动,这难以满足职业教育单位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由此可见,进一步提高技校教学水平,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技校维修电工专业中应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将教学目标从知识的传递到知识的处理方向转变,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做到多动脑、勤动手,加强学生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教学方法也从传统的黑板和口述逐步向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方式转变,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枯燥的内容具体化,将教学场地从教室转向实习车间,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维修电工专业的实践环境,使学生能够了解行业发展趋势,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和求职奠定基础。
三、技校维修电工专业开展一体化教学的特点
将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到技校维修电工专业当中,有利于实现维修电工专业理论知识同具体实践的有机结合,将维修电工专业课程的相关内容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知识链。
(一)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首先,与其他教学模式不同,一体化教学模式主要以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核心,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为目的,通过在教学活动中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其次,一体化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明确教学内容的情况下,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力量去完成学习任务,并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适当地帮助学生,以达到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目的。最后,改变以往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遵循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与职业教育的目的相契合。
(二)技校维修电工专业开展一体化教学的特点
将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到维修电工专业教学中,可以是维修电工专业突出简单和实用的特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将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到技校维修电工专业中,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兴趣能够得到培养,学习积极性能够得到调动,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再次,符合技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技校维修电工专业以能力培养为中心,运用交互式教学代替了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锻炼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这与技校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最后,一体化教学大大促进了双师型教师的成长。传统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课和实际训练课程完全分隔成两个部分进行授课,这样不利于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一体化教学打破了这种局面。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培养和造就了知识面广、技术扎实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四、一体化教学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教学过程规范化
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对实训教学的过程管理必须规范,通过改革使其提高教学质量。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了解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针对实训教学的过程教师要严格管理,例如在实训开始时,要指导学生入门的方法步骤,在实训过程中,采用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操作等教学方法给学生清楚、直观的指导。并且不断巡回指导,善于发现学生的问题,对其进行总结,剖析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并进行统一讲解,个别问题留到后来再进行个别解决。使学生的理论和实践同步进行,在理论学习中了解实际操作技能。在实践应用中消化理论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二)推进教学改革创新
为了应对一体化教学的改革创新,我们对一体化教学的教师从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成为能“文”能“武”的“双师型”教师。具体来说,教师既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教授专业课的能力,又要有熟练的专业技能进行生产实践的指导。另外,教师要根据专业课程的具体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找出課程的重点、难点、工艺及实训设备等情况,科学合理地编写教案。在演示训练工程中,教师要简明扼要,反复强调重点,多次讲解难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组织社会实践
维修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是生产实践和职业教学的有机结合,学生虽然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进行实训练习,但是学校的资源毕竟有限,大多数职业技能院校的实训场地和设施数量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践需要,因此,职业院校采用多种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具体来说,有些职业院校和一些社会企业合作,积极建立校外实训基地,通过顶岗实习,大大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社会实践需求。学生到企业中去实践,也有诸多好处,首先,学生可以接触到一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一线工人学到这个领域先进的生产工艺和加工方法;其次,学生能够将自己在学校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完全发挥、应用出来,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加深对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理解和运用;最后,学生在先进的企业中进行生产实践,不仅仅学到了职业技能技术,更为以后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在实践过程中,慢慢会被企业和一线工人良好的职业道德氛围所影响。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乐于奉献、认真细致的职业精神,有利于促进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正确的就业观,使学生的生存、竞争能力提高了。因此,通过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促进产学结合,学生以企业发展为载体带动了自身的发展和进步,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
五、维修电工专业开展一体化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应用
(一)课程资源开发
维修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学的改革需要全面进行,不仅要对课程进行深化改革,而且还要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如改革之后的教材一定要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知识面要广、内容新颖,重点体现学生技能培养的目的。具体来说,首先对新教学内容要综合开发,教师应该加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融合性,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去除晦涩难懂的知识和技能,以学生的岗位要求为培养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技能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次,教师应积极开展新技术课程的开发和应用,了解当前社会实际情况,带领学生与时俱进。根据现代社会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使用新颖的教学课程。然后,积极开发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加强学生的具体实战能力。
(二)课程与教学改革
根据一体化教学的要求,针对学生课程的设置,打破传统的专业课程体系按照模块进行整合处理,其中对维修电工技能实行一体化教学,教学应以电工实际作业内容和技能培养为主线,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组织学生根据等级工技能鉴定标准来完成。另外,要改变教学方法,维修电工专业一旦确定开展一体化教学,就必须首先满足开展这一教学改革的条件,比如先进的教学理念、一定的教学和训练设备、实习教学场地等。因此,建立一个与一体化教学相适应的机构或中心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对此,采用一体化教学可以对有关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增加实践和动手操作训练,使学生在理论教学后即可进行实践训练,迅速将理论知识具体化和实践化,有效降低了教学难度,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总而言之,维修电工一体化教学能够更深刻地挖掘专业知识和实践的深度,加强教学过程中的针对性、强调性和实用性。不但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全面、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杨建华.技工学校一体化教学模式尝试与探讨:以电气技术应用专业为例[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6(8):82-83.
[2]闫宁.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