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微课+”提高高三语文复习效率的尝试

2018-05-14 13:52郑新平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9期
关键词:闪光点高三知识点

郑新平

[摘           要]  近几年,在运用“微课”提高高三语文复习效率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不吝分享并以求同仁指教。

[关    键   词]  “微课”+;高三语文;复习尝试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6-0116-01

一、知识碎片化,大珠小珠落玉盘

绿叶、红花、鲜果构成了高三语文学科这棵知识的大树。绿叶有:字音、字形、字义、实词、虚词、标点、修辞、扩句、缩段、仿写、简明、连贯、得体、口语交际、文学文体常识。红花有:古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科技文阅读、议论文阅读、散文阅读、小说阅读。微课(Microlecture),就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微课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知识的碎片化,一个微小的知识点,单列出现映入人的眼帘,走进人的心扉,并永久地存活下来。

二、碎片序列化,江畔望征帆过尽

任何方法,只有形成系统,才具有效力。就拿高三作文复习来说,立意准确、标题新颖、感情真挚、结构合理、内容充实、语言亮丽等六个相对大的方面,是学生提升写作水平的一个序列化的有效方案。许多碎片化的知识、方法,又组成这个方案的其中一个方面。碎片化的知识方法借助微课的形式表现出来,繁星闪烁耀人眼,有序排列动心扉。一个又一个的微课叠加,才能讲清其中的奥妙。审清标志,确定文章体裁;审清要求,确定文章范围;审清“题眼”,确定写作重心;审清因素,确定文章内容,这是临场作文审题的思维序列及过程。提炼中心法、抓关键句法、由果推因法、抓关系法、求异同法,都是好的审题方法。标新立异、拙中见巧、平中见奇、引起悬念、妙用修辞,都是拟写标题的好方法。用情感激活材料、用细节聚焦材料、用题意统领材料,是准确运用素材的三种方法。用心感悟,体察真情;选材真实,融入真情;深入思考,升华真情;捕捉细节,袒露真情,这四种方法又是相对独立而排列有序的。与时俱进法、古今中外纵横法、撷英取华法、寻小搜微法,是选择素材的四种方法。每一种方法,需要微课随机展示。灵活的句式让语言灵动多变,多样的修辞让语言亮丽多姿。如此丰富的内容,必定需要更多具有知识碎片化的微课。这些微课又要有序地回答“如何让高考作文的语言亮丽起来”的问题。这就是说,碎片化的知识也不是零乱的,而是有序列的,好像风帆随江流过尽。

在复习文学常识的时候,我通常把中国文学以时间为序来讲,外国文学以国籍为序来讲。这个序列又由许多个作家组成,作家又要讲到作品,作品还可能讲得更细。比如了解鲁迅先生,可以从文体分小说、杂文、散文等来了解。小说,又会讲到《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呐喊》又由收录作者1918年至1922年所作小說十四篇:《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其中任何一篇小说,又会涉及几个有价值的内容。反过来,这些碎片化的知识点,制作成微课,这些微课成序列排列,让我们了解鲁迅先生。

三、序列科学化,草色遥看近却无

这里的“科学”内涵有三:(1)知识的渐进性;(2)方法的科学性;(3)指导的灵活性。

宁鸿彬曾说:“提高教学效率要从多方面入手,讲规律、教方法是其中之要者。”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门路和程序。鉴赏一个句子,就有很多方法。一个句子总得有闪光点才叫你赏识,你就得发现这个闪光点。发现这个闪光点,得有方法;鉴赏这个闪光点也得有一定的方法。例如,天上垂下万千条瀑布,地上射起无数个箭头。这个句子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那么,赏识的步骤和要素是什么呢?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指明借喻(比喻)的修辞,第二步解释这个借喻的内涵,第三步回答其作用。甚至其他修辞的赏识也可以按照这个模式来鉴赏。赏识并非刻意,而是思维的自然流动,所谓“遥看”有,“近看”无。

运用微课辅助教学意义深远。对学生而言由一定强制性的教学过程转变成学生高效的自学,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思维更加活跃,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发展技能。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特别是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微课优点是课例简单、学习内容与目标单一、学习和研究时间节约。

参考文献:

[1]王承绪,赵祥麟.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李恬静,王金柱.影响学生学习策略使用的因素[J].中国成人教育,2009(23).

猜你喜欢
闪光点高三知识点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让闪光点不被遗忘
高三·共鸣篇
足球比赛里的“排兵布阵”
知识点自测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我把高三写成诗
高三未了,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