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家文化事业大繁荣的景象,艺术产业的发展也迎来了春天。社会上大大小小的艺术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选择报名艺术培训机构的学员也不仅仅只有幼儿、青少年,大学生,还有工作岗位的成年人、退休的老年人等等都是艺术培训机构的学员群体。而其中,高校大学生这个群体也占了不小的比重,本文旨在针对此情况试图对高校内建立音乐类艺术培训机构进行可行性分析与探究,希望能为高校内的艺术教育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高校;艺术培训;大学生;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一、高校内音乐类艺术培训机构建立的可行条件
(一)高校内文化艺术的环境优势
高校是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场所,更是承载着国家文化艺术教育的崇高使命。因此,高校的文化环境一般都优于社会上的其他领域。学生们在上学期间除了要修完学校教学大纲内的必修以及选修课程,课余时间还可以参加各种学生社团,其中包括各种文化类、艺术类或是体育类。各种艺术类的社团像学生合唱团、吉他社、主持团等往往是高校内最抢手的,要经过层层选拔才能如愿加入自己心仪的艺术类社团。也有很多喜欢音乐的学生因为自身条件和基础不足被各大艺术类社团拒之门外,從而选择社会上的艺术培训机构或是从此放弃学习和参加艺术活动的想法。加之高校内会定期举办各种文化艺术类的演出、讲座等各种活动,也不断促使着学生们对艺术的修养和学习有着更高的追求。
(二)大学生对艺术培训的需求性较高
大学生群体较中小学生各种观念已经日趋成熟,对各种事物的接受也有主动性,在中小学阶段往往有好多学生因为学习压力太大放弃了自己的各种兴趣爱好,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了文化课上。而迈入大学校门之后学生们相对有了更多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自己喜欢的事情。经过与多个社会艺术培训机构的负责人交流发现,每个艺术培训机构的学员里面都有一定比例的大学生,而且学习的主动性很高。
(三)高校内建立艺术培训机构的师资及位置优势
经过在社会上各大艺术培训机构调研发现,他们的师资有很大一部分是高校艺术类的教师或是学生,且承担着艺术培训机构的主要课程。因此,如果在高校内部建立艺术培训机构就可以就近获得师资。
二、高校内音乐类艺术培训机构建立面临的困难及问题
(一)不同高校对校内培训机构的政策不一
对多所高校校内艺术培训机构的调研发现,只有一小部分高校内部有艺术培训机构,且不同高校对校内设立艺术培训机构的政策也不一样,大部分高校并不鼓励校内设立艺术培训机构。因此,艺术培训机构在高校内部的设立需根据政策选择。
(二)招生范围比较受限制
由于培训机构设立在高校内部,有部分高校并不完全向社会开放,这就决定了高校内艺术培训机构的生源大部分以在校大学生为主。
(三)竞争压力大
社会上不同层次类型的艺术培训机构可谓遍布大街小巷,有规模很大的连锁艺术培训机构,也有规模较小的个人工作室。高校内的艺术培训机构的招生群体不仅仅局限在校园内部,也要扩展到社会上,这就需要有很强的竞争力来跟社会艺术培训机构来竞争。
三、高校内音乐类艺术培训机构建立的意义
(一)对高校的意义
目前,各大综合类高校的艺术教育主要以学校的艺术教育中心为主,下设的各个艺术类社团每年的招生人数也比较有限,且要经过几轮筛选才能顺利进入,每年的社团纳新都会有一部分学生被拒之门外。高校内艺术培训机构的设立能很大程度上缓解艺术教育中心招生压力,最大程度上来满足学生们艺术学习的需求。
(二)对大学生的意义
一方面,高校内艺术培训机构的设立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学习艺术的机会,从而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另一方面,高校艺术类的大学生很大部分都会到社会上的艺术培训机构寻求一份教课的兼职工作,既可以让自己的能力得到锻炼,又可以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如果高校内部有这样的机构,学生肯定会就近选择兼职的机构。
四、结语
高校内成立艺术培训机构各方面目前都处于一个相对不成熟的阶段,师资、管理、教学都需要更加系统和规范管理。因此,高校内成立艺术培训机构既有优势同时也存在劣势,所以在机构的企划和构建方面应充分考虑到存在的劣势,且要制定具体的方案弥补自身的劣势。
参考文献
[1]程姝.艺术培训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以沈阳地区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12).
作者简介:刘义宝(1986—),男,山东省高密市,硕士,讲师,艺术系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