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古至今,大众对于民族声乐都有一个审美标准。民族声乐在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的影响和各种文化冲击下,逐渐建立了自己的审美体系。真声与假声则是民族声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演绎民族声乐的过程中,通过真假声结合来表达人物情感,以达到与观众产生共鸣的目的。本文就假声在民族声乐演唱与教学中的价值进行探讨。
【关键词】假声;民族声乐;演唱与教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对于专业的演唱者来说,健全的嗓子会产生两种声音,即真声与假声。二者在现代声乐教学中的功能被称为重技能与轻技能,而在戏曲中被称为大嗓与小嗓[1]。随着声乐教学的专业性逐渐加强,假声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价值逐渐得到体现。但在目前的普遍教学中,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并且专业性研究假声在民族声乐教学与演唱中的应用与价值的文章数量不多,本文就该方面欠缺结合前辈的成果的进行简要阐述,为促进民族声乐蓬勃发展尽绵薄之力,旨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一、假声概述
虽然假声在声乐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对于假声的定义并没有很清晰的标准,现列举具有代表性的四种观点:
将声带的形状作为判定标准:专门研究嗓音的科学家提出,判断真假声可以从声带是否被拉长或者缩短来论断,以此标准将声音分为两种:“低音区声音”与“假声区声音”。低音区声音即为真声,是以拉长声带发出的,而假声区声音则为假声,是以缩短声带方法发出的。
将声带张力与发音结合程度作为判定标准。该理论是由我国的嗓音科学家林俊卿首次提出,主要内容为:发音时需要声带紧张,则发出的声音为“真声”;反之,发音时需要声带放松,发出的声音则为“假声”。
将声带在发音时是否“被吹开”作为判定标准。这个理论受到凯萨雷斯以及卡鲁索的同意。该理论的主要内容为:需要声带“被吹开”才能发出的声音为“假声”,而在声带“被吹开”之前就能发出的声音为“真声”。
将声带的振动状态作为判定标准。该理论的提出者是著名的嗓音专家冯葆富,他认为发出真声主要用到的肌肉是甲杓肌,声带整体被带动,边缘部分松弛而两侧的声带紧张靠拢,发声时声带的振动是由内向外,发出的声音洪亮,一般使用中低音区,省气但饱满。而发假声的主要肌肉是环甲肌,边缘在发声时明显呈现紧张状态,两侧声带不能箱贴,声带振动由上自下,废气且一般应用在高声区。
结合以上四种观点,总结出假声一般概论为在发音为假声时,声带的振动体积减少,边缘随着假声的频率增高而逐渐变薄变短,并且声带的两侧在发出假声时不能相贴。假声一般都在高音区,声带经调节后发出高频的声音,此时声带振动频率与头腔的振动频率你形成共鸣,因为人身体各个部位对声音频率的感知能力不同,而头腔只能感知到高频率的声音,在某些时刻,假声也称为“头声”。
二、假声在民族声乐的演唱与教学中的應用
(一)假声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应用
民族歌曲在曲调上与其他歌曲具有明显的风格,简单且短小,音域也较为集中,节奏感强。演唱民族歌曲的演唱者大多需要声音洪亮,吐字清楚,这种情况下使用真声的频率比较高,但假声的应用能够使得音调更为丰富,歌曲的情感更能充分的展示在观众面前,将民族声乐所代表的民族特点更清晰地展现出来[2]。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为《三十里铺》。演唱者在演绎歌曲的过程中声音甜美、咬字清晰并且情感充沛,这就要求演唱者合理的衡量真假声的使用比例,保证歌曲完美演绎。社会的进步使得人们对于民族声乐的审美逐渐发生变化,因此,演唱者在演绎民族声乐的时候或多或少对民歌做出些许改动,这些改动使得假声在民族声乐中的应用更加广泛,也使得歌曲更为复杂丰富,与此同时,对假声的要求也愈加严格。自五四运动至今,民族声乐家对于假声在民族声乐中的应用逐渐加大了重视力度,要求演唱者在演唱歌曲时要依据歌曲的不同时段的不同音调与音色都要把握假声的得当应用,代表例子有《绣荷包》。
(二)假声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民族声乐是反应民族特色最为直观直接的表现形式之一,大多民族声音都包含该民族最为信仰的东西以及对未来生活或者历史的思考,大多积极向上,在歌曲中能够体会到该民族的精神精髓。而大多民族歌曲都需要使用大比例的真声,假声的比例较少,这导致假声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常常被忽略。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假声的界定尚未清晰,在教学中很多教师无法统一进行教学。假声在同一部作品中,不同的演唱者真假声的比例应用也存在区别,更不用说在不同作品中。以上种种原因都直接导致假声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很好应用。但假声时民族声乐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民族声乐训练中加人假声训练要依据学生本身的嗓音条件进行假声训练。一般将真假声混合有三种类型:真嗓型。这种真声占据的比例较大,听起来音量大,声音响亮,很明显能够听出真声;真假混合型。这种嗓音的音量较真嗓型小,真假声的比例各占一半,在演绎歌曲时要平衡真假声的应用;假嗓型。在声乐训练中要专门对假声进行训练,假声的音量比以上两种都要小,音色也较为柔和,很适合在高音中表现,但是技巧性强,灵活的将假嗓应用到民族歌曲中并不简单,要在日常训练中加大训练力度,表现假声的优势与技巧,充分发挥声音的魅力[3]。
三、假声在民族声乐演唱与教学中的价值
假声与真声的混合运用是保证歌曲完整演绎、情感表达的重要保障。在日常训练中灵活衡量真假声的比例,使得歌曲表现出柔中带刚、刚柔并济的效果,这样的训练不仅促进了歌曲的演绎程度,更对演唱者对歌曲多表达的情感有更深的认识,更好地与观众产生共鸣[4]。
假声在民族声乐演唱具有很重要的地位,能够显著扩大音区范围,同时能够很好与真声进行结合,将歌曲的不同情感部分充分表现出来,使得歌曲在表现形式上更为完美,在情感表达上更为充沛。同时,由于大多民族声乐演绎中真声的比例很大,这对演唱者的嗓子会产生很重的负担,声带长时间常处于一个音区时,较易变得疲劳,振动也会变得僵硬,这对演唱无疑是致命的。假声的应用能够显著缓解这一情况,恰当的假声融入会放松声带,并且假声中有很多技巧如花腔、渐强渐弱以及关闭等[5]。在民族声乐中灵活运用这些技巧能够使得歌曲的演绎程度更为完美,同时在与头腔产生共鸣,从而产生更为美妙的听觉效果。真假声的合理配合不仅能够促进民族歌曲的表达,同时对演唱者嗓子的保护也起到一定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演唱者的演绎生命。
对于一个演唱家来说,声带的训练与培养是艺术生涯中最为重要的步骤。我们通常会用真声进行日常交流,因此对真声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假声。但在歌曲演绎中假声不可或缺,在日常训练中加大假声的训练有利于更好阐述歌曲。在训练过程中我们应加强扩展声带的训练,教师要依据不同同学的音色进行合适的声带训练,让同学们熟悉声带与头腔产生共鸣的感觉,掌握发假声的技巧,合理衡量歌曲中真假声的比例。
四、结束语
假声的存在对民族歌曲完美演绎、情感表达有重要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演唱者声带压力,延长演唱者的声带寿命。在日常民族声乐的训练与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假声的应用,合理应用假声,扩展声带,使得民族声乐的演唱与教学更为科学合理,与国际艺术接轨,展现我国民族特色。
参考文献
[1]王燕.假声在民族声乐演唱与教学中的价值[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3,31(04):156-158.
[2]孟妍.民族声乐对我国传统演唱艺术的继承与发展[J].艺术教育,2012(12):62-63.
[3]片意欣.论“假声”的作用与训练[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5(03):136-138.
[4]王志昕.民族声乐演唱与教学对假声的应用论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03):53-54.
[5]张文英.论现代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对戏曲演唱与表演的借鉴[J].四川戏剧,2005(05):61-62.
作者简介:张青鸽(1981—),女,河南巩义,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声乐演唱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