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娟
【摘要】垣曲西石霸王鞭历史久远,具有浓厚的地域舞蹈文化特色,是山西晋南民间舞艺术之苑中的一枝独秀。本文旨在通过对垣曲西石霸王鞭的艺术特征进行整理分析,希望可以为整个山西晋南民间舞蹈艺术的研究和推进地方舞蹈文化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垣曲西石霸王鞭;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山西晋南地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不同的地域塑造出了种类丰富多样的地方民间舞,各个舞种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垣曲西石霸王鞭这一民间传统艺术形式富有舞蹈美感,散发武术气势,还兼具体育运动的健身功能,深受当地村民的喜爱,世代相传。其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载体,舞蹈语汇丰富,表演形式多样,具有浓郁的农耕文化特色,是山西晋南民间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垣曲西石霸王鞭的起源发展
关于垣曲西石霸王鞭起源的说法各有出处,不尽相同,据《垣曲县志》记载,西石霸王鞭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相传楚霸王项羽为庆祝胜利站在马背之上舞动马鞭,并在高兴之余让士兵折下路旁枝柳当作马鞭一同庆祝。当地的老百姓被其气势雄壮、振奋人心的场面所感染也随之舞动,并为其取了一个豪气的名字——“霸王鞭”。到了清朝时期,霸王鞭的表演趋于完善,尤其是在西石村极为注重,基本上全村的男性均有一定的技术,其女角都由男扮女妆。
经过在历史长河中不断的演变,西石霸王鞭逐渐成为了具有鲜明艺术特色的民间传统舞蹈节目,老百姓们逢年过节都会乐此不疲地在村中自娱自乐进行演出。后来,在一代代老艺人不断的摸索、创新下,西石霸王鞭的表演技艺逐渐成熟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表演体系,妇女儿童也加入了表演的队伍,有了真正的女角。为了进一步提高西石霸王鞭角色的多样性,村民们在表演中增加了丑角,更加突出表现了西石霸王鞭节奏欢快、动作豪放等艺术特点,成为了垣曲县民间舞蹈艺术中一张亮丽的名片。
二、垣曲西石霸王鞭的艺术特征
(一)服装道具
霸王鞭的道具为一根花鞭,其木料选材讲究,必须以约三尺长的土兰木作为鞭身,中间留有五寸用于手握,六个小眼均匀分布凿于两边,再各用两枚铜钱穿进小眼。为了增强其观赏性,鞭身两头分别挂上彩色的丝条或毛线捻成的彩穗,舞动时观众听着铜钱撞击的声音,欣赏着鞭头彩穗的跳动,视觉和听觉受到了强烈的震撼。由于霸王鞭的表演分男角和女角,故花鞭也分为男鞭和女鞭,其区别在于铜钱的镶法。 男鞭的铜钱横竖交错成十字,为了防止十字状铜钱挂到女角的裙子造成不便,女鞭上的铜钱便改为一字镶法。
在服饰方面,男角成武生打扮,女角则是花旦扮相。所有演员统一身着以大红和金黄为主要色调,配以绿、蓝相间的的服装,腰带与头饰均与服装颜色一致,整体扮相色彩炫丽夺目。演出中,鼓点激昂奋进,动感十足,人们伴着明快的節奏,配以鲜艳的服饰、飞舞的鞭花,整个场面好不热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共同庆祝胜利的场景,淋漓尽致地表达出山西晋南淳朴厚重的民风色彩和老百姓对生活与自然的热爱。
(二)形式内容
西石霸王鞭是一项技艺高超的集体民间舞蹈表演活动,起初的表演动作多于现在,但在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前40年左右的时间里,由于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导致了西石霸王鞭许多舞鞭技艺失传。现存的表演场次仅留有有大十字调、双蛇蜕皮、风绞雪、两头抡、剪子观、双人抡、六踢脚、大分局等八场。其中,“风搅雪”和“双人抡”两种队形的表演常常让观众眼花缭乱,目眩神摇,深得人民群众的喜爱。
“风搅雪”是表现古代两军作战的场面,男、女角扮演战士无畏的形象,随着鼓点的律动,左手放在腰间,右手甩动鞭花,不断地游走8字路线变动位置,表现战争当中的紧张局面。当转到“8”字中心的时候,男女演员交换花鞭,此时音乐鼓点和演员步伐频率加快,展现出整个战场交锋时候的激烈场面,将整个表演推向高潮。紧接着。鼓点戛然而止。象征着战争结束,紧接着歌曲旋律响起,表演者变换队形。开始载歌载舞,欢庆战争胜利的到来。“双人抡”同样也是模仿战争的场景,但和“风绞雪”略有不同。“双人抡”表现的是两军刀枪相击、焦灼厮杀的战场场面。其动作不变,两人随着鼓点不停的变化自己的位置,前后来回抡鞭,为了表现双方的战争态势越来越激烈,两个人的站位也从小圆不断扩大直至成为一个大圆,直到领队人跺脚,演员才回到自己的位置。这时鼓声停止,开始歌唱,整个场面热闹非凡,一派欢天喜地。
第十代传人在原有的传承基础上形成了新的表演模式,培养出第十一代传人,这代传人改革创新,取精华,破旧念,培养了女传人。第十二代传人石仕达等人为了使表演更加多样化,在前人的基础上大胆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增加了扇子舞、社火等表演,还增加了丑角,整场表演观赏性得到了很大提高。
垣曲西石霸王鞭的表演音乐主要由大锣、引锣、得锣、大鼓、板鼓、大钹、小钹等民间打击乐器配合而成,节奏大体为“咚咚、哐,咚咚、哐,咚咚咚咚哐”。根据节奏的变化,鼓点时快时慢,扣人心弦,当鼓点速度加快,表现出紧张急促感时,便会给人营造出两军在战场上激烈交战的场景想象。也正是因为其节奏之快,花样之多,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
(三)动作分析
垣曲西石霸王鞭动作奔放豪迈,变化多样,节奏欢快,动感十足。其表演动作主要有摇鞭、跺脚、纵身、跨步、腰翻身、叉腰、滑鞭、抡鞭等,主要是用花鞭击打身体的各个部位,如击臂、击腋窝、击肩等。随着各种乐器配合击打出的鼓点节奏,男女舞鞭者手持花鞭,上下左右灵敏挥动,不断敲击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表演中分为单人花鞭和双人花鞭。单人花鞭是配合脚下的十字步和圆场步,手拿花鞭击打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双人花鞭是两位表演者相对而立,在鼓声响起后用十字步、圆场步等步伐进行调度交流,动作有双人抡、双人扇子舞、双人花鞭鼓舞等,两人在动作和眼神上的互动较多。
单人花鞭也分为女鞭和男鞭,女鞭的动作主要配合以脚下的十字步。在走十字步的同时,右手持鞭握于花鞭的中间,用花鞭依次击打左手、左肩、右肩,然后将右手举过头顶让花鞭在头顶盘花,接着经转身用花鞭击打腿部,最后双手在身体后握住花鞭,双腿交叉下蹲,整套动作左右交替完成。男鞭的舞蹈表演动作相对较多,因为在霸王鞭的发展初期,表演艺人多为男性。男演员进场时使用小碎步退至舞台中间,上肢配合“摇鞭”动作,即左手叉腰,右手握花鞭左右摇摆。大跨步时演员双手握鞭用花鞭的前端划向地面,紧接着男演员背对围成一个圈,朝圈外方向蹲下,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同时用花鞭击打地面。整个表演中也有配合脚底十字步,用花鞭击打身体的各个部位及地面等类似女鞭的动作,处处彰显出英雄精神气质。
(四)文化价值
西石霸王鞭具有丰富的地方传统文化内涵,它依存于当地特有的历史背景和人文景观,是根植于当地的地域文化和传统艺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一种民间舞蹈文化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历史上西石人的精神文化特质,其舞蹈内容、本体、表演形式以及表演题材都具有很强的地方性特征,是一种具有一定历史记忆的“活化石”。
最初的西石霸王鞭主要在正月十五、乡村庙会等重大传统节日的庆典活动上表演,是一种庆祝胜利的民间舞蹈,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能够体现朴实的劳动人民对美好幸福的企盼,饱含了老百姓对家乡无比热爱之情的民间民俗舞蹈。霸王鞭在表演时欢快喜庆的气氛,可以带动观看者的情绪,成为大家抒发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也正是由于西石霸王鞭不局限场地的大小和演出人员的多少,因此广泛受到了不同性别、年龄群众的喜爱。如今的西石霸王鞭通过走向广场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大家开始了解它,学习它,其拥有了更多的爱好者。人们放下手机和工作中的压力来到广场上,通过使用花鞭不断击打身体的各个部位,促进了血液循环,活动了四肢筋骨。这样具有舞蹈韵味又有运动功能的活动不但起到了强身健体的作用,还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陶冶了人的情操,使现代社会的人们不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的压力得到了释放,有利于人们保持积极阳光、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可以说,西石霸王鞭在垣曲县当地老百姓的业余生活中,在地方艺术弘扬民族文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
三、垣曲西石霸王鞭的传承发展
在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开始对精神文化有了更高的需求,西石霸王鞭日渐被大家所关注, 西石村老百姓会把自己家的小孩送去老艺人那里学习霸王鞭。在老艺人的指导下,西石霸王鞭的演出花样、表演形式、伴奏音乐都得到改进和补充。这样的创新使霸王鞭的观赏性、艺术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更加突出地表现出西石霸王鞭下肢步伐矫健、上肢敲打灵敏、场面热闹欢快等演出特点。西石霸王鞭已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在进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
垣曲西石霸王鞭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表演形式,近年来,随着非遗后人们对艺术文化建设的开展,垣曲县政府对本地这一民间舞蹈艺术形式的关注度大大提升。政府除了在经济上给予大力支持,还在政策和法律上制定了相关地方性法規,为西石霸王鞭这一民间舞蹈文化艺术在保护中继而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便利的条件和有效的措施。在西石霸王鞭传承人石仕达老人的不懈努力下,村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年轻的霸王鞭演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保护、学习、传承霸王鞭的队伍。古城镇的中小学均开设了霸王鞭课程,为西石霸王鞭培养传承人开辟了新的途径,为霸王鞭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地方高校也邀请老艺人们走进校园,将霸王鞭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带进课堂。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中进行霸王鞭的教学,使更多的年轻人对霸王鞭产生了兴趣,愿意去了解、去尝试学习霸王鞭,更有利于将垣曲霸王鞭的魅力发扬光大。
西石霸王鞭是山西晋南垣曲劳动人民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是中华民族黄河流域舞蹈艺术文化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深信,在西石霸王鞭传承和保护工作不断的深入和开展下,西石霸王鞭一定会蒸蒸日上,欣欣向荣,走向更大的舞台。让我们为可以有更多人的见识到西石霸王鞭独特的艺术魅力而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垣曲县文化志》.垣曲县文化志编撰办公室.1987.
[2]徐鹏,鲁飞.浅谈西石霸王鞭的表演内容与主要特征[J].黄河之声,2012.
[3]赵丽.论垣曲花鞭的现状与发展策略[J].黄河之声, 2016.
[4]赵霖.山西榆社民间舞蹈“霸王鞭”的由来与审美价值[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15.
[5]杨亮.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河东花棍舞民俗与花鞭民俗的体育文化发展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