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舞蹈是一种运用人体动作为手段,加以节奏和表情等要素,来塑造直观动态的舞蹈形象,抒发人们内在的情感和思想的一种艺术形式。情感内容是一个作品的主体灵魂,很多成功的舞蹈作品往往因为情感的真实强烈而耐人深思,流传经典。
【关键词】舞蹈;情感
【中图分类号】J712 【文献标识码】A
“有座无名的草原丰碑
只有身上守着遥远的记忆
我们听着前辈的诉说走近你
那身后的飞雪化做点点的泪滴
用小草编成花环献给你
你让我看到了顽强的奇迹
用白云织条哈达献给你
你使我明白了什么叫不屈
一朵无名的花开放在这里
大漠荒原中它是这样的美丽
矫健的雄鹰从蓝天上飞过
久久地传颂那些动人的传奇”
这如诗篇般的言语来自歌曲《无名花》,既沁人心脾,又撩人肺腑。由官美华编导,沈阳军区政治部前进文工团张鹤等演绎的当代群舞《无名花》是一部女子群舞中的经典之作。一部好的舞蹈作品,就如同一部成功的电影,从创作班底、导演手法、故事情节、演员阵容、演出场地、音乐背景等各个方面都要精心打磨,创作理念和模式,各个细节也需要面面俱到。
如果用色彩基调来划分作品的每一个部分的话,舞蹈也是可以分为三个主体部分:第一部分属于蓝色基调。舞蹈开场的造型新颖独特,先声夺人。随着深沉而有节奏的音乐,众人的肩膀扛起一幅担架,在舞台的上空徐徐升起,一位女战士横叉在担架上,随着它的升起缓缓下滑,直至与担架完全吻合,简单的造型因新颖而吸人眼球,因真实而寓意深长,巧妙地激起了历史时空与现实时空的碰撞。第一部分的第一段一直重复着男低音的合唱声,一群当代女兵在高高矗立的担架下踏着节奏前进,在这肃穆的旋律中,舞台暗蓝色的灯光营造出一种庄严的气氛。而到了第二段时,白色的担架像被拉开成一块帷幕,好似灰白色的战空,又似记忆的银河。
第二部分舞蹈步入黄色基调,使人带有直面与紧张之感。在这一段,残酷的战争将女性的柔美彻底瓦解,面对无法预料的战情,她们手中抬着担架,时刻准備着下一秒的死亡。这里,编导用简单的动作在平行斜线队形上变换舞动,两条斜线上的动作在一二度空间上的对比转换,侧面影现了女战士们恐惧与害怕的真实心理,这是人性的本能,何况是女子。在这一点的构思上编导并没有将柔弱的女子形象夸张到钢铁之躯的程度,越是真实,反而越扣人心弦。接下来的第二阶段第二部分是战争中最为惊险的场面,这部分的舞蹈动作与前面形成强烈的对比,从女演员们变形夸张的高难度技术技巧当中可看到战情的严峻程度,从队形的多变中可看出战士们的紧张心理,从一阵阵枪声中看到了战争的不可预测,从灯光的红黄交错中看到了场面的血腥激烈。所有的编排都带有指向性,战况越演愈烈,死亡步步逼近,面对困难时,必须保护好你自己才能守护别人,该挺身而出时必定不能退缩。
最后一部分的色彩基调已经不能用单一的颜色来界定了,蓝、黄、红、白混合的基调推起作品的高潮。第二阶段的最后,当枪声再次响起,战士们一个个倒下,再次躲进了白色的担架之后,鲜血染红了担架,倒下的战士将一双双手伸向天空,直到死亡的尽头,还在奋力拼搏,用这一双双沾满鲜血却不愿倒下的手祈祷胜利与和平的到来,祈求生命的延续。白色担架在这个舞台现场被瞬间染红的这一幕出乎意料,这副活生生血淋淋的担架不是用设计好的道具拿上场,而是在现场最惨烈的时候用鲜血给人心灵一击,这就是舞蹈中的一大亮点。随着最后一名战士的倒下,战争结束了,画面静止,血流成河,没有意想的欢呼和呐喊,台上一片寂静,此时她们都将长眠于这个世界,这场战争的胜利与否无人知晓,她们的牺牲使观众沦入深度悲痛当中,这种痛苦的感觉蔓延所及之处在,虽是凌乱的舞台,心痛的诠释,不知为何,却带给了观众美的意境。
舞蹈的最后阶段是让人萌生希望的绿色基调,这与灯光、色调、道具的配合无关,因为在这里,生命得到了延续,让逝者看到了光明,让生者看到了未来。战争的结束将那一个遐想女兵拉回到了现实,她来到了战士们长眠之地,手握小雏菊,在她的心里一个新的生命早已诞生,而此时与之呼应的是,一个个牺牲的战士,将灵魂化为一朵朵小雏菊在战场上空挥舞,这是一种生命的力量;这是一种革命的精神;这是一种崇高的敬意;这是一种光明的指引。当最后,所有战士手握小雏菊悄然褪下时,女战士将这朵无名花深情举起,在暗红色的灯光里,温暖涌入了人们的心田,在人们心中种下了无名花的种子,并将永远赋予这朵无名的小花阳光、雨露、爱心……
作者简介:龙敏(1990—),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民族民间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