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歌
【摘要】在歌剧《白毛女》的创作中,创作者们就大胆、合理地运用了许多戏曲的创作手法、旋律和演唱方式等,突出了戏剧的主题,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饱满,为作品添加了更多的表现力。
【关键词】歌剧音乐;地方戏曲;民间音乐;结合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歌剧《白毛女》是毛泽东主席在陕西延安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后,由延安的新文艺工作者们创作出的一部极好的艺术作品。此剧由延安鲁艺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作词,马可、张鲁、瞿维、焕之、向隅、陈紫、刘炽等作曲完成。节目演出后受到热烈欢迎,深受广大干部、群众和官兵的喜爱。
在音乐创作方面,吸收了河北、陕西、山西等地方的民歌素材和地方戏的唱腔,加以改编和加工,成功塑造了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例如杨白劳所唱的“十里风雪一片白”,是根据山西民歌编创的,曲调低沉,刻画出了杨白劳自身受压迫、懦弱的性格特点。“北风吹”一段,选用的是河北民歌。表现出喜儿的天真与青春活力。地方戏曲山西梆子的旋律表现出了喜儿强烈的仇恨情绪,高亢激越的曲调。再加上民族弦乐——板胡的伴奏衬托,把主人公内心压抑、爆发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恰恰是我国地方戏曲艺术所擅长的艺术表现形式。这些艺术处理是我国地方戏曲特有的魅力。是在民间音乐的土壤中滋生出的旋律。文艺工作者们在伴奏、配器方面又大量借鉴了西洋歌剧的处理方法,摒弃了过去地方戏曲中单旋律、单线条伴奏的方法。充分运用西洋乐器的和声、复调等方式,使这部歌剧让人耳目一新,给我们土生土长的老百姓展现了一种新的形式,注入了一缕清泉。在伴奏手法上,进一步提升了作品的张力。板、鼓的加入更使作品的节奏发生明显变化。充分为剧情的跌宕起伏做出铺垫。再此之后创作的很多民族歌剧都借鉴了这一手段。剧中慢板的板式用来表现杨白劳沉重的心情。快板运用表现出喜儿的天真、清纯。道白等形式也在多个唱段中出现,借鉴了戏曲中说唱结合的表现形式,如喜儿的唱段《恨是高山,仇是海》《我要活》等,说和唱相互呼应,相辅相成,大大增加了新歌剧的艺术表现力,丰富了歌剧中的人物形象。 大胆的借鉴了地方戏曲的表现形式,也为日后民族歌剧的发展闯出一条新路。开始时候喜儿这一角色由歌唱家王坤来扮演,王坤也是延安新一代文艺工作者培养出来的一名演员,本来只能用“土嗓”来演唱,后经过老师的指导,学会了一些西洋声乐技巧,演唱出大白嗓的感觉。由于不是戏曲演艺出身,在表演方面要吃力一些。后来由著名歌唱家郭兰英来塑造这个角色,获得了巨大成功。郭兰英本身是山西梆子演员出身,自幼学戏受尽了苦难,经过自己的努力已经是小有名气的山西梆子演员。十几岁的时候参加革命,由她来扮演喜儿更能充分调动出人物内心的感受,旧社会对她的压迫使她心目中早就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欲望。在新文艺工作者们的悉心指导下,郭兰英成功地塑造了这一角色。并且把她所学的戏曲表现技能充分发挥出来。尤其是唱腔中大量的山西梆子、陕西梆子,河北梆子的运用,她来演唱更是对旋律驾轻就熟。歌剧音乐吸收的慢板、散板对于普通歌唱演员来讲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对于戏曲演员却不陌生。相近于地方戏曲表演特色的艺术形式,也很受老百姓的欢迎和喜爱。可以说是老百姓乐于接受的艺术形式,唱腔和音乐通俗、简练。对白是经过提炼的大众化口语,很是自然、淳朴。富于性格,還兼具民族特色。歌剧音调采用了中西结合的创新形式,不仅从传统民族音乐中汲取精华,还广泛借鉴西方的音乐元素,经过作曲家们的创新,运用多层次创作手法,对每一个人物形象都用音乐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描绘,使得这部民族歌剧既有鲜明的民族、民间特色,又兼具强烈的戏剧性冲突,真正实现了洋为中用、戏歌结合的目的。
歌剧《白毛女》的特点,是以演员的歌唱、道白来表现剧情发展。运用地方戏曲的表现形式来塑造人物,歌词的语言既有节奏韵律,又富有歌唱性,这样才能深刻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也很易于传唱。歌剧中的道白虽然在剧中不属于主要地位,却是一种很重要的辅助,用它来贯穿很多重要情节,与歌唱相得益彰。这些正是地方戏曲表现形式的重要手段,俗话讲七分念白三分唱,就是体现念白在戏曲中的重要性。音韵协调、上口。同时融入了民歌和传统戏曲中抒情、美妙的方式。大胆、合理地运用了许多戏曲的创作手法、旋律和演唱方式等,突出了戏剧的主题,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饱满,为作品添加了更多的表现力。 为中国现代民族歌剧和其他艺术表现形式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成为了今后民族歌剧音乐的创作依据和标准。可以说,歌剧《白毛女》是民族歌剧音乐与地方戏曲民间音乐完美结合的范例。
参考文献
[1]刘爱珍.中国民族歌剧发展方向探析[D].开封:河南大学, 2008.